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公本島系統,以馬公市為中心,包括了馬公本島、中屯、白沙、西嶼這四座大島所組成。
熱門景點:天后宮、西嶼西臺、漁翁島燈塔、跨海大橋、通梁古榕、風櫃洞、隘門沙灘......
我卻愛上私密景點:篤行十村(張雨生故事館、潘安邦紀念館),為澎湖之旅畫下圓滿句點。
上午,我去了隘門沙灘、跨海大橋、通梁古榕,就折返回馬公市,參訪天后宮和中央老街。
傍晚五點船班回臺灣,提早一小時報到,還要採購伴手禮,所以,下午行程只在馬公市區。
家人想去張雨生紀念館,卻沒有出現在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製印的《澎湖觀光地圖》裡?
依稀記得它的位置大概在觀音亭西瀛虹橋附近,吃完〔阿豹香腸攤〕後,任憑直覺探路囉!
騎啊騎,居然晃到了一座保存完整、饒富興味的眷村?這是什麼地方呀?地圖沒有介紹啊?
這不知名眷村呈現的寧靜氛圍,與車水馬龍的馬公市區,恰成強烈對比,可我就是好喜歡!
炎炎夏日,澎湖總是如此好藍的天空。灰白質樸的眷村屋舍,靜靜訴說著曾經的流金歲月。
細細閱讀介紹解說牌以後,我才知道:這座眷村竟是臺灣最早、最古老的眷村:篤行十村。
日治時期,在此設立了澎湖島要塞司令部和澎湖島重砲兵大隊的官舍群,屋舍有濃濃和風。
篤行十村跨越了清朝、日治時期及民國三個階段,屋舍風格除了日式,也有洋式及閩南式。
國民政府遷臺後,在篤行十村的眷戶多為官階較高的軍官眷屬,因而,又稱「將校眷村」。
眷村居民常在樹蔭下的這片醞釀廣場聊天聚會。景物依舊,人去樓空,只剩遊客匆匆過......
有些屋舍禁不住經年累月的日曬雨淋,有些破落了,有些斑駁了,卻更有另一番質樸之美。
刻意尋覓的張雨生故事館,原來就隱身在這座篤行十村裡呢!呵呵~
張雨生,澎湖人。西元2009年,縣政府把眷村內的張雨生故居整修完成了張雨生故事館。
館內完整記錄張雨生從求學到走入演藝圈的成長軌跡,耳際更不時傳來張雨生的清亮嗓音。
也是出生於篤行十村的潘安邦,出道比張雨生早幾年,兩人唱歌風格迥異,各有死忠粉絲。
柔情歌聲的潘安邦,成名曲《外婆的澎湖灣》陪伴四、五年級生走過純真美好的民歌年代。
離開篤行十村,往金龜頭砲台方向的路邊,誤打誤撞,撞見了可遠眺西瀛虹橋的私房景點。
詳細圖文,請參閱→→ 澎湖旅遊 ∥ 篤行十村、張雨生故事館、潘安邦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