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關於 Subaru X-mode 的疑問

Subaru 的 Symmetrical AWD 在 on-road 領域的表現
可說是車壇中名列前茅的,這點毋庸置疑;
但小弟今天想探討的是
Subaru 的新配備「X-mode」在「慢速越野」領域的表現 ...

話說,在「慢速越野」領域中的幾項利器,例如
傳統 4x4 車種的「良好的越野三角度」與「加力檔」,
在如今的平價 SUV/CUV 車種中已經「無緣得見」了,
就連新一代的 Suzuki Vitara All-Grip 也是如此 --
只剩下切入 Lock 模式之後的兩樣越野利器了:
「中央差速器鎖定 (前後軸 轉速比 = 50:50)」以及
EDL (Electronic Differential Lock):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77&t=5266334

但是,
上述那兩樣越野利器「中差鎖定」與 EDL,僅適用於「慢速越野」場合;
i.e. 如果駕駛人在一般柏油道路行駛時「白目」地啟動這兩樣功能的話,
那麼對於「行駛安全」與「機械壽命」皆會造成損害!
所以,
為了預防駕駛人的「白目 亂按」,Suzuki 設計了一些「防呆」機制 --
Vitara All-Grip 的 Lock 模式並不是那麼容易讓人「隨意」切入的,而是:
1. 必須在車廠預設的某個車速以下;
2. 必須先以旋鈕轉到 Snow 模式、然後再按下 Lock 按鈕。

至於 Subaru 的新配備「X-mode」,
據說也有上述那兩樣越野利器:「中差鎖定」與 EDL,
所以當然也不適用於一般柏油道路的行駛,所以也必須有一些「防呆」機制。
但是,
因為小弟從未親自接觸過 Subaru 的車款,
而從 Subaru 官網/DM 上的照片看到的,只是一個位於中控台的「X-mode」按鈕;
所以,究竟「X-mode 的啟動」有無任何「防呆」機制?

反之,如果「X-mode 的啟動」沒有足夠的「防呆」機制的話,
那麼小弟就非常懷疑一件事了:
Subaru 車廠真的有賦予 X-mode「真正完全的中差鎖定」與 EDL 嗎?
因為,
如果有駕駛人在一般柏油道路行駛時「白目」地啟動了 X-mode,
然後因此發生了意外傷害或機械損壞,事後又反咬一口、向車廠索賠的話,
難道 Subaru 公司不擔心嗎?


2018-05-22 23:13 發佈
之前有說明
"時速40km/h以下才能作動,當車速
提升至40km/h以上時系統會強制關閉,
若要重新啟動速度必須降到20km/h以下並按下X-MODE鍵才行"

會限制x-mode的啟動時機與超過限制設定自動解除,
這應該就是防呆機制了吧
車廠如果這麼笨,會搞到壞零件大概也不用賣了
X-MODE時速20km以下可以直接切換,但是時速40km以上就會自動解除(低於40km就會自動回復)
http://www.carnews.com/news/article/29527
如小弟在隔壁棟所述: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77&t=5266334

TCS (Traction Control System) 其實有兩種作動方式:

1. TCS for on-road:當電腦偵測到有某一車輪打滑時,則立刻將引擎動力降低;
此時若打滑現象仍未消除,再進一步單獨針對該車輪 施加煞車力。

2. EDL (亦即 TCS for off-road):當電腦偵測到有某一車輪打滑時,
則立刻單獨針對該車輪 施加煞車力,而並不會將引擎動力降低。

如上,那兩種設計的差別僅僅在於「是否 降低 引擎動力」而已;
而對於目前「電腦化」程度已經很高的汽車領域而言,
上述
那個「自動判定 是否 降低 引擎動力」的設計
在技術面上根本沒啥難度、也不會增加多少成本,
那麼,除了 Suzuki、Subaru 之外的其他車廠的那些 都會型 SUV/CUV,
又為何不配備那個越野利器 EDL 呢?
亦即,
只要讓電腦根據當時的車速 (例如 時速 20/40 公里) 來判斷「駕駛人的意圖」,
例如:「
時速 40 公里以上 → 電腦判定是在一般道路行駛 → 啟動 TCS for on-road ;
時速 20 公里以下 → 電腦判定駕駛想要『慢速越野』→ 允許啟動 EDL 」
這樣不就好了嗎?但其實不然!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從前後這兩代 Suzuki Vitara 的設計來一見端倪 ...

在上一代 JP 的多模式四驅系統中,在 4H、4H-Lock 等模式下通通沒有 EDL,
而只有在「成功地」(經過一堆防呆機制) 切入 4L-Lock 模式之後,才會有 EDL;
至於
在這一代 Vitara 的 All-Grip 中,在 Sport、Snow 等模式下通通沒有 EDL,
而只有在「成功地」(經過一堆防呆機制) 切入 Lock 模式之後,才會有 EDL;
如上,
為何 Suzuki 如此慎重、為「EDL 的啟動」設下「一堆防呆機制」關卡,
而不是單單只以當時的車速 (例如 時速 20/40 公里) 來判斷就好?

因為,如果單單只以 車速 (例如 時速 20/40 公里) 來判斷的話,
在台灣的氣候環境下我們不會發覺有啥問題;
但是,
如果是在國外的冬季、「市區道路」經常有「薄雪、薄冰」的環境下,
此時縱使 車速是在時速 20/40 公里以下,
但是
如果此時駕駛啟動「真正的中差鎖定 (前後軸 轉速比 = 50:50) + EDL」的話,
那麼就會衍生出「行駛安全」上的風險!
因為,
試想:如果是在「薄雪、薄冰」的「市區道路」上出現輪胎打滑,
而此時如果電腦只會自動施加煞車、而不會降低引擎動力的話,危不危險?!
也就是說:
「真正的中差鎖定 (前後軸 轉速比 = 50:50) + EDL」這兩樣越野利器,
真的只能適用於「慢速越野」場合、而不能使用於市區道路!

但是,
反觀如今 Subaru「X-mode」的防呆機制,卻只有僅僅一道關卡 --
單單只以當時的車速 (例如 時速 20/40 公里) 來判斷是否啟動 X-mode;
所以
小弟非常懷疑,而推測出兩種可能:

可能一: X-mode 所宣稱的「中差鎖定」並不是真正的「前後軸 轉速比 = 50:50」,
而只是「前後軸 扭力分配 = 50:50」再加上「限滑 (中差 LSD)」而已;

可能二: X-mode 所宣稱的 EDL 並不是真正的 TCS for off-road,
而是仍會 稍微自動降低 些許 引擎動力。

當然囉,
以上那兩種可能,只是小弟自己的「推理 + 猜測」而已;
小弟目前還找不到任何官方文件上的證據 ...

Suzuki 在 4H/4HL(JP), Sport/Snow(Vitara) 給你 EDL 也不是不行,
一樣 40km 一到一切恢復正常即可.

Suzuki 選擇不這樣做不外乎:
1. 最終單輪能有多少扭力的考量.
2. 不想搞得太複雜.

至於 Subaru,
你有縱置引擎架構,
整合在變速箱後的中差或 mpt,
你會不利用這樣的先天優勢,
在必要的時候讓它完全鎖定,
往後軸傳送大扭力來碾壓對手,
才是怪事吧?
jacjan wrote:
至於 Subaru,
你有縱置引擎架構,
整合在變速箱後的中差或 mpt,
你會不利用這樣的先天優勢,
在必要的時候讓它完全鎖定,
往後軸傳送大扭力來碾壓對手,
才是怪事吧?


怪事?嗯,確實,以前有不少「怪事」...

「至於 Subaru,
你有縱置引擎架構,
整合在變速箱後的中差或 mpt」
-- 這個 Symmetrical AWD 架構在 Subaru 各車系中「歷史悠久」;
但是,
縱使是當家 SUV -- Forester,也是自從這一代有了 X-mode 之後,
才開始提供駕駛人「鎖定 中差」的功能 ...



我上面講的鎖定是車子決定的.
Subaru 只有 DCCD 才有駕駛可控制的中差鎖定,
其他車種即便有 X-Mode,
駕駛也無法控制中差鎖定.
QQQ2011 wrote:
Subaru 的 Symmetrical AWD 在 on-road 領域的表現
可說是車壇中名列前茅的,這點毋庸置疑;
但小弟今天想探討的是
Subaru 的新配備「X-mode」在「慢速越野」領域的表現 ...


如上,小弟在本棟一開頭,就開宗明義說了 --
想探討的是「X-mode」在「慢速越野」領域的表現 ...

jacjan wrote:
我上面講的鎖定是車子決定的.
Subaru 只有 DCCD 才有駕駛可控制的中差鎖定,
其他車種即便有 X-Mode,
駕駛也無法控制中差鎖定


既然本棟的主題是在「慢速越野」領域,
當然就必須具備「能讓駕駛控制的中差鎖定」!
所以,
看來我們兩人是 雞同鴨講,難有交集了...... 殘念!


QQQ2011 wrote:


如上,小弟在本棟...(恕刪)

我隨手搜尋Suzuki allgrip 之後,去到一個globalsuzuki.com網站
在那段介紹Lock的影片字幕說:lock只是前後軸接近50:50
不是你想像的「中差鎖定」,而是feedback control
簡單講就是加強版crv罷了
這是越野嗎?呵⋯

克雷西歐部魯斯 wrote:
我隨手搜尋Suzuki...(恕刪)


這不是越野,只是比一般都會休旅車具備更佳的地形穿越力罷了。
就拿海蝕洞來說,至少上個月的車聚,還是有將近三十輛 VITARA 成功挺進,拍照留念。

對於不刻意戰山戰海戰野溪的用家來說,
這樣已經很夠用了,不是嗎?!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