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車輛最早的起源,最早就是以馬車的型態顯現在世人面前,之後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蒸汽機崛起,汽車引擎取代了馬車,也帶動了最早期福特T型車的開端。1903年,當時具盛名的Holiday lnn(假日酒店),面對開始興起的新興消費族,提供了許多尊榮等級的服務,代為安置、清潔車輛就是業界先鋒。當時的道路多為泥濘地面,而車輛上當時的時空背景設計則使用了大量的皮製品,為避免沾染汙染影響美觀;該飯店則設有專職的接待服務人員,針對投宿過夜客們的車輛與車上的皮件部分,使用皮革蠟與清潔保養劑,連同車體、車艙一併打理,這就是最早車體美容(打蠟)的由來。
而動物皮革所製成的皮製品,遇水、日曬、溫差變化均容易產生變質,以皮革油等物保養至於塗抹車身,進而衍生為打蠟之舉,實為意料未及之事。
時至今日,車體外表鈑金的美化用品除了各式各樣的蠟以外,更有所謂的鍍膜、釉蠟等產品問世,消費大眾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正所謂人要衣裝,車要亮光,除了將車身洗潔淨以外,相對的只要能使車體光亮的各式美化工程,不管使用任何種類產品,均可歸類為車體美容。就如同女孩子化妝前必先洗臉、去角質、才能開始打粉底、蜜粉、亮粉、唇蜜等等,愛車打蠟美容,也是這個道理。
文章引用:[車主.166期. May 2010]
而台灣目前較有名的汽車美容論壇有AB網,國外的話就是autopia了吧,均可以吸收很多DIY洗車打蠟的相關知識。也知道了洗車洗到後來,不是拿一塊海綿跟一塊擦狗大毛巾洗洗擦擦就好了,就單單洗車打蠟來說,這裡面可衍生出相當多的學問,去柏油、鐵粉、清潔蠟、泡沫使用時機、洗車精、汽車蠟、封體、兩桶水、上蠟方式、下蠟時機,甚至還有亮度計與膜厚計等專業儀器來檢測。
(但若是對車子外觀與亮晶晶不是這麼在意的車主,就不在討論範圍之內了。)
言歸正傳,話說車子買了以後,平均大約兩三個禮拜自己DIY洗車打蠟,就這樣手工上蠟下蠟也快兩年了,每次弄完,雖然累到四肢發軟眼冒金星,但是看到自己的愛車閃亮亮、白拋拋、幼咪咪,也就覺得值了,車子開出門,走到停車場看到自己愛車的亮度與光澤一比般同型車款乾淨並且閃上許多,心中會自然產生一種莫名的愉悅感,還真是不錯啊,但最近覺得,手工上蠟真的是花了我太多的時間,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開始看看有沒有好用的機器上蠟機,不看還好,一看之下...原來光一台打蠟機又是另外一門學問...
又是DA 又是RO 一堆專有名詞,完全不懂... RO是逆滲透嗎? DA是數位轉類比嗎?
幸好在21世紀的今天,有這位做研究的好朋友"谷哥"的協助下,幫助在下從完全不懂,到一知半解,然後半知半解,最後大概懂了一些皮毛了,在做了功課的研究結果,得知原來打蠟機最基本有分DA震拋(Dual Action) RO旋拋(Rotary)兩種,又有可調速與不可調速之分,當然,功能越多,價錢越高。

旋拋與震拋的運作方式
根據之前教授所介紹的最適性理論來看,這世界上並沒有最好的東西,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東西,而最適合自己的東西,就是好東西。而一般新手較適合所謂的DA機,也就是該機器會以非同心圓的方式來轉動,分散相對應的應力,減少並且降低上蠟或是研磨時所產生的溫度,相對較為安全,但效率不高,而RO機則是以同心圓的方式轉動,好處是速度快,效率高,適合專業級的選手或是汽車美容業者打蠟或是研磨拋光,初心者使用的話,有可能會有燒漆或是見底的風險。
故我應該選擇的是DA機,而且基於預算與近一個月使用一次的頻率來看,物美價廉將會是我的首要選則,畢竟我洗的是興趣,不是職業。
物色適合新手入門並且有品牌的機型,價錢由高到低的有:
1.G110v2 DA美光震拋機
2.Porter Cable 7424XP
3.BOSCH GEX 125-1 AE
4.BLACK&DECKER KP-600
1跟2就台灣的價錢與美國Amazon的價差,一想到一樣的東西在國外可以6~7折左右入手,就實在是買不下手,3音量對我來說有點大,所以最後選擇了4,不可換棉只能用棉套的初心者Black & Decker KP600,畢竟主要需求是要節省上蠟的時間,並且在機器運轉的時候,噪音量最小機器。
而打蠟機使用的海綿與藥劑也有不同的切銷力之分,不是隨便傻傻拿個電鑽裝個轉接頭套上隨便一個海綿就可以的,不同切銷力的海綿配上不同的產品,會有不同的效果。
就LC/CCS海綿,發泡密度由粗到細為:
黃>橘>白>綠>黑>藍>紅

說了一堆,最後進入重點,因為Black & Decker KP600的設計是無法替換海綿的,加上又想要換上五顏六色不同功能的海綿來搭配使用,於是乎,自己動手樂趣多,做個簡易的DIY改裝吧:

要完成這樣的簡易改裝,首先要先從賣場將KP600給買回來,花了1.5張小朋友找一顆金幣

開箱後,首先會看見的是贈送的上蠟棉套與羊毛輪,先丟到一邊,將來應該也用不到...

接下來還需要強力魔鬼氈與兩倍黏性的雙面膠

將打蠟機取出,會看到上面有一個不可分離式的泡棉膠墊與機器黏在一起

接下來拿美工刀一刀切下(請注意,這一刀下去,您將會失去原廠的維修保固)

刀片沿著棉套膠墊與底部塑膠走一遍

咑一聲,棉套膠墊與本體分離了

由於膠墊與塑膠盤底部是用強力膠固定的,故上面會有許多的殘膠

先將塑膠底部貼著地板開啟打蠟機,將大部分的殘膠與泡棉會黏到磁磚上,再用清潔劑去除地板上的黏膠

接下來取出清潔劑

噴兩下

將背板上的殘膠擦拭乾淨

擦擦擦

乾淨了

檢查一下,確認背板已經完全沒有髒東西在上面

進行施工步驟下一動

取出兩倍黏力的雙面膠帶

將背板貼滿,並用剪刀修邊

接下來是強力魔鬼氈
(補充一點,小弟買的是後面有強力雙面膠的版本,希望可以黏上加黏,畢竟打蠟打一打若是不牢固,可是很危險的)

貼滿它

一樣用剪刀將多餘的部分修齊

最好強力雙面膠黏上去的時候施加壓力讓黏性發揮黏的更密合

完工了

接下來取出準備好的化學小子上蠟紅棉之疊疊樂

根據原廠網頁說明,蜂巢結構設計可在機器上蠟時,讓蠟不會四處飛濺,且該結構設計可保留多點藥劑,也較適合板金弧度較大的車子使用

背面

接下來,合體!!

終於,我也有可換棉盤的DA打蠟機啦!

KP600 up to KP600 Pro
謝謝網友鄉民大大們耐心的觀看~
照片大多是手機拍的,傷眼也請勿見怪。
以上個人分享一些心得,如有冒昧之處,請大大給與指導,也希望對洗車DIY有興趣的車友一起討論與分享。



---------------------------------------------------------------------------
補上幾張小弟自己的車,2011年的Focus tdci 5D。
一樣手機拍的,畫質不佳,傷眼勿怪~




青蛙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