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Motul 300V 5W40 使用經驗分享

這幾年評估引擎改 ECU 一階後,應該選用何種濃度的機油,最近已經確定,所以找到了 Motul 300V 5W40,使用新的機油,發現油溫比較低,所以用 VCDS 的數據來分析一下是否真的比較低? 所以分享了這篇

選擇何種 HTHS 由於文章長,內容理論部分必較多,所以寫在另一篇: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09&t=6748490

基本上我是從機油特性數據,價格等已經選擇了 300V 5W40, 除非使用後有明顯的問題或缺點才會改別款機油,事實上這款油我在 2008左右就已經用過了,只是這次發先油溫比較低讓我很意外,所以才分享我看到的數據

228連假利用台南-花蓮的旅遊路程,順便用 VCDS log 使用 Motul 300V 5W40 的相關數據,
先說最後的關鍵結論: 300V 降溫的速度比我以前用的紅線機油明顯快,所以常常可以看到油溫略低幾度

怠速時油溫下降速率,下降1度需要的秒數:
Motul 300V 5W40 使用經驗分享


Motul 300V 5W40 使用經驗分享

Motul 300V 5W40 使用經驗分享

Motul 300V 5W40 使用經驗分享



可以看到 300V 怠速時油溫下降的速度明顯比較快,這我跟另一個有 300V 使用經驗的車友討論,他也一樣觀察到類似的現象

而高速公路時速 120左右的油溫差異不大:
Motul 300V 5W40 使用經驗分享



D 檔模式下,引擎的轉速平均值 1200(紅線), 1500 rpm(300V) 下, 300V 油溫會略低1度:
Motul 300V 5W40 使用經驗分享


300V 5W40 使用手排 vs 自排模式,手排模式的引擎轉速會高出 500 rpm, 平均轉速 ~2000rpm, 使得油溫會略高出1度:
Motul 300V 5W40 使用經驗分享


可惜以前我後來不太log油溫,印象中 Redline Euro 5W30 我使用手排模式時,省道 ~100度, 高速公路 102~103度.這部分因為我存留的舊資料很少,所以無法做統計圖出來

以這3天長途旅行的資料來看, 300V 主要是降溫速度快,所以當行駛過程中為不塞車的省道,行駛時可以使水箱溫度比較低(塞車時水箱缺乏撞風,最高溫會接近引擎出水口的 90度),當停等紅綠燈時,引擎不再高轉速產生熱,機油冷卻器對機油散熱使得機油溫度下降, 300V 不知道是導熱好?還是比熱比較小,所以降溫速度比較快

Motul 300V 5W40 使用經驗分享


但基本上油溫仍可保持在 94~102度,還是OK的機油溫度範圍
以下影片 8分左右,說明機油溫度最佳是 100度,因為這樣的溫度有利於機油內的水氣,汽油揮發,可以讓機油的使用壽命比較長,基本上在93~115度C 之間可接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A0rdF6Ka9k&t=485s

溫度升高會影響氧化過程,溫度每升高 10 度,氧化速率大約翻一番:
https://penriteoil.com.au/knowledge-centre/Oil%20Composition%20and%20Additives/44/viscosity-index-improvers-%28vii%29/178

所以我個人使用過程中最高溫不要超過 110度,但最好還是能到達100度比較好,300V 在高速公路行駛或是怠速比較少,手排模式下的狀況下,基本上是可以到達100度

其實所謂的短途行駛需要縮短更換機油的里程,就是因為冷車發動的水氣與汽油汙染了機油,使機油壽命縮短,這點在我的老車留給母親使用後,她一年開不到1000km,
每次發動開 5km左右,滿一年要換機油時,就可觀察到機油蓋上有棕色的油水乳化物,這現象讓我體認到機油溫度太低真的也不好,而燃油直噴引擎通常機油內的汽油比例也較高,所以機油工作溫度太低,也容易造成汽油稀釋機油使濃度下降,有的人改裝喜歡把機油溫度改很低,我認為那樣並不好,最理想的是保持機油溫度能穩定在100度,不要偏高,也不要過低
2023-02-28 19:37 發佈
300V算賽道油 使用上溫度比較低是蠻合理的
我是只有用過5/30 但後來沒繼續用是因為價格還有耐用度關係
300V建議5000換,不過參考你之前的文章應該算是蠻適合理的里程使用
我用過300V 0W20和5W30,真的是好用沒話說!
建議也提供兩種測量時的氣溫,例如這幾天氣溫較低,相對可能散熱快。
白色燈塔 wrote:
建議也提供兩種測量時...(恕刪)

Red line都是10-11月量的,當時氣溫太久了,不記得了,不過EA888 引擎的油冷器是靠引擎水溫90度配合可調整閥門開度的電子節溫器在控溫的,開車6年來,即時是寒流來,工作溫度不變,它原本的設計就是希望引擎水溫能保持固定,再者油底殼為塑膠,對氣溫的影響也小很多

利用引擎加熱後90度的水來對機油控溫:



低負荷時,會讓機油加熱到 107度,只次我抓資料6 年以來,水溫就是 90度左右,可能我的使用習慣沒有機會處於低負荷,或是因為我改 ECU 一階後,這功能已經被取消,改 ECU 後油溫會比原廠未改降低約5度


這是最近氣溫低,測試 300V 時的引擎出水口溫度 ~90度,利用此水溫來對機油加熱以及避免溫度過高,當然因為氣溫氣,車速不要太慢時,可以看到水箱出口水溫僅有 ~20度:




而用300V發現 降溫快,一樣是EA8883代引擎的不只我一人,如果你覺得不夠準確可以自己買來測試看看

等到夏天,我有空再來測一次 300V 的降溫速率,直接跟這次氣溫低比較就好
alan050505 wrote:
300V算賽道油 使...(恕刪)

我會選300V 主要是幾個原因:
1.我改引擎了, HTHS 需要提高到 4 左右: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09&t=6748490

2. 早年用的紅線一瓶 331元 946cc, 最近漲到 430, 美國更是漲價到 $16.9, 然後即使是 VW504.00 的長效型機油 Revo 改裝廠建議我一樣 5000km 要換油,畢竟改引擎後噴油變濃,汽油稀釋,積碳應該都比原廠設定高,全油門的缸溫也會變高

3.5000km 換油有助於保持活塞環清潔,避免高里程積碳太多使活塞環卡住,而使機油消耗量變很高
感謝分享!


打一堆根本沒意義 都是數據化跟實際顯示落差太大

直接內視鏡檢視汽缸頭汽缸壁活塞的使用前使用後比較才是真的

這才是最面對現實的方式.........文字隨便修飾30%看起來都是非常美好
版面文字整理在更加美化點修飾如動態P圖美化
讀者讀起來簡直全宇宙第一神油

但是實驗值跟理論值有非常多產品事實上都是有極大誤差的
不雨 wrote:
字隨便修飾30%看起來都是非常美好
版面文字整理在更加美化點修飾如動態P圖美化
讀者讀起來簡直全宇宙第一神油

但是實驗值跟理論值有非常多產品事實上都是有極大誤差的


確實是,不要費錢買 300V 壽命短,而且貴,
期待你能分享不同機油,使用 10~20萬km 用內視鏡檢查缸內的汽缸差異,
300V 20W60 我有看過改裝店家三階引擎使用 5萬km 拆引擎看汽缸內的膛線都還在.
但比較不同品牌或是濃度的差異, 每種機油測試個 5萬km我估計是很難看到差異,我想10萬以上會比較有機會,
期待你能分享這實際且有意義的結果
不雨

個人早有分享01早年早宣布過不再01做任何無私汽機車文章分享文,要就自己去YT搜絕對看得到, 機油事實上本是如此!

2023-03-01 17:46
不雨 wrote:
打一堆根本沒意義 都...(恕刪)


這位車友蒐集了這麼多有趣的資料,平常也不吝分享各種車輛資訊。

你有什麼貢獻呢?笑死。
不雨

汽機車頻道這裡不能自己散播的是會被用廣告嫌疑刪除,也不需讓你了解個人頻名稱個人至今從未接業配通通無私分享,那你又有什麼建樹?剩下嘴?沒批評樓主不是而是針對絕大多數廠商的工商文事實就是亮麗文字為多!

2023-03-01 17:33
水庫工作魚

不要再吹牛了,沸紋大師。

2023-03-02 15:34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