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平山莊中央階梯拾級而上,兩側紫葉槭、台灣紅榨槭夾道形成火紅色隧道,階梯高處原是日本人祭祀天照大神的神社,後改為祭拜鄭成功的鎮安宮。原始森林步道從此開始,進入霧林帶的針闊葉混合林,環境冷涼潮濕,林中盤根錯節,樹幹與樹枝佈滿苔蘚植物,形成微型的苔林環境。而檜木林帶的特色除了擁有雲霧、雲海的景緻之外,翠峰湖即是太平山霧林帶環境所形成的高山湖泊,加上巨大的枯死老樹頭上的「雙代木」,足以證明這裡曾經是紅檜、扁柏的原始林,被伐採利用後,闊葉樹種逐漸出現,有高大的台灣杜鵑、昆欄樹、殼斗科及灌叢植物,林下蕨類植物尤以膜蕨科為代表。原始森林步道上方接到海拔約2,200公尺的鐵杉林步道,老爺爺級的鐵杉,樹幹蒼勁高聳,枝椏橫生,硬中帶柔,一般生長在海拔2,500~3,000公尺的溫帶林,這裡應該是它生長的最下限,雲霧裡更顯其蒼勁古樸,值得到此一訪。


家住交流道下,每當要去宜蘭,絕對會在交流道塞到不要不要的,一個小時後才能順利上高速公路…讓我坐車前都不敢喝水阿...
然後再開了很久的車我終於到了啊…開心

在這中間我們半小時前有經過鳩之澤,然後是一定要泡個溫泉消除疲勞的啊
先來說說鳩之澤的由來
從土場上行約4公里即可到達海拔520公尺的鳩之澤,多望溪穿越其中形成澤地,據說以前每天清晨都有成千上萬鳩鴿群聚於此而命名。過了鳩澤橋進入蓊鬱的森林自然步道,這一帶屬於高溫潮濕的亞熱帶下坡型森林,在台灣雅楠、大葉楠、九丁榕等樹種組成的次生林中,大樹上「蕨」客三千,熱鬧極了。假鱗毛蕨、帶狀瓶爾小草、福氏石松、松葉蕨,安美雙蓋蕨、真蕨等各式各樣的蕨類在各自喜好的環境裡自在地生長。一叢叢巨大的山蘇花,像似史前巨獸的巢穴般群聚在枝條上;樹蕨類的台灣桫欏挺拔高聳,在這裡筆筒樹反而成了弱勢,完全不如台灣桫欏來的「蕨」多勢眾。觀景平台上有風衝現象,周圍林相屬於亞熱帶山脊型森林,鱗葉陰石蕨及落鱗鱗毛蕨則是適應風衝環境的代表性蕨類。
這價格說貴也不貴說便宜也不便宜,但還是可接受的範圍內


湯屋裡面空間很大

再來來到太平山櫻花觀雲棧道

路邊警察局

露營車


既然來了,一定要到翠峰湖走一走
【翠峰湖】
翠峰湖是全台最大的高山湖泊,海拔1,840公尺,為一高山湖泊。其生態體系有別於一般湖泊。水源是附近山區雨水匯集而成,而本區雨季九月至十一月僅三個月,湖面最寬達25公頃。因湖的東側有頁岩滲水層,湖水不易蓄滿,乾季水位降低,水位差4公尺左右,露出大片水草地。湖周圍1,850公尺以下草生地,主要植物為燈心草;鴛鴦是本區最珍貴的鳥類,湖的北半部有水鴨活動。湖東邊為白木林景觀,湖南邊為檜木原始林,晨曦霧氣瀰漫,日出彩霞萬千,晴日山林倒影,偶有自湖面升起縹緲水氣,夢幻景緻,宛如置身仙境。。


很可惜我們上來的時候沒有什麼水了…

太平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午餐時,我們品嚐了當地特色美食,美味的山間料理讓人回味無窮。下午我們參與了導覽活動,了解太平山的歷史和生態,導遊的講解生動有趣,讓我對這片山區更有深入的了解。
夜晚,我們入住了一家寧靜的山間民宿,星空璀璨、清冷的夜風,讓人沉浸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第二天一早,我們登上山巔,眺望遼闊的山脈和平靜的湖泊,這景色簡直是一幅天然的畫卷。
整體而言,太平山的二日遊是一段充實而難忘的經歷。從晨曦到星夜,每一刻都彷彿散發出大自然的韻味,讓我深深感受到生命的豐富與美好。
最後祝大家龍年行大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