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教有改車經驗的前輩改車心態

各位好,
我沒有改車,但並不排斥改車與改車的人,
甚至經常看到許多車聽起來&看起來都挺美的。

純粹想請教,現在的汽車法規越來越嚴格,
出廠的車基本都有一定的安全性;
改車無疑是在某些情況下對既有的設定仍有不滿,
那些情況是甚麼?追求的是甚麼?

有跟朋友聊到,他說喜美跟io後改車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
但我認為,肯定仍有足夠的車友在支撐著部品市場持續健康,
甚至還能養活專業媒體,那麼,究竟是為何呢?

爬了一些文,主要都已經專業到個別單品的討論了,
沒有要引戰的意思,只是想明白改車有哪些流派、系統,
以及更重要的是這個領域在競逐的極致究竟為何?
2018-01-28 17:32 發佈
改裝有好多派系..比五大門派還多
重點是要有錢

講一堆什麼要提升性能操控愛車巴拉巴拉的~~有閒錢的人專利
也是因為這樣可促進過內改裝市場的經濟、不無小補
我的五代NEW FIGHTER機車,汽車適用
改掉原廠濫濫的前後避震,更舒適一點
改掉原廠緊緊的握把,更鬆,手就比較不費力,
改掉原廠緊緊距離又遠的拉桿,手指不用伸那麼長,
坐椅裡面加裝兩層置物袋,放了塑膠袋,行車符,
以上都沒影響安全性

那用原廠出的機油 國產的輪胎就好了,為什麼要買國際大廠,
不影響安全,不吵人,不過亮的情況下,改車很好,
有問題的是只想要錢的政府不制定出合法的改裝品,給人買了,又要開單。

layatenyayayaya wrote:
我的五代NEW FIGHTER...(恕刪)


是否是追求個人化用車感受的意思呢?
個人是全台唯一的歐系車採機械渦輪雙增壓+6mt

曾經一度想出售,後來想想年屆半百今生能堅持惟手排

市場沒同質性之下,爾後恐怕也沒更理想,便動念長期持有

陸續開始加裝引擎油門雙晶片,RaceChip+SprintBooster

自我感覺機車沒幾匹就七八萬而雙增壓被封印不釋放未免可惜

進氣換碳纖APR高流量濾芯,排氣動了中段Eisenmann,尾段ABT

輪圈換18吋旋壓保留鍛造空間;避震需要負重換原廠GTI稍降就好

外觀下巴側裙尾翼都升級ABT,oettinger之類,裝車頂架THULE等等

其它led小燈泡,MOLL電瓶括容,ClimAir內崁可拆式晴雨窗,DRL日行燈

想到就這樣量力而為囉!可能這一代至少我啦,看汽車不單純只是交通工具

就好比現在的風向都在帶往電動車AI化,卻忽略了男人大玩具乃至駕駛樂趣


補充~V6+機械增壓+手排變速,市場越是逐漸淘汰的組合即為個人理想
出廠的車子雖然有基本安全性,但只是基本啊...
基本的輪胎以及剎車系統就幾乎是要被改掉的首要目標,講究操控的一定是從輪胎、輪圈、剎車、懸吊下手。
講究動力的進排氣、晶片、渦輪都是目標,在意聲光效果的一定是排氣管 各式燈光,還有改音響的(又分音壓跟音質兩派)

所以改車很多都是進行所謂的個人化或是個性化,不過改裝的部品市場現在很多都是走外銷了啦,台灣的量太少了,法規又不明確,的確也讓很多想改車的人縮手。
以外型來說是展現自己的特色,或者說表現出不同於原貌的風格,不要那麼制服化
以需求性來說,原廠通常都會有成本考量與均衡一點的設定,「改」就是希望比原廠車強,或更貼近自己需求,如舒適與操控的取捨

比起10~20年前,我也認為路上能見的改車比例似乎真差蠻多的,現在改車族群M型化也很明顯

改車人多多少少都會有要比人好一點,特別一點,想現一下想讓人欽羨或讚美而得到滿足的心態
我對改裝的看法是
1.喜歡行車穩一點 : 避震用pss
2.煞車要利一點 : 前煞用ap
3.常跑山路 : 裝前上拉+粗防頃桿
4.讓進氣順 : 裝k&m
5.喜歡監測引擎數據 : 裝油溫、油壓、電壓、渦輪、水溫表
其他外觀、排氣、貼紙、燈光都沒動
我是以提高行車操控為主

另一台車是老婆開的,完全不敢動
miket5 wrote:
我對改裝的看法是
1...(恕刪)


呵呵,感謝。
那開老婆開的車時是否會感覺操控不夠?

(我是兩人一起開的)
如果是為了安全,改車的人是多少有真正的去評估安全性跟匹配。
光是舉改卡鉗跟加大碟盤的例子好了,那些說原廠煞車太差的人,改的時候有沒有跟著升級懸吊跟輪胎?還有人跟輪圈都快一拜了還裝上去,這樣改煞車有比較安全嗎。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