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嶼
是大金門島西側的一個迷你小島,
在以前是國防軍事上守備的前哨站,
建功嶼很小而且蓋了一座碉堡之後也容不下其他的建築了,
在抗戰時代, 50、60名官兵就擠在這個碉堡中,
駐守在這個孤懸於海中的小島上隨時警戒;
直到金門戰地任務卸除,建功嶼這兩年終於開放觀光,
遊客才有機會走入這個完全為了戰爭而建設的小島。 [文取自ETtoday.com]
建功嶼真的是一個很有特色的景點, 主要是因為金門的潮差非常大,
才造成出如此的景點; 但因為不適合大量的觀光團前往,
所以平日是小眾的觀光景點, 可以體驗這世界少見的特殊軍事設施,
退潮時走過步道, 還有會如聖經中, 耶穌將紅海分成兩半的海底步道~
要登島的時間, 只有在完全退潮狀態的前後半小時內,
步道的長度約500公尺~ 不用門票, 不用預約申請
如果有計畫登島, 要事先查好潮夕時間, 以方便安排時間
如果需要詢問潮夕時間, 可以親自到金門氣象站索取潮夕時間表, 或去電詢問
(金門氣象站 金門縣金城鎮金水里西海路一段250號 Tel:082-373357)
建功嶼的入口處也有提供大約的潮夕時間, 但氣象局提供的是精細到幾分幾秒的時間表!
登島要注意時間點, 不然整條步道在海水開始漲潮的時間就會被淹沒!!
大約要再經過12小時後才會退潮, 步道才會再次重現

建功嶼的入口處, 因地處丘陵所以先得走到海岸線, 才能連結到海底步道

海底步道前的指示標

從大金門海岸向建功嶼遠望
(在非退潮時間, 整修步道是全部都會被海水給淹沒的)

島上入口處, 也是最重要的精神指標



建功嶼旁的海灘, 在退潮後可以看到一大片的石蚵田, 通常退潮時間也會有人去採收,
不建議遊客自行前往, 因為該海灘每日平均有近20小時是在海水線下,
外人很容易因為不熟地形, 而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