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來只知道淚灑關東橋、魂斷金六結跟血濺車輪埔~臺灣『地名』的由來三、 閩、客語時期地名(二)軍事活動地名...結:在宜蘭地區,墾首採結首制度向政府具結申領墾照後,合資合力從事墾荒,將各結首編號後為頭、一、二、三……,也劃分地段,其某結首或得分配之地,加以其編號稱呼。如:一結、中一結、二結、中二結、頂三結、下三結、頂五結、六結、金六結等。(資料來源:翰林文教)
嘉慶年間噶瑪蘭新開墾之地,因無特別具有資產或交通官府能力的人,所以是以合股的方式,由小經營者合力進行的墾首採結首制度(合數十個為一結,以曉事而資多者為之首,稱為小結首。合數十小結首中舉一富強有力、公正服眾者為之首,名曰大結首。)向政府具結申領墾照後,相互合資合力從事墾荒。待土地墾成後,將各結首編號為頭、一、二、三....畫分地段,以某結首獲得分配之地以其編號稱呼,後來在該地形成聚落時,便以其為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