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旅遊】慢遊在光大巷與楊士芳紀念林園

慢遊《光大巷》,俯拾皆是歷史吉光片羽;《楊士芳紀念林園》鬧中取靜,綠意沁心涼。


走進《碧霞宮》(岳武穆王廟),更能發思古之幽情,遙想當年岳飛的盡忠報國與浩然正氣。


蘭陽城垣不復見,長巷曲徑藏乾坤。許自己一次宜蘭人文輕旅行,優雅漫步歷史扉頁間。 



 


日治時期,進士楊士芳、舉人李望洋等人,募款購地建造奉祀岳武穆王的《碧霞宮》。


建廟後,採取少見的「門生制」,不僅開課宣講教化人心,也會賑災救濟,造福鄉里。



 


《碧霞宮》沒有喧鬧香客,沒有華麗雕飾,但我喜歡這樣靜穆典雅的《碧霞宮》。



 


楊士芳,清朝宜蘭第一位也是唯一中舉的進士,熱心推動地方教育,創建孔廟與書院。


2004年,為了感念他開啟蘭陽文風,宜蘭縣政府興建了《楊士芳紀念林園》。



 


以層層土丘疊石及外圍竹林為意象,引領我們墜入二百年前,揣想宜蘭城的舊城風情。



 


這座紀念林園,面積不大,卻是小巧玲瓏,處處綠意盎然,曾經榮獲全國優良綠建築獎。


小孩盡興玩耍,大人散心閒聊,這是一處可以解放心靈的人文空間,歡迎您也來尋幽探奇。









   

 


紀念林園對面,緊鄰台電公司營業處而建的巷子,正是《光大巷》。



 


佇立巷口的木刻社區地圖,古樸又吸睛。就讓我們在百工雲集的《鄂王社區》開心迷路吧!



 


北京故宮典藏了描繪京城繁華的《清明上河圖》,咱宜蘭的磚雕版,更富鄉野趣味!



 


和磚雕版《清明上河圖》相比,我更愛這幅《西勢大溪水文圖》。(ps:西勢大溪=宜蘭河)



  


140年以上歷史的《潘宅》,屋體家具保存完整,深具歷史價值,是《光大巷》必訪景點。



 


歷經風吹雨打,百年木造古厝依然屹立不搖。


 



 


循著《潘宅》牆邊小徑,繞到宅院後方,就能見到這口至少有200年歷史的《潘宅古井》。



 


深達三丈、終年水位四尺的古井,時至今日,仍然可以如常打水,怎不令人嘖嘖稱奇?









   

 


這道灰灰牆面,看似毫不起眼,走近一瞧,竟驚喜發現這一片片石刻是各行各業的縮影。



 


來宜蘭,旅遊,不該只是來去匆匆趕行程。


下回,想不想來《光大巷》這兒,舒緩腳步,許自己一次慢遊懷舊的人文輕旅行呢?



 


 


詳細圖文→→ 【宜蘭旅遊】慢遊在光大巷與楊士芳紀念林園


 


 

2014-06-25 9:01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