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B滑到好幾次都是這個影片推播給我

大概看了一下內容,忽然讓我傻笑了一下
我覺得找第三方像是01這麼專業的媒體來寫專門比較就算了
在自己的廣告裡面影射性攻擊對手,並且只說自己的優點,也算是勇氣可嘉的行為XD
以一樣都是2人貨車來說,別的不看,光看每個月的銷量好了
就以受到疫情影響的今年來看
3月1,346台
2月1,132台
1月1,195台
菱利這種動輒破千台的銷售數字,再對照到2019年度去爬一下,平均也都是上千台在賣的
顯示台灣各類需要運送的行業對於這類貨車的需求極高
也難怪福斯商旅明知賣不贏也要用Caddy Van分一點過來
如果用理性分析來看,兩款貨車說起來各自都有自己的優點
但也不難發現為什麼菱利賣得這麼好
先從老闆們最直接的考慮成本考量來看好了
菱利A190只要48.7萬
菱利A180也只要52.7萬
Caddy Van短軸要66.8萬~73.8萬之間
Caddy Van長軸甚至要76.8萬
說起來是10幾20萬的價差了,對一般成本抓很緊的中小企業來說,絕對是一大考慮因素
再者Caddy Van屬於進口車,在後續養護成本上來說,國產的中華菱利相較之下也是更省$$的
再來就是車體的設計與運用
很直覺的看下來Caddy Van只有這種包覆式的設計

(來自Caddy Van官網)
相較之下,菱利A190的開放式貨台設計的可運用空間就相對比較廣些

(來自Google圖片搜尋)
特別是一些直立式的貨件,需要捆綁固定,或是上端自行改加裝軟棚
在開放式貨台的運用上,都可以表現得比較靈活
還有就是傳動系統的部分,A190有4WD可選
對於需要深入各地區艱難路段來說,4WD也確實具備他的優勢
甚至對經常跑山路的老司機們來說,這是一種安全和方便的需求
老司機們如果卯起來跑時,我們平時開轎車應該都不容易跟得上XDDDDDD
即便是菱利A180好了,和Caddy Van一樣是屬於有頂棚車款
但側邊滑門的設計,搭配上下開的尾門運用,對卸貨來說都是蠻方便考量

(來自中華菱利官網)
尤其是台灣的交通較複雜,上下貨經常是臨時停車的狀況
能夠快速、方便的使用,都是無形中會被考量進來的點
又或是作為乘坐用車,A180有2、5、8人的選擇運用空間

(來自中華菱利官網)
整個從需求面直觀下來,好像也不難理解中華菱利車系在台灣會這麼受到大家歡迎
當然Caddy Van在動力、油耗或是內容量上有他厲害的地方
只是務實一點來看,Caddy Van蠻多先天條件佔不到便宜的
當然,廣告當然一定要老王賣瓜挑自己好的來說啦XD
但攤開來看時,Caddy Van或許要再加油一點,才能讓台灣的頭家們買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