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這樣子的,幾個月前我換了部新車,開始有使用obd2設備的習慣。
使用obd2之後開始可以看到一往舊車所看不到的一些資訊,如更為精確的水溫、機油溫度、正時、空燃比之類的數據。
但也因使用obd2之後,開啟我一系列針對以往用車「常識」的衝擊。

首先…就是「機油溫度」,刷新我以往對於機油認知。

為什麼呢?
以前我很常聽到,因為你多開市區走走停停,機油溫度容易升高,因為溫度高所以機油容易劣化。而若常開高速公路或長途者,則因車子撞風散熱比你開市區的時後效果更佳,所以機油溫度會比你開市區來的低,故較不容易劣化。

but、但…至從我使用obd2之後…我開市區跟(高速或長途)監看機油溫度,所得的經驗洽洽跟傳聞上不同。
因為沒有即時拍下照片故我先用我這個月來的觀察,我開市區時水溫99%長時間處於92度,油溫則99%處於91-92度。
好玩的來了。開高速公路時我的水溫沒變化,但油溫…竟變為96度直到下了高速公路後油溫才又變為91或92度。
這一發現對我來說,又讓我懷疑以往我所認知的機油常識或汽車界的傳說。
什麼台灣氣候不佳溫度高所以機油容易劣化。開市區多的話因為不常開長途、高速所以溫度高,機油容易劣化。

所以要更頻繁的更換機油,明明手冊就是一年或一萬才需換。
以上。
有人的經驗跟我是一樣的嗎?
PS:機油的劣化,我想應該也不能純以「溫度」高低來論處。只是因為流傳以久的汽車版「都市傳說」讓我覺得好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