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千萬別再有4驅車下雨天較安全的錯誤觀念了(9/16更新)

昨天忙了點,無法上來,9/16更新,這些是國外的資訊,很清楚的表明,AWD,4WD並不能提供安全上的增益,
連結1甚至有影片,這些東西GOOGLE一下至少可以找到100個,我很訝異的是國內竟然連這基礎思維還沒改變

連結1

連結2

連結3

還好,本討論串還是有人能知道這些真正的聲音,對於堅持AWD與4WD會增加
行車安全性的,我只能說:好吧,高興就好,將不再回應,時間很寶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邊很多友人,都有4驅車下雨天較安全之錯誤觀念,其實除了大馬力的車(300匹以上),需要4驅分散馬力外,
在一般道路使用4驅,只是徒增油耗與增加重量而已
http://m.match.net.tw/pc/news/local/20150914/3140976

其實不難理解,有動力的輪胎就有打滑的危險,車主表明是後輪打滑.


要安全,要選的是底盤耐受反應極快的車,容錯寬容性才會高,高速閃避穩定,才能真正的救家人一命,
畢竟下面這種狀況在台灣是很多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EM8p02B4U0&app=desktop




所以千萬別再有4驅車下雨天較安全的錯誤觀念了,開4驅車會覺得穩,那是車子的重量比一般FF或RR重,
才導致的錯覺,而這重量,在高速切換車道閃避風險時,會是車輛底盤最大的包袱.

若高重量再加上高重心兩個包袱,結果一定會是不太優的。

千萬別再有4驅車下雨天較安全的錯誤觀念了(9/16更新)

賽道上的車都是僅量偷輕與低重心,原因也是如此.大家參考了.
2015-09-15 11:17 發佈

台灣國0818 wrote:
身邊很多友人,都有4...(恕刪)


這台小貨車重心高
這樣打轉沒翻車
看來底盤也不錯

pingfan2004 wrote:
這台小貨車重心高 ...(恕刪)


貨車沒翻是因為載的貨物剛好只放在最低處薄薄一層.
重心反而下降.
台灣國0818 wrote:
身邊很多友人,都有4...(恕刪)



下雨天地滑,小弟認為4驅車抓地力會比二驅好(當其他條件一樣),
也請知道地大大多分享,
不要以訛傳訛

台灣國0818 wrote:
身邊很多友人,都有4...(恕刪)



台灣的高速公路很奇怪...下兩路面會積水??

怎麼不檢討路面為何會積水.

不知道所謂的高速公路車子速度都比一般道路來的快嗎?

排水不良.是誰的錯.會翻車打滑是誰的錯.

一味的指駕駛人速度太快..那不如限速60公里就好.
買現代車心臟要夠大粒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
其實不難理解,有動力的輪胎就有打滑的危險,車主表明是後輪打滑.


如果一樣的天候,積水與路況,車輛的狀況也相仿,差別在只有2驅時,會有一樣的結果嗎? 我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會不會打滑, 輪胎佔很大原因, 4WD 輪胎如果都磨平了, 當然也會滑.

別自己亂下定義, 車廠難道會砸幾億開發玩具出來嗎?
看別人不順眼, 是自己修為不夠
原來沒動力的輪子就不會打滑啊,呵呵

事實上是水漂效應,管你幾驅都一樣,只要水深以及速度足夠狀況下,輪胎會被水抬起來完全沒有接觸地面,

適時減低速度才是最重要的
GOOGLE 街景還是古坑收費站沒拆前設計
可以注意外側路肩是金屬護欄
是開放性
路面水可以直接排到外側三角溝
排水性良好
~~~~
收費站拆除後
由蘋果日報照片
可看到外側換成混凝土護欄
混凝土護欄一般是在側面開孔讓水流出
常因土砂堆積阻塞導致水無法排出
那個路段剛好又是縱面曲線低點
高處車道的水順著坡度一直往低點流
而且那路段~是收費站路段~應該是剛性混凝土路面
剛性混凝土路面使用比較瀝青路面而言
使用久了~表面變光滑~摩擦力會下降
之前北二高在木柵隧道
雨天常有車輛由瀝青路面開進隧道剛性混凝土路面
導致失控案例
~~~~~
國6開始~改用排水性瀝青路面~可避免這種情形發生


因為一台四驅車打滑就可以讓你有這樣的想法

下次有六安全氣囊的車 車內萬一有人不幸離開 你應該也會覺得無用

更不用說其他輔助性質的配備了..




配備指盡可能去輔助降低出事機率與保護乘客 超出一定的限度還是無效

至於配備多寡 就直接影響了其限度有多大


本來就會打水漂的路

其他變因固定的話 四輪傳動 前驅 後驅 不都一樣 遇到該飄的積水 還是一樣浮起來阿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