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蘇花豈能成為不歸路?


kyo3688x wrote:
環境與人相較.的確是該犧牲一些環境而確保生命安全...(恕刪)


那請問為什麼不是犧牲一些人的便利性而確保環境?

假設目前已經有了像雪隧一般的蘇花高,有誰能保證就不會出事?

如果一樣會出事,一個是要破壞環境,一個是不用破壞環境,那哪個損失比較小?

昨天看旅遊頻道中的一位歐洲富豪在英國買了一塊地種了約1萬2千棵樹木,花了幾千萬歐元,未來他還會繼續增加數目的數量跟投入的金額,原因只是因為他覺得政府在環境保護這一塊作的不夠好

目前因為天氣的極劇異變讓先進國家紛紛投入環境保護,環境重建這一塊
沒想到在台灣還是有人為了自己而願意破壞大自然的環境...
我不是任何的專業人士

所以我並不是很清楚蘇花高真正的路線及蘇花改的路線
是否有需要建蘇花高我不是很贊成
到是支持在現有的道路上補強或部份路段改道
建立預警制度

花一大筆錢建一條蘇花高是否就可以改變現有的狀況?
還是個未知數?
當然或許會改善
當年雪山隧道政府也認為容易開通
雖然後來還是開通了
但是中間耗費掉多少時間金錢?
犧牲多少人?
開通雪山隧道也改變了山裡水路的流向
原先水的流向改變了
假設原先應該流向宜蘭的水沒有了
會對宜蘭造成什麼影響
當初的專家學者有預期到嗎?
開通雪山隧道後,後面是否就真的沒問題了嗎?
雪山隧道可以永久安全嗎?
恐怕沒人敢保證對吧

我們真的對我們的山有真正的了解嗎?
所謂的專家對山的地形及地質真的有了解嗎?
看的到摸的到的或許了解
但是更裡面的地形及地質知道多少?
恐怕是0
不然當初雪山隧道也不會遇到這麼多困難
打敗一堆國內外專家及工程團隊

網友們是否還記得谷關到德基水庫路段
這條路從921之後就一直不穩固
無法通行
山有那裡容易了解嗎?


但是我知道台灣的山路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崩塌
從北橫,中橫,新中橫,阿里山南橫到南迴公路
天天都有落石
幸運一點的沒有傷人,人車可通行
運氣差一點的大石阻斷道路,人受小傷,人車受困

就像之前的北二高
及現在的蘇花公路

我們爬台灣的百岳偶爾經過合歡山
如果有走台14甲線上合歡山的網友
是否注意到路經常修補尤其是邊坡部份
經常出現裂縫
落石不斷
修修補補

是因為山是一直往邊坡方向滑動滑落山谷
台灣的造山運動每天持續

台灣人又喜歡在路開通後
在附近大興土木
開發森林
興建民宿
賣吃的等等什麼都有

政府也沒有配套措施
只要有錢賺就好
等到發生問題了在來推卸責任

找到一個可以更山共存的方案才正確
政府不要老是想討好特定的財團或特定團體
要用心思考怎麼樣做才是雙贏的




路過、跑過、走過 wrote:
目前因為天氣的極劇異變讓先進國家紛紛投入環境保護,環境重建這一塊

沒想到在台灣還是有人為了自己而願意破壞大自然的環境...



政客最愛用顯眼的大建設來招攬新聞和選票

例如:公路建設

思慮淺的台灣鄉民們真的很好拐騙




坦白說,這是很蠢的行為,而且我們大有為的政府四十年前在溪頭就幹過了,想要用人造林的林相去「還原」原生林的林相,根本就是緣木求魚,只會招來更多的災變,就像時下許多人玩 Carbon offset 坐飛機花錢買offset 去植樹一樣。守護自然、關心環境的心意是非常良善,但是對於環境生態和我們生存環境變化的評估,請還是「交給專業的來」,有人問,蓋了公路搞不好還是會出事,那為什麼要破壞環境? 這很顯然是缺乏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的觀念,真正的重點在於我們
1. 是不是有審慎且專業的評估吾人生存情境的需求,是不是有任何需求點與自然環境的外顯與潛在衝擊?
2. 是不是在環境策略評估的過程中先讓公眾能和專家有對話的空間,透過資訊的透明化,專家也能和laypeople 有充份的雙向溝通?畢竟這是他們的生存空間!
3. 最重要的一點,公眾是不是能信賴(Trust)評估的結果,並且讓各方能根據這個評估的結果思考各自最有利的措施?比如說,環團設想有條新公路最後評估結果是要蓋了,他們能信賴結果,並且思考該怎麼做才能協助減輕對自然生態的衝擊?(比如monitor 政府蓋一條真正符合新一代生態工法的道路)或者是在地人士發現經過評估後,一項工程的風險太高而能獲得對人自身的生活情境利益(包含保持永續發展的自然資源)太少,不如不蓋,那他們該怎麼因應(人要維持生存就得要有Plan B),這個 Trust 最重要,也最難達到,畢竟大家總是看到別人的缺失,看不到自己的盲點。

抱歉好像在上課,我盡量講的口語化了,無奈人在國外太久,連把中文打順都很吃力,只是這回事情真的讓我Shock 國內怎麼會搞成這樣,一個我出國前就在瞭解的評估案,繞了這麼久,竟然還是回到原點? 最後是這樣的收場?還有人說就算通過了高還是替案這些人都來不及用上,所以他們是必死的?? 沒有人會說一條路建了一定會安全,但是一定要有風評和環評的觀念,我們的需求是什麼?風險會有多高?環境有何影響?再回來想值不值得做?做了要有那些配套方案?不做又要怎麼因應?這樣真的有很複雜嗎?剛看完之前公布蘇花替的報告,我真替那些環評委員不值,因為我看真正的困難是去處理裏面那些政治上的口水、利益的糾葛、還有一些團體的執念吧?
我不曉得環評是怎麼樣
我管他是哪個團體在作梗
我不管這些人為的角力
我也不曉得工程方面的事情
我只想知道....
未來還要死多少人?
還有多少個家庭要家破人亡.....
想當殺人魔, 就去支持蘇花高吧~

殺人魔哪管妳環評不環評。


我只想問, 蘇花高的地基要建在哪裡?

蘇花高一建好,車流量更多,颱風一來.......我想東不只有一個行業會興盛,


殯葬業
各位說的"某宗教團體" 到底是哪間啊?
如果40年前的政府在溪頭的造林計劃,是個錯誤的決定
那是否代表目前政府所有的造林計劃,是個愚蠢的決定,會招來更大的災變
為什麼不見任何環境專業人士出面制止

如果砍樹不用植樹來保護森林
那地震跟大雨一來不是崩塌更厲害

版大你說你人在國外太久了
那不知道你對台灣的高山了解多少
你有親自去台灣的高山了解地質構造嗎?

你不知道台灣山區每天多多少少都有小坍塌嗎?
舉個例子
有空上清境看一下
民宿蓋一堆這是對的嗎?
建蘇花高真的是最好的唯一的嗎?








人類任何開發建設行為,對於生態環境皆有一定的破壞,這點是不用懷疑的,同時所有人皆必需認清這點事實

所謂專業,就是以現有工法技術,建造出符合需求,同時減少對生態環境的衝擊

對於蘇花新辟路線,個人極力反對,

唯有依現有路線重新建造,才能符合減少對環境衝擊的目標

然現有路線風化嚴重,若依目前國內工法實有難處

唯有採新技術,新工法才能做到
只是要一條安全快速回家的路

當南部民眾在抱怨南北發展失衡
哪東部民眾的聲音呢?
經濟發展要均衡
中科南科高雄
東部呢?
破壞環境這個大帽子
讓東部一直以來無法有一條安全快捷的路
大家知道嗎
東部的物價很多都比西部貴
只因交通運輸成本高

西部有南北高速公路兩條
和南北向快速道路
東西向高速公路四條
各縣市快速道路

好不容易宜蘭有一條了
但花蓮台東呢?

宜蘭是台北的後花園
花東是台灣的後花園
如果只因這個藉口
東部民眾必須忍受低度發展
民眾離鄉背井到外地工作

那我們要台灣的前花園
各縣市水庫通通拆除
各工業區拆除
發電廠也都拆除
西部只發展農業就好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台灣成為世界的後花園
大家回歸二百年前生活方式

激進的話大家都會說
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論點
但請大家多替別人想不要再自私了!

把家裡垃圾往外丟 垃圾場焚化爐在你家旁邊 你要嗎?

要出門開車
住一個舒適的家
穿好穿透氣的衣服 石化廠蓋在你家旁邊 你要嗎?

享受潔淨的用電設備 電廠蓋在你家旁邊 你要嗎?

號稱環保潔淨的太陽能發電
但生產這些太陽能設備製程會產生高汙染廢水
工廠蓋在你家旁邊 你要嗎?


不要把自己所得到的幸福
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






西部高速公路大塞車大家感受就很不好了!
那你麼知道花東民眾塞的時間更久路更遠
還得忍受彎曲的山路 車上暈車忍耐外
還得隨時注意可能崩落的山壁的壓力
甚至中斷無法通行
高速公路塞歸塞但還是會通
還有還多替代道路
那蘇花呢?

動不動就會管制的路
蘇花是一條很久遠的路
一百多年來不斷的修護
以前工法技術只能沿山壁修築
靠人定勝天的信念跟山乞求一條雙向道以便通行

現在修築隧道工法已進步
因該把山表面的道路還給自然
讓原本生長在這區域的動植物不再受到打擾
這才是減少破壞環境比較好的方法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