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活的快速步調,與過多的加工飲食,在水泥叢林裡的都市人,是否已忘記原野、田園與自然食物。這次在中華三菱的勵青活動下,有機會一返純樸年代,前往IYouAma游阿媽藝站,體驗在地食材與古厝文化。
二、到達

▲跟著導航前往游阿媽藝站,途中經過不少小路,總覺得導航在騙人,真的是都市待太久了,純樸的地方總是比較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到達,游阿媽藝站沒有光鮮招牌,只有一個再利用的黑板,寫出它的內含,音樂、文創、農旅。

▲古厝當然是要用磚瓦製造,才是MIT,可以看到游阿媽藝站真的非常有歷史。

▲這也是成名的原因之一,牆上塗鴉,代表的正是游阿媽與返鄉人主辦人---仙女。

▲雖沒有開闊的迎賓大道,但是排列有秩的花㿽,代替主人的列隊觀迎。

▲涼亭、枯樹,真是茶餘飯後,聊是非的好所在。
三、古厝

▲一進古厝,所然古色古香,再次強調,這邊很多傢俱都是回收再組,除了歷史外,也告訴了現代人,資源可用之處真的太多了。

▲很少看到的太師椅正放在炕上,或許台灣用不到炕,代表著農村的歷史。

▲說明了游阿媽藝站的由來,主人是仙女,地點是番刈田(這是指當初漢人與平埔族交易的經過,類似大盤商轉中盤商)

▲為何叫游阿媽呢,當然是是游,可是早期的游是中間是才字,不是方字,現在已經打不出這個古字了。

▲這是現代與農村的結合,也就是廚房啦。

▲在地的食物與材料,編織出多樣的小食與小物,供人紀念與享用,而中間照片正是游阿媽,因為到訪時仍在午睡,無緣盧山真面目了。

▲人偶是用回收的材料作成,而用來創作音樂的吉他也是。仔細看,吉他上的弦可是不同的線,真環保。

▲這是客廳,非常有古意。

▲諸多的擺飾也是手工製作而成,當然也有機會帶回作紀念。

▲古老的門與綠意的窗外,顯示著悠閒的生活。
四、美食

▲多樣在地的食材,連豬肉都是自家養的,只有雞是外買,譜出簡單卻實在的一餐。

▲特制的米糠牛奶,營養又健康。

▲旁邊用日式醃製的小菜,清爽美味又健康。

▲這是想當然耳的,杯盤狼藉,全部掃光光。
五、農旅

▲吃飽喝足當然要起身動一下了,這次導覽的可是會台、日、英語,遊走澳、日的有為青年。

▲仙女就是戴斗笠的那位,看來還沒用真面目。

▲首先來看到屋上懸嬰兒床,早期的小孩可是高高在上的。

▲曬米的地方,大稻埕,這可不是電影。

▲農村小徑,走起來也如時光遂道。

▲很難看到到人工雙槽洗衣場。

▲時光裂縫,中間的的牌坊可是10幾世代前的,而二旁則是現在建築,二相融合,別有意境。

▲保家安村的石敢當(石頭神),現代仍有祭祀。

▲歷史的痕跡,最左是日式磚造、中間是現代磚造、右邊則是早期磚造。

▲有歷史的石橋,讓人遙想當年的漢族與原住民的交易。

▲有河,有交易,那一定有碼頭阿,沒錯,可是目前淹沒在草叢間,未來會讓它再現的。
六、音樂

▲仙女是歌手兼詞曲創作,自彈自唱,在地的歌,讓人魂牽夢縈。
七、文創

▲新成立的教育館,這次要親手製作手抄紙。

▲利用地上的小草與癈紙,用果汁機攪拌後即可成原漿。

▲利用模具將紙漿慢慢拿起。

▲想要什麼東西出現在手抄紙上都可以,這次是作小草。

▲將紙漿放上平面模板。

▲把水份用布吸乾。

▲手抄紙成型。

▲當然還是要曬乾後才能使用。

▲放在三菱的引擎蓋上,可能會有加速效果。

▲畢竟時間短暫,仍無法完全曬乾,只好用相機留下我的第一張手抄紙。
七、賦歸
短短的幾個小時,仍無法完全將游阿媽藝站完全遊遍,而且游阿媽藝站目前仍持續成長,未來可能會有小豬加入、碼頭露出、甚至可以划船體驗,有興趣的古厝文化的人,真的還滿值得一遊,而且含餐食,每人收費200元,算是CP值很高的體驗之旅,別忘了要事先預約。
詳情可參考下列連結:http://www.facebook.com/iyouama
「《小惡魔挺勵青踩點活動》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