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行程:
15:00到達南竿-15:15:馬祖民俗文物館-15:45八八坑道-16:15神農山莊CHECK IN-16:45馬港-17:00馬港天后宮-17:30津沙游泳

從北竿返回南竿.
馬祖民俗文物館:


八八坑道:


馬祖民俗文物館及八八坑道,其實只要利用小小時間逛逛即可,當然在這中途還有去馬祖酒廠........
雖然在馬祖酒廠大伙兒試喝快一瓶的陳高,不過卻半瓶酒也沒買......
因為比價過,外面好像比較便宜????
而參觀過八八坑道,印象中應該是高梁酒,怎麼看到的都是老酒???
不過馬祖老酒冬天用溫的'夏天用冰的,還真是好喝!!!!!
馬港:


南竿馬港是馬祖的象徵,更是馬祖的由來.
馬港原名媽祖港,不用懷疑就是媽祖落海遇難後靈體漂流到的地方,後來由此地地方人士收殮入葬羽化成仙.
當然啦,以上為馬港天后宮的說法.
媽祖的由來
馬港的街道:


馬港是我蠻懷念的地方,因為這邊有個莒光辦事處,每次出港洽公完就會到這邊報到投宿,然後就到馬港街上閒逛渡日.
有一陣子莒光辦事處竟變成靖盧(遣送大陸妹的地方),那時候我們真是苦不堪言,辦完公事後就變成無家可歸的難民,我還記得有一次到了晚上七點多還找不到地方睡,只好找同梯的碉堡借睡一宿.
說到莒光辦事處,還讓我想起新兵訓練完在關西訓練中心抽籤抽到90663時,我就看到我們新兵連上班長們那很想笑又快忍不住的表情,我就知道完了~"金馬獎"...........
後來確切知道是193師馬祖南竿司令部,第二天分發時我們新兵連全班還送我到車站,幫我加油!至今我還記得他們跟著火車跑手握拳頭加油的樣子.
到了韋昌嶺等了兩個月的船,馬祖是什麼鳥地方誰知道啊??我爸媽每星期都會來韋昌嶺看我,尤其是我爸爸每次一到韋昌嶺都會去探訪軍情跟我回報說:[馬祖有五個主要島嶼`最大島是南竿];[聽說還有個莒光,聽都沒聽過,台灣誰聽過那個鳥地方,尤其是東莒.....聽說是最小島];[你是抽中南竿,不會那麼倒楣去到莒光的]................
好不容易開船了...連開三艘交通船(524;525;520應該吧?),載了我們這好幾梯的菜鳥...........碼頭上有同梯的女朋友,長髮穿著白色洋裝站在碼頭纜線柱上揮舞著白色的手帕送別(靠~~那一幕實在是動容...愛情真偉大),雖然後來在新兵隊碰上,得知他一個月後即慘遭兵變,不過我還是依然記得.
註:[兵變]在我們連上是大家都很習慣的事.那時馬祖跟台灣沒有電話連線,與家人或女友連繫惟有靠一個月三航次的信件往返.那時未破冬前,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伏地挺身跟交互蹲跳,筆都握不住'床都爬不上怎麼寫信?雖然一開始每航次都有十幾封的信,但是隨著當兵日子的增加,信件卻相反的減少..........尤其是破冬後才發覺到為何當初發信時學長們都一轉頭拿著泡麵走掉,原來一到破冬似乎全部陣亡,發信跟我們是不相竿的事.
到了馬祖南竿,先在碼頭選兵.我們就跟現在外籍新娘一樣蹲在碼頭供人挑選,選完了沒人要'被整批送到砲指部分發,又再抽一次籤,手又再賤一次抽中636營.營部的帶兵參一就把我們十幾個衰人帶到莒光辦事處投宿說:[早點睡!明天一大早還要坐船],靠~~~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我們636營是南竿砲指部支援莒光指揮部的砲兵營,也就是冥冥之中被我老爸說中該去的地方............
馬港港口:


馬港天后宮:



馬港天后宮相傳是媽祖靈體葬身之地,因此是馬祖當地的信仰中心,也流傳不少的傳說.而現在廟的本體,聽說是在民國五十二年阿兵哥在馬港清運等船隻往返載貨時,躲進媽祖廟休息,結果抽煙不慎將大部份廟給燒掉,而在那時由軍方改建至今....
詳此碑:

入口的石獅:



階梯的盤龍:

天后宮的外觀:






歷代建廟的碑文:


天后宮內的雕刻:


虔誠恭敬膜拜媽祖靈棺:



據說以前媽祖靈棺是放在神桌下面,而當時的廟方對此也是低調沉默,因此對此說法我們當兵時聽都沒聽過.但隨著馬祖的開放觀光及馬港天后宮媽祖的指示,才將此靈棺展示出來並爭取與大陸湄洲媽祖天后宮的地位.
雲台山:



游泳嘍~~這時整個津沙海灘都是我們的....哈





游完在旁邊的商店喝了幾杯冰涼的私釀老酒....真的好爽~~
害我們每人買了一大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