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偶然經過汽車版,看見大家正在討論ARTC,其實這個議題在重車界也討論好幾次了...小弟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吧
我想一下是什麼時候第一次面對ARTC呢...哦,應該是2007吧,那年車行代辦了一台川崎1200cc的重車進來,是台二手重車,加上所有的稅,也才台幣12萬,然後呢,這台車就去送測了...嗯,由於都是車行在跟車測中心打交道的,我前後總共花了12萬測試費才過...嗯,測試費和車價一樣呢....
問題1. 超昂貴的測試費是誰訂出來的?
問題2. 車測中心是財團法人吧? 為什麼可以執行公權力?
這些年重車價格大漲以及混亂,和車測脫不了關係,如果沒有車測中心,你我都可以自己進口重車,不過事實上個人根本沒機會驗過,這又衍生三個問題
問題3. 聽說某些車廠是車測中心的股東,但是他們自己也進口重車,這樣不是球員兼裁判嗎?
問題4. 很多人有拿出日本,美國,澳洲的驗車規定以及費用,根本超簡易又便宜,台幣幾千元搞定,那麼台規 的檢驗辦法為何比世界大國的規定更加嚴格以及昂貴?這樣合理嗎?
問題5. 我舉川崎的一款車Z1000來說,像光陽台崎已經在販售,代表他們有合格證,但是我自己要進口Z1000,我就必須在重新申請,這時候會有人說,當然要阿,你自己進來說不定會偷換零件呢..那我就反問,台崎整批領證的,他們一些沒驗到的也會偷換零件阿...還有的是像YAMAHA的TMAX530,聽說是到日本就地驗車的,然後就可以直接進口,那這樣也難確保不會偷換零件阿? 這規定,是誰定的?
問題6. 假設我從香港進口光陽的MAXSYM400來台灣,那我能驗過嗎?
在汽車版也常常看到有人抱怨汽車被偷零件或是原廠瑕疵,那我又有問題了
問題7. 不是都有經過嚴格的檢驗嗎?那為什麼少了好幾個氣曩會過?原廠瑕疵為什麼驗不出來?你們是做什麼的?
問題8. 那如果因為零件瑕疵而發生事故,我可以向車測中心求償嗎? 有這種"有權無責"的單位嗎?
其實我現在都在大陸,大陸這裡的關稅和消費稅比台灣高多了,不過他們驗車卻比台灣透明以及低廉..所以像比如我想買本田,現在好幾個地方都有本田代理,但是我也可以找其他地方的車行幫我進,完完全全透明又公開,哪有受到驗車這些鳥氣,我寧願交高點稅,也不用被這些法規機關氣死...
希望有一天是這樣,我在北美看到一台超美的二手BMW M5,然後我就付錢請他負責幫我運到台灣,到了台灣,我就清關付該付的稅金,然後高高興興的開車去檢驗,驗好上牌,快快樂樂的回家,我何必去買總代理六百萬的M5呢? 只是夢想..而且可能永遠都是夢想
聽過驗個方向燈就要幾萬塊
也不知道在驗三小
ARTC說標準都是比照歐洲
其實就是整個照抄
但是歐洲標準檢驗過的產品
來到ARTC確驗不過
這是什麼意思?
我也搞不清楚
或許歐洲製造水準根本比不上MIT
人家ARTC除了股東有頭有臉以外
裡面的員工都是研究所這個level的
一群凡夫俗子憑什麼質疑偉大的ARTC呢?
這圖利到誰,很明顯不用再說明吧?
本來以為會有很多人一起討論的,因為這也和汽車完全相關阿,你想,如果有一天,你到北美發現一台很美的二手BMW M5只要台幣150萬,接著你付錢,就可以馬上請北美業者幫你送到台灣,然後到了台灣,你到海關清關,付清稅費,接著快快樂樂地送車去驗車,繳費,上牌,輕鬆愉快,事實上在日本,在很多國家都是這麼便利簡單的,日本和美國,澳洲的驗車流程簡單又便宜,才台幣幾千元到一萬元搞定,如果進口汽車流程是這樣的話,那麼首先,總代理絕對不敢再賣盤子價,總代理要賺的是服務費,這樣一來進口車絕對降價,當進口車降價,國產車肯定乖乖降價,自然車價就會回歸正常
不肯讓車價回歸正常的人,是那些人?既得利益者是誰,呼之欲出
Cloudy Shiau wrote:
不論ARTC的腳色為何當初要主導成立ARTC的是政府進口主管單位是政府驗車主管單位是政府驗車費用訂定通過是政府所以如果ARTC造成貿易障礙那實際造成貿易障礙的不是政府嗎?ARTC所有執行負責的項目都回歸政府相關單位負責那所有問題都不存在還是都還存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