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結穀倉稻農文化館分為三進,第一進是原本穀倉人員辦公的地方,現在變成餐廳,第二進和第三進則是存放稻穀與輸送的地方,也就是目前展示的空間。餐廳當然就晚點再來,先從穀倉區逛起...

穀倉原本有10個儲存區,第一個用來演示原本穀倉儲存的樣貌,其他的就用來介紹宜蘭在地的稻米文化與知識,還有影片告訴大家這個二結穀倉的建築特色與重建過程...

跟著地板下玻璃隔著的輸送帶,來到了第三進,這裡是當初用來把稻米從1樓送到2樓再倒入的穀倉的機器,保留了大致的原貌,不過還在機器下方放了一些不相干的東西,呵!感覺怪怪的。從這裡的樓梯往上走,上方還有稻米分類的機器,不過少了解說,只看告示牌,其實也不太知道原理。

回到穀倉上方看看展示的農具,這區本來是用來傾倒稻米與巡示穀倉情況的,除了農具外,也可以欣賞一下日式建築的環保特色,據說是棟「會呼吸的建築」,有很好的通風效果...

逛完後走出穀倉區,這個緊靠著二結車站的地方像個小小的公園,用了很多木頭人來展示當年搬運稻米的情況,還有二節火車廂,一節是廚房、一節原來是廁所。看到這廁所就讓我想起來自己還沒吃午餐,沒什麼可以「貢獻」給它,走回餐廳點了蠻不錯的套餐,開心結束這趟行程...
完整圖文版→http://qiduclub.blogspot.tw/2012/09/blog-post_21.html
MyBlog→Qidu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