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這個太平山土場檢查哨,在太平山林業鐵道尚在營運時,是林業鐵道平原段的終點,也就是說這裡原本是一個火車站,售票的地方就是原本的車站建築,現在都一樣在賣票,只不過以前是賣火車票,現在賣的是太平山森林遊樂區的門票。
土場檢查哨的建築原本是水泥磚造,但是為了配合後來所建的其他建築,在磚牆的外觀上鋪上了原木,讓售票亭看起來像是木造建築般。

土場檢查哨,因為要上山的遊客日益居多,原本只供給土場工作人員的廁所已經不敷使用,所以在售票亭旁,另外用原木興建了堪稱為郊外的五星級廁所。

這個廁所及旁邊的涼亭,在我以前到來的印象當中,是不存在的,現在已經是進出太平山,必定停留的地方,即使你不想上廁所也會停,因為你要在這買票才能上山咩。

我們只從外面的洗手臺,每一個都有獨立的鏡子和給皂器,並且有依照使用者的身高,給小朋友用的洗手台就設計的低一點,用的臉盆和水龍頭也是一等一的高級,堪稱五星級不是說說而已。

前面說了這麼多,相信這是絕大多數遊客,對土場檢查哨的印象,接下來這些照片,如果你只在土場買票上廁所的話,應該是從來沒見過。
在土場旁邊有個還蠻大的停車場,在停車場的邊緣,有放了一列太平山林業鐵路的小火車,總共有三節,第一節是蒸汽火車頭,中間是運材車,後面是客車,雖然只有短短三節,但是這三節火車可是以往太平山林業鐵道的縮影。

這是中間的運材車,請注意看一下,是由底下兩塊板車所組成,所以當你要運的木材比較長,中間的連結部份就可以拉長,反之亦然,但這運材車跟阿里山的比較起來,還是短很多,因此在日據時代,輸出到日本的檜木,作為一些神社的樑柱,幾乎都是以阿里山的為主,因為太平山林業鐵道曲率半徑比較小,車箱長度沒辦法作那麼長,因此運下山的木材都要間截短後才能運送。

運材車已經短了,當然客車的部份也比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要短,這木造車箱是以往營運的車箱保留到現在的,羅東林場的那幾節,是後來依照這台客車重新打造的,單邊窗戶只有六節,可以說是短的可愛。

裡面的座位就兩排,窄窄的,面對面坐下來的話,中間走道所剩無己,跟阿里山的客車比起來,不僅是短,也窄很多。

昔日太平山林業鐵道,就是從土場一路開往羅東林場,行駛在蘭陽溪旁,切進蘭陽平原,從這個角度看上去,彷彿往日情景重現。

旁邊的牌子上,有解說及幾張老照片,以前的太平山林業鐵道,大致上的運作就是如此。



太平山土場檢查哨,最進從阿里山森林鐵路,收回兩節舊車箱,擺在入口處旁,這兩節在阿里山行駛時叫做中興號,但是真正的名稱為中華號,這是林務局在同時期所引進的客車,只不過在太平山林業鐵路被颱風沖毀之後,這兩節車箱移交給阿里山森林鐵路繼續營運,但是當這幾節車箱功成身退之後,又回到了太平山的懷抱。
大家在去太平山森林遊樂區遊玩,下次再經過土場檢查哨,不仿多停留個 10分鐘,看看以往真正在太平山林業鐵道奔馳的幾列小火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