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台灣要推動綠能,為何不設加氫站?

目前電動車使用的鋰電池太重,無法取代大型貨卡車的柴油引擎。只有使用氫氣的燃料電池才有機會終結高污染的柴油引擎。大陸已經有很多地方設有加氫站,台灣政府為何都沒有動作?有人知道嗎?
2021-04-23 19:01 發佈
.
在台灣與其等政府,不如車商自己砸錢投資比較快。
更何況是燃料電池這種根本冷門再冷門的車種,
絕大多數車廠都不看好,全世界也根本沒幾個國家願意推動。

目前世界上市售的氫燃料電池乘用車也屈指可數:
Toyota Mirai、Honda Clarity、Hyundai Nexo,
本田那台以台本的積極度根本是不用想;
而和泰連充電站都懶得動作了,還期待他們建加氫站?
南陽...有可能嗎?

政府真建了加氫站,
肯定會因為使用率過低被罵是蚊子館。
無利可圖
尚不是成熟產品,關鍵零部件產業鏈配套體系不完善
氫轉電,觸媒裡含白金太貴,目前還沒找到便宜的材質可以取代白金。

效益上很難商業化。
TOYOTA 大力推氫燃料那麼多年,還是無法推廣,氫,問題多多。
光是自己停車位安裝充電樁就這麼多人反對了,住家附近安裝加氫站,鐵定被包圍抗議。
多多走路運動才對地球有益,別老是整天要蓋東蓋西,出門只想開車。
氫能不一定是綠能。

如果是用太陽能電解水產生,可以算是綠能的一種。

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氫氣,是用"蒸氣重整steam reforming"的方式
將甲烷和水加熱,生成水煤氣CO+H2。
CO再和水,生成CO2+H2
所以淨反應是CO2+H2。整個反應需要加熱(能量從何而來,綠能還是非綠能?)
還會排CO2,跟直接燃燒甲烷一樣,其實沒有"綠能減碳"的意義。

所以氫能不一定是綠能
如果氫可以達到像LPG這麼穩定,何嘗不推動呢?
最主要是氫穩定性不好
風險太高,太容易氣化,太活躍
只要洩漏一定出事
相當離鋰電池,鋰雖然也是助燃物
但相對危險性沒氫氣高
這幾年因為油電車的上市,LPG車減少很多
以當今這些車用燃料安全性來比較
鋰>汽油>LPG>氫
以前LPG推廣時就很多聲音了
現在要推氫,應該更難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