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鐵路局節日常常有加班車,
請教大家,火車加掛車廂會不會成本等等各方面都有好處,
是有什麼因素,一定要加班車才行?
加掛車廂數量有限?長度?
機車頭力量不夠?
例如長途列車一天30班×12節車廂=360節車廂
加掛車廂到24節車廂就有720節車廂,
如果機車頭力量不夠,可以多用機車頭嗎?
問題在哪裡?好奇!謝謝
一,太魯閣與普悠瑪;
電聯式編組,一組4車。也就是一組北上,一組南下,所以機車頭向南與向北,車廂形式剛好相反。若再加掛,得成16車廂。會造成機電系統連動上有問題。且中間8,9節車廂無通道。
二,推拉式自強號;
前後有機車頭,中間車廂無動力,再多加掛車廂會造成推擠效應。
三,莒光復興,牽引式車廂,一組最多10~12節。目前年齡老舊,只能縮減,不能加掛,機車不能推拉,所以不能加掛。
四,英國婆仔、柴聯式與電聯車
是屬可加掛式電聯車,
英國婆仔與柴聯自強最多加掛至15節車廂。電聯車3~5車廂邊組,無對號座。所以沒再加掛。
五,月台最多15車廂,加掛至20車廂,總不能停台中1~15節有月台,停彰化6~20節有月台唄。
ksl3000 wrote:
台灣鐵路局節日常常...(恕刪)
jdt120 wrote:
大致回答如下 依...(恕刪)
補充
普悠瑪及太魯閣一組為8節,為動力分散式,第1節與第8節為駕駛拖車,中間6節分別為馬達車x4及電源動力車x2,等於一組馬達車才推兩節車廂,加速不快也難,記得可以多組運行,且可以連動。
推拉式PP車一樣可以加掛車廂到15節。
台灣E頭可以推拉,不然一堆E頭當補機是怎麼運作??
電聯車與柴聯車不能只單掛車廂,一樣以組區別,英國婆子1組5節,駕駛車+馬達車+拖車+拖車+動力駕駛車,一共5車,一次可3組運行,而不是任意加掛車廂,柴聯自強號1組為3節,分別為動力駕駛車+電源車+動力駕駛車,一次可5組運行,當然,支線的柴聯車不一樣,它是3節合為1節,聯掛起來就不得了了喔!!
EMU800電聯車與普悠瑪相同,一組為8節
以上補充,歡迎糾正
jean3760 wrote:
補充普悠瑪及太魯閣...(恕刪)
依我推論
依照台灣的鐵路規格而言,是七分窄軌,非美國的寬軌,同高鐵。
故不可同等比較。
超出設計系數如列車長度與速度的對應,應該須有一定的減緩速度。會造成誤點。
客車廂以目前月台設計,最多到達15節,
以普悠瑪、太魯閣號而言,2列編組,已超出15節的範圍。
更重要的是,二列車合併會造成調度上的困難呗。
PP自強在運轉時曾有擠壓的案例,所以沒能在加節。
一般而言,列車補機時,多會減緩速度,造成誤點。
是有看過貨車多節車廂運行,但是,那與客運時刻表無關。
附註被捕捉到一段很有趣的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kATotemJe0
1999年11月12日,台鐵109次E電復興號(13輛編成)本務機因故障出力不足慢速運行擋住去路,
被後方1019次PP自強號(14輛編成)趕上後連結PP自強作為補機推行復興號,
但PP自強本身剩餘動力就沒多少推不動,
沒多久又被後方5次莒光號(11輛編成)趕上,
因此又把莒光也連結上去作為第二補機推行,
成為三列車加起來38輛編成的破紀錄景象.
但因為動力協調失當,
在豐原站前中性區間PP自強煞車不及將復興號尾車頂起造成出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