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在馬祖-馬港村、馬祖境天后宮與媽祖宗教文化園區

大家都知道"馬祖"這個地方,但,有多少人知道這個地方為什麼被叫做"馬祖"?
原因來自這樣的傳說:
話說當年林默娘投海救父後,遺體飄流到南竿塘小島上的一個澳口,
被當地民眾發現後,感念默娘的孝心,為其厚葬立廟。
因此,埋葬立廟的澳口就被後人稱作媽祖港,轉音為"馬祖港"、"馬港"。
而南竿塘這座小島,也就被稱作"馬祖島"。
當年厚葬的小廟,就是今日的馬祖境天后宮。

馬祖境天后宮,規模並不如臺灣各地媽祖廟的規模,
但它就立在當年媽祖下葬升天的靈穴上,代表性意義遠大於建築的規模。
而當地政府與民眾為了表達對媽祖信仰的虔誠,花費近十年時間,在馬港村旁的山上打造這座高28.8公尺的巨神像,
而神像前有座如巨船的觀景台,整體有媽祖領航乘風破浪航向遠方的意味。
黃昏時來到馬港村,除了體驗當地人對媽祖信仰的虔誠外,也是一處欣賞夕陽的好地點。

沿著南竿中央大道前行,見到"實踐三民主義"標語,以及遠方山頂的巨神像,就知道馬港村到了。


這座馬祖劍碑可說是馬港村最著名的地標,來到馬港村不幫它拍張照片,要怎麼說自己來過這裡。


由於時近黃昏,因此先驅車爬上馬港村旁的小山,到媽祖神像旁找地方看夕陽。
巨神像前的觀景平台造型就像艘大船,意味著由媽祖領航乘風破浪。


從觀景平台側面欣賞媽祖巨神像,微微向前傾的神像,猶如持續前進中一般,很壯觀。


由觀景平台向西方看去的海景。汪洋大海,由媽祖領航前進,帶領正確的方向。


從觀景平台可以看到南竿最西邊的村落-四維村,舊名西尾村。


很可惜的是西方雲層厚,此時太陽雖尚未下山,但已經被雲層所遮蔽,見不到太陽下山。


細看巨神像的容顏,剛毅而慈悲。


媽祖巨神像的正面。在夜間,園區設置隨時間變換顏色的光束,為巨神像粧點。


從觀景平台上往另一方向看,會見到馬港村澳口。
馬港村基本上是個軍用港口,目前還有少數軍用登陸艇停泊。


由觀景平台遠眺天后宮。夜間的馬港天后宮多了燈光的裝飾,顯得貴氣許多。


即然看不到夕陽下山,那就欣賞七彩炫爛的夕陽餘暉,也不錯啦!


夕陽西下時,在巨神像下方仰望巨神像,才能感受到它的巨大。


以夕陽餘暉為背景,如同剪影般的巨神像。


回到馬港村裡遠望神像,以及前方的船型觀景平台,
就會有種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感受,這應該就是媽祖文化園區所要傳達給人們的意涵。


在馬港天后宮前的夕陽餘暉及一彎明月。


馬祖境天后宮中,當年安葬媽祖的靈穴所在,據說媽祖就是在這裡得道昇天。目前這裡僅是衣冠塚,靈體已被迎回湄洲。


馬祖境天后宮前的龍柱特寫。
和馬祖其他村落的天后宮比較起來,馬祖境天后宮不僅是規模最大,建築也最為精緻,從廟前成列的龍柱可見一斑。

馬祖境天后宮的正面夜景。
馬祖境天后宮和馬祖其他村落天后宮的建築樣式有很大的不同,為宮殿式建築,
整體莊嚴,並且結合兩岸三地工匠共同完成,雕樑畫棟、精緻堂皇。


夜幕低垂,不同顏色的燈光投射在巨神像上,給人帶來不同的感覺。


馬祖境天后宮的山門。馬祖境天后宮是面海的,因此可能由於地形的關係,山門並不在寺廟的中央軸線上,而設於廟埕的一側。
媽祖在馬祖-馬港村、馬祖境天后宮與媽祖宗教文化園區 5
地址: 媽祖宗教文化園區
營業時間: 8:30 ~ 21:30
2017-06-25 0:54 發佈
內文搜尋
X
景點說明
  • 媽祖在馬祖-馬港村、馬祖境天后宮與媽祖宗教文化園區 5
    地址: 媽祖宗教文化園區
    營業時間: 8:30 ~ 21:30
    電話:
    無線網路: 尚未提供
    網站: 立即前往
景點體驗評分
媽祖在馬祖-馬港村、馬祖境天后宮與媽祖宗教文化園區
名稱: 媽祖在馬祖-馬港村、馬祖境天后宮與媽祖宗教文化園區
地址: 媽祖宗教文化園區
體驗評分: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