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於去年成立的隸屬於ARTC的實車碰撞測試實驗室,我想大家對於當時公開撞掉一台Grunder的新聞還記憶猶新吧!
可是,然後呢?!沒有下文了...
當國產車廠拿著國外的撞擊測試當作宣傳的時候,我們除了駁斥那只是車廠一相情願地刻意誤導消費者的宣傳手段之外,我們還能幹嘛?這是不老實的;那老實一點的車廠反正就絕口不提什麼撞擊測試,可是,這樣有比較好嗎?不也是放著要大家對於安全性的問題公開討論、自由心證嗎?
也許ARTC有著各種原則性、法律上的問題,以致於有種種的限制無法或不得公開任何測試資料給大眾;但是當看到對岸中國的C-NCAP做完06年第二次撞擊測試發表的時候(http://www.c-ncap.org/)便不禁覺得十分感慨...
發個牢騷,這一切都是幻覺...
事件,看看能否喚醒當局或立法相關單位重視車輛主被動安全及駕駛人安全駕駛教育等問題,
可惜都沒有。然而更可憐的是媒體們也沒有人提出事件背後所得到的省思跟追蹤,相反卻是
八卦居多,讓我無限的灰心阿。台灣其實是已經有設備及能力來建立起相關防護措施的,不管
怎樣還是得抱持樂觀的態度,不然生活灰灰的真難過。
說起撞擊測試,剛剛才看到Euro NCAP最新一次的測試,對於Chrysler英國右駕版Voyager
只給於二顆星的評價,這麼大一台的車而且Chrysler算是造車大廠,居然分數這麼低,可見
要製造一台安全的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台灣車廠現階段不敢正視這個問題,當消費者安全觀念
意識抬頭,未來還是得去面對,所以期勉國產車相關研發單位,除了汽車電子零件研發之外,
也不要忘記安全性這個區塊才是。
當資訊只是選擇性地被揭露的時候,其實就不應該歸罪於一般人識見不廣,或指責只是情緒性的發洩;如果targett願意提供更多關於ARTC的訊息,那才真算是功德無量啊!
可是,實際上房子蓋了、設備買了、車子撞給大家看了,然後關起門來貼個條子:no comment. 真的是令人無言以對......類似這樣狗屁倒灶的事情其實大家也應該都習慣了,然後......車照賣、錢照賺、出了車禍自己擔。
之前我曾經發過一篇汽車安全性的三層次理論的文,裡面提到行車的整體安全是建立在「車主、政府以及車輛本身」這三層架構之上,三者缺一不可。
可是,實際上我們從政府方面接收到的訊息是什麼?不是交通大執法、就是強制後座繫安全帶、再不然就是嚴格取締車主違法改裝;這很像當兵時的連坐法,有人不守規定嘛!大家皮都給我繃緊一點,這樣也許真有那麼一點立竿見影的效果=搶短線、攬政績、拉民調。可是,卻看不到政府對於車廠有什麼樣的強制性規定!這是不是說車禍發生傷亡,千錯萬錯都是大家的錯?
理應有專業知識的交通部對車廠太仁慈了,而我們的民意代表只對於統獨意識型態的問題有反應;也許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會聽到這樣的問答:有媒體質疑某車車身的結構不夠穩定的時候,而車廠會說:「我們的車主不會把車開得這麼快!」這樣同樣令人無言的答案了。
狗屁倒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