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我這樣思考對不對
台鐵這幾天決標新一代通勤車輛,是由國內「台灣車輛公司」得標
我還以為經過那麼長期接近保護主義讓這家公司承包台鐵大部分車輛的拼裝以後
終於有能力做自己的研發了
結果一看昏倒
台灣車輛跟以前一樣,仍然只是個「拼裝廠」
EMU800仍然是日本設計製造,後續台車引進零件組裝
美其名叫做台車得標,其實這樣變成永遠被「日本車輛」(大股東)綁死,以後只要是台車得標的東西。一定被日車綁死
台車根本沒資格宣稱EMU800叫做自製
台灣真的一點企圖心都沒有?永遠做做人家的拼裝廠,短視的賺賺轉手錢就爽了?
150億不是小錢,自己設計車台與外型,就算轉向架、機電系統等比較核心的零件是引進的也沒關係
至少不用被日文資料寫這仍是「純血」日本車,台車只是個拿人家零件回來拼裝的鐵皮屋
台車公司,這次就放過你,「下次」可以造一輛外國人無法邀功的車子行嗎?有點出息行吧?
每次看日文資料寫「提攜」,就覺得台灣好像東南亞國家....仍然活在別人的鼻孔線以下(日本文化的優越感,很喜歡對受到援助的落後國家寫「提攜」)
韓國雖惹人討厭,但是他們真的比較有志氣,台灣還得跟這種二流買貨,中國買別人的技術授權卻宣稱是自製,算三流國家。
可是台灣是九流.....唉....
<相關新聞出處>
妳要"國內廠商"花個上百億元開發然後喝西北風 + 全民買單?
自己開發完後公司打包, 5年/10年後這些"台灣之光"的零件那裡來, 誰要維修??
到時候難道還要再花150億去買日本貨?
沒有經濟效益的產業沒有必要花那種國家成本去追求成為世界第一.
我老爸是 IDF 經國號計畫的工程師, 我小時候就問他為什麼IDF的攔截能力比當時的F-16先進, 可是空軍還是要堅持買 F-16?
我老爸就說, 這種東西不是比規格而已, IDF 全世界只生產一百多架, 如果20年後突然需要作戰的時候是全球通用的F-16比較可靠還是已經斷料的IDF?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現況只是把錢拿給日本人去研發而已,這批採購已包含車型的「研發」預算
我想強調,這件事可以自己嘗試做,台車不要只想安穩賺組裝的錢
不過日方用語很友善,我所指的「提攜」是向來的台日技術交流關係而論(矮人一截),並沒有出現在本事件的日文新聞稿裡面
日本車輛新聞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