• 2

其實電動車開起來差異也很大

這幾年電動車蓬勃發展,幾乎每個品牌都有出電動車了。雖然暫時還不會想要換電動車,但也想體驗一下電動車開起來到底是什麼感覺,目前試駕過了EV6、EQA、iX2、ID.5,以下分享我對這幾款車的試駕心得

EV6:不得不說,韓系品牌近年的進步是肉眼可見的,從外觀到內裝都很有設計感。試駕的車款是EV6 GT-Line增程版,雖然229hp/35.7kgm的數據以電動車來說比較普通,但電動車扭力湧現的很直接,所以在市區使用已經非常足夠了。不過方向盤指向性稍微差了一點,路感也比較模糊,但這感覺很主觀啦,還是有興趣的話去試試看比較準

EQA:賓士的車所營造的高級感真的可以用無懈可擊來形容,大如方向盤的握感,小如內裝的縫線都很有質感。190hp/39.3kgm的性能數據跟EV6相去無幾,起步的感覺依舊不拖泥帶水,但起步之後的加速感,就只能用平順來形容,加上比較軟的懸吊設定,很明顯可以感覺得出來這是一台舒適的車。我想這正是賓士想帶給駕駛及乘客的感受吧

iX2:老實說,在試駕BMW的電動車之前是非常興奮的,畢竟身為福斯車主,會著迷於操控好的車也是很正常的。iX2的外觀用誇張的線條組合而成,讓人感覺非常有運動感,內裝的部分則是延續新世代BMW的設計感,算是在簡約的風格之中再帶點質感。313hp/50.4kgm的數據,遠超EV6和EQA,而實際開起來也是如此,加速感非常猛烈。但可惜的地方就在於,iX2的懸吊配置以BMW來說似乎軟了一點?好像沒有這麼適配他強悍的性能。除此之外幾乎沒有地方好挑惕的

ID.5:這是回廠保養時業務安排試駕的,車款是ID.5 GTX。耳聞福斯電動車很久了,終於見到本尊其實挺驚艷的,印入眼簾的中控大螢幕使用起來很滑順,而座椅、內裝的質感比起以前的油車也有了大躍進。340hp/69.3kgm的規格甚至比iX2還要猛,業務也提醒這台車的加速很快,電門要小心踩踏。駕駛起來的感覺除了加速真的很快之外,比較意外的是動能回充的部分居然是我試駕這麼多車以來最接近油車的,讓我在開這台電動車的時候右腳可以比較輕鬆。當然還是有些小缺點,比如說車機沒有中文化、沒有原廠導航等,不過這些就比較看人了,畢竟開車時常用的功能還是那幾個,我自己是沒什麼影響啦


總結:電動車開起來的樂趣和油車不同,可以感受到擁有電動車會帶給用車生活很大的改變,以後還會繼續試駕不同的電動車,累積起來之後再來跟各位分享囉
2024-12-24 20:5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電動車 差異
destinypkk wrote:
這幾年電動車蓬勃發展...(恕刪)

是的,很棒的分享一次看到四個品牌的電動車,

不同品牌針對不同客戶群與定位就會調教不同,

一般人試駕都是以駕駛為主,駕駛的直觀感受,

其實汽車也需要副駕與後座的乘坐需求與感受。
既然有韓系
那唯一選擇就是IONIQ 5N

不然就IX2

說真的
後鼓煞是完全不能接受
我在大陸叫計程車, 幾乎都是電動車,
但電動車的後座真的很不舒服(太彈跳),
駕駛人沒有黃金右腳, 後座就更不服務,
一起步就貼背, 然後一鬆腳又點頭,
前後前後的, 遇到塞車時更恐怖,
我經常坐到有一點頭暈.
光看帳面數據才知道原來ID.5 GTX算是很強,扭力居然比iX2大了將近20…
電動車比較重,避震器要可以承受這些重量也需要很好的調教,BMW應該是還沒有找到那個平衡點。賓士本來的路感就是偏軟,可能比較不會有這個問題。不知道ID.5的路感如何?
上述全部車廠加起來銷量還輸特斯拉
韓系電車可以 OTA 了?

沒去試一下 VOLVO EX40 / EC40 雙馬達?

408匹馬力.......
BMW跟VW本來就是比較注重操控的,看得出來樓主比較滿意這兩台的駕駛體驗。之前在路上看過ID的尾燈,覺得真的有擺脫上世代福斯的影子,還蠻好看的
nick680828 wrote:
我在大陸叫計...(恕刪)
1.低階車本來就相對不舒服。

2.純電/電驅特性天然就是爽司機苦乘客的。動力輸出特性大家都知道,另外還有一點是帶大電池的車普遍會給人更強的激烈駕駛信心。

3.我坐過朋友自己的Aion Y,比同價位純油舒適性好很多。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