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何種 HTHS 由於文章長,內容理論部分必較多,所以寫在另一篇: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09&t=6748490
基本上我是從機油特性數據,價格等已經選擇了 300V 5W40, 除非使用後有明顯的問題或缺點才會改別款機油,事實上這款油我在 2008左右就已經用過了,只是這次發先油溫比較低讓我很意外,所以才分享我看到的數據
228連假利用台南-花蓮的旅遊路程,順便用 VCDS log 使用 Motul 300V 5W40 的相關數據,
先說最後的關鍵結論: 300V 降溫的速度比我以前用的紅線機油明顯快,所以常常可以看到油溫略低幾度
怠速時油溫下降速率,下降1度需要的秒數:




可以看到 300V 怠速時油溫下降的速度明顯比較快,這我跟另一個有 300V 使用經驗的車友討論,他也一樣觀察到類似的現象
而高速公路時速 120左右的油溫差異不大:

D 檔模式下,引擎的轉速平均值 1200(紅線), 1500 rpm(300V) 下, 300V 油溫會略低1度:

300V 5W40 使用手排 vs 自排模式,手排模式的引擎轉速會高出 500 rpm, 平均轉速 ~2000rpm, 使得油溫會略高出1度:

可惜以前我後來不太log油溫,印象中 Redline Euro 5W30 我使用手排模式時,省道 ~100度, 高速公路 102~103度.這部分因為我存留的舊資料很少,所以無法做統計圖出來
以這3天長途旅行的資料來看, 300V 主要是降溫速度快,所以當行駛過程中為不塞車的省道,行駛時可以使水箱溫度比較低(塞車時水箱缺乏撞風,最高溫會接近引擎出水口的 90度),當停等紅綠燈時,引擎不再高轉速產生熱,機油冷卻器對機油散熱使得機油溫度下降, 300V 不知道是導熱好?還是比熱比較小,所以降溫速度比較快

但基本上油溫仍可保持在 94~102度,還是OK的機油溫度範圍
以下影片 8分左右,說明機油溫度最佳是 100度,因為這樣的溫度有利於機油內的水氣,汽油揮發,可以讓機油的使用壽命比較長,基本上在93~115度C 之間可接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A0rdF6Ka9k&t=485s
溫度升高會影響氧化過程,溫度每升高 10 度,氧化速率大約翻一番:
https://penriteoil.com.au/knowledge-centre/Oil%20Composition%20and%20Additives/44/viscosity-index-improvers-%28vii%29/178
所以我個人使用過程中最高溫不要超過 110度,但最好還是能到達100度比較好,300V 在高速公路行駛或是怠速比較少,手排模式下的狀況下,基本上是可以到達100度
其實所謂的短途行駛需要縮短更換機油的里程,就是因為冷車發動的水氣與汽油汙染了機油,使機油壽命縮短,這點在我的老車留給母親使用後,她一年開不到1000km,
每次發動開 5km左右,滿一年要換機油時,就可觀察到機油蓋上有棕色的油水乳化物,這現象讓我體認到機油溫度太低真的也不好,而燃油直噴引擎通常機油內的汽油比例也較高,所以機油工作溫度太低,也容易造成汽油稀釋機油使濃度下降,有的人改裝喜歡把機油溫度改很低,我認為那樣並不好,最理想的是保持機油溫度能穩定在100度,不要偏高,也不要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