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跟我老婆這一次特地率領了大吃大喝團一同前往宜蘭,因為宜蘭有很多知名的肉羹店,雖然以前曾經有印象吃過,但是味道記憶已經忘的差不多了,加上現在我已經回家裡當學徒,在將來自己要創業以前,也要先來考察一下宜蘭的肉羹美食,這次宜蘭肉羹之旅,原本排定了有四家肉羹店,「北門蒜味肉羹」、「第一肉羹」、「羅東肉羹番」以及「林場肉羹」,但很可惜的是「羅東肉羹番」在我們去的當天休息,無緣品嚐到,但好在還有其他三家可以讓我們好好比較一下,究竟宜蘭的肉羹風味就竟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在做比較以前,先來跟大家聊聊,究竟什麼是肉羹呢?肉羹是台灣菜裡羹湯的代表作,所謂的「羹」就是勾芡過後的湯頭,而肉羹裡的肉則是豬肉搭配魚漿在川燙過後的肉品。看似各家肉羹都大同小異,但如果肉羹裡的豬肉部位以及湯頭的調製方式不同,就能產生出不同口感的肉羹湯;這次我們前往宜蘭品嚐了三家肉羹,幾乎每一家的肉羹口味都不盡相同。
那咱們就帶大家來一場肉羹PK賽吧!來看看究竟哪一家的肉羹比較好吃呢??

第一家首先就來造訪在宜蘭知名度算是最高的「北門蒜味肉羹」,為什麼說他知名度高?其實看照片就知道。


這是咱們當天中午前往用餐時的景象,店門口排滿的等待用餐的客人,而且更扯的是,「北門肉羹」可是有兩間店面,而且都有上下樓,幾乎都是客滿狀態,用餐的客人必須先去跟服務人員拿點餐號碼,然後用餐的人隨著叫號再入座。 一個肉羹店能夠賣成這樣,也真是不簡單了。

北門肉羹之所以這麼有名氣,這都要歸功於他們獨特的「蒜味」湯頭,這是其他的肉羹店吃不到的口味,不過當天天氣炎熱,咱們大吃大喝團在門口等了將近15分鐘,才等到叫號進去坐下來。

在等待的同時,我也很好奇的跑去另一家北門肉羹的店面,也是爆滿的狀態,而且客人似乎比我們剛剛那間還要多人,仔細的看了一下,原來這家才是總店,剛剛咱們去的那家應該是後來才又新開的一間。看來應該是為了消化更多的客人,才有這樣的考量。



在總店的門口,就可以看得到店員正在製作肉羹的過程,哇喔!這麼公開的製作呀?不怕一些有心人來盜取技術嗎? XD 不過說實在的,很多遊客在一旁觀看著這些店員一手一手的慢慢將肉羹丟入熱湯裡川燙,感覺有一種在看表演的fu,不過認真說起來,這樣在這麼公開的場合製作肉羹,似乎「衛生」條件做的不是很好。畢竟在人來人往的大馬路旁作肉羹,除了灰塵也有不少遊客的帶來的飛沫等等,這一點他們應該要考量進去才是。

經營了四五十年的北門蒜味肉羹,現在也是由第二代掌芍,雖然口味不變,但是在經營的方式應該也做了些許的調整,例如湯頭跟肉羹都可以透過冷凍宅配的方式,用小黑貓直接送到你家,讓你就算遠在高雄或是澎湖,也能平廠到宜蘭的道地美食;這一點我家的肉羹也有想做,只是目前還沒有多餘的空間跟人手在做這一方便的嘗試了,也許不久的將來是可以考慮看看這一個新的通路。

就在坐好定位四十分之後,咱們點的肉羹麵終於上桌啦!真是太感人了~但是不禁想要問,到底是人潮太多,還是動作太慢?為什麼製作的時間需要這麼長呢?北門蒜味肉羹其實餐點種類並不多,照理來說應該很快就能製作好,可是當時的所有客人幾乎都是等待半小時以上才用到餐(這一點如果是我家的客人,應該早就翻桌了!)
而且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當我們正在用餐時,北門的員工還會向外喊號:「請問30號的客人還在不在呀?不在嗎? 那31號客人呢?在唷!好~上菜!」
原來還是會有不少客人因為不耐久後而離開的,所以即使很多客人都點好餐點了,內場人員還是得在一次確認客人在不在才要出餐,在這樣的機制下,的確很容易造成出餐速度過於緩慢的情況了。


討論了這麼多營運的細節,接下來就要來看看究竟這一碗「蒜味肉羹」的神奇地方在哪呢?咱們四個人一共點了「肉羹麵」、「肉羹米粉」、以及一碗「肉羹湯」。先來看看這個湯頭材料,可以很明顯的看得出來,北門肉羹的湯裡頭有胡蘿菠絲還有竹筍跟一粒粒的蒜頭!
湯裡的肉羹也蠻不錯的!他們家的肉羹根據我老爸的說法,似乎沒有用"魚漿"這個東西,反倒是只用粉去裹,然後川燙後上來入湯。這樣的肉羹口感跟咱們在基隆吃得最大不同點,是肉羹本身比較有彈性,而且明顯吃得到肉質外頭裹粉後的口感,蠻不錯的!

在宜蘭的肉羹似乎都是這種濃稠型的,有些人愛有些人就不太喜歡,這種較濃稠的湯頭口感,喝起來比較像濃湯的感覺,湯頭的味道呢?說真的,只有滿滿的蒜味可以形容,一口喝下幾乎所有的吸血鬼都不敢靠近你了。不過雖然說都是蒜味,但是可以明顯敢覺得出,北門肉羹裡的蒜頭味道真的很特別,不會有一般那種"辛辣"的感覺,反倒是有種甜甜的蒜香,很特殊的口感跟味道。


北門肉羹的麵也是用油麵,跟我家的也是一樣,口感也不錯,米粉也是;麵條跟米粉在濃稠的湯裡,用筷子將麵條夾起時,湯汁都會附著再麵條上頭,這樣麵條跟米粉就會充滿了蒜香的味道,發揮出「濃稠湯頭」的特點了!

整體來說,北門蒜味肉羹的確是好吃!這也難怪外頭會有這麼多慕名而來的饕客,即使要等上一小時也無所謂。不過因為蒜頭本深的味道相當濃郁,也很刺激,以我的口味來看,北門肉羹比較像是"景點餐廳",而不是一般的"小吃點",這兩者的差別在於,「景點餐廳」是會久久吃一次的那種,而「小吃店」則是每天都會去吃的。由於當天是假日,所以客人這麼多是可想而知,但是我比較好奇的是,平日的客人,也是像假日一樣嗎?
肉羹美味度:★★★★☆
◆宜蘭市舊城北路141號
03-9324293


另外一提的是,因為附近可供停車的地方實在很少,加上前來嘗鮮的遊客又非常多,於是再店附近就會出現這種停車亂象也算是正常的!但是從地方滿滿的拖車粉筆痕跡來看,拖車業者應該也常來北門這裡光顧吧! (所以當天咱們把偶宜停在店門口對面,雖然一度有二樓的座位讓我們進去,但我們堅持要選擇一樓座位,好就近看管偶宜,別讓拖車業者有機可趁!)
p.s 有網友希望去宜蘭觀光千萬不要違規停車!我想我下次我選擇搭客運來去宜蘭



咱們大吃大喝團就在剛剛吃完了「北門蒜味肉羹」之後,就立刻轉個巷口,馬上就來到了第二間肉羹店「第一肉羹」。 據說第一肉羹已經是第二代還是第三代在經營了,在宜蘭也是歷史相當悠久的肉羹店。

第一肉羹的店面其實非常的不起眼,剛開始咱們尋找的時候還差點走過頭 @@ 因為他們家的招牌非常的小,而且招牌上頭的「第一」已經被風吹雨林的看不太清楚了。

第一肉羹的店面也不算大,大約可容納20個客人左右,從店外頭看進去可以發現,第一肉羹走得是比較傳統的路線,沒有太多的裝飾,簡簡單單的磁磚裝潢,感覺很像是30幾年前的老店小吃了。這跟我家的金龍肉羹約莫20年前的模樣很雷同呢!(原來我家的金龍肉羹店環境還是有update的呢!)

第一肉羹的餐點還算豐富了,除了有賣湯麵外,還有多加了「肉燥乾麵」系列的餐點,以及一些筍絲小菜。這跟剛剛的「北門肉羹」就不太相同;北門肉羹只有賣肉羹湯+麵,其他什麼都沒賣;但第一肉羹就走的比較小吃店的路線,不但有乾麵還有滷肉飯跟小菜。 咱們因為剛剛吃了北門肉羹,現在胃都還沒完全消化完 只好先點個肉羹湯+滷肉飯吃看看嚕!

首先上桌的是油豆腐跟滷肉飯!先撇開油豆腐不說(畢竟油豆腐都是批發的,口味大致也都差不多)不過第一肉羹的滷肉飯倒是不少遊客推薦的餐點之一,先看看白飯上頭的滷肉,一般常見的滷肉飯都是有很多肥肉推機而成的,但是第一肉羹的滷肉飯卻都是瘦肉,而且滷肉湯汁的味道也非常香,有別於市面上其他的滷肉飯。
試吃一口之後發現,他們家的滷肉飯不會油膩,反倒是有一種香氣,而且白米飯也非常彈Q,老闆應該是有選用較好的白米來搭配,這種清爽的滷肉飯的確很討喜呢!要不是剛剛已經吃了一碗北門肉羹,要不然我還真想再追加一碗。


接下來就來嚐嚐他們家的肉羹吧!從整晚肉羹湯裡發現,第一肉羹的湯頭跟我家的金龍肉羹很雷同,除了沒有太多的湯底食材外(只有筍絲),湯的勾芡也不會很濃,屬於清湯的肉羹類型。這一點剛好跟北門肉羹相反,清湯類型的肉羹比較爽口,而且味道也屬於比較清淡的類型,吃多也不會覺得過膩,肉羹的肉質的味道表現就比較普通一點了,因為也是沒有魚漿的包裹,但是肉質本身的彈性就沒有北門來的好,不曉得是在醃漬的過程不同還是在川燙的方式不一樣,在咀嚼的過程可以瞭解似乎北門肉羹的肉質表現比較優異一點。

從這裡滿桌的客人來看,其實第一肉羹的受歡迎度也不亞於超人氣得北門肉羹,而且清湯型的肉羹其實比較耐吃,即使每天都吃也不會太膩,反觀北門肉羹,如果真要每天都吃那種蒜味極重的的口味肉羹,還真會受不了呢!
肉羹美味度:★★★☆☆ 滷肉飯+★
◆宜蘭市西後街21號


吃過了「北門肉羹」跟「第一肉羹」之後,接下來就來到也算是超人氣之一的「林場肉羹」啦!據說林場肉羹從肉據時代就開使紅到現在,五十年的老店果然不同凡響。
林場肉羹店名的由來,其實顧名思義就是開在林場〈羅東林區管理處〉旁邊的肉羹店 ,老一輩宜蘭男性居民多數曾在太平山林場工作過,因為那是一個非常消耗體力的工作,林場肉羹的老闆為了要溫飽這些工人,於是就直接在林場旁邊開起了一間肉羹店,因為勾芡過的肉羹除了比較容易保溫外,也能補充消耗的熱量。 再加上當時的工人族群是比較有消費能力的一群,有能力可以吃些非正餐的點心,這樣互利之下,林場肉羹就成了工人口中的最佳美味,當伐木工業結束後成了羅東鎮民最愛的小吃店。


由於林場肉羹位於「羅東林業文化區」旁,所以附近的停車還算方便,除了有不少路邊停車格外,也有一些收費的停車場,來到這裡吃肉羹就比較不擔心遇到愛車被開單拖吊的麻煩了。不過咱們偶宜算是幸運,就在店門口剛好有一個車位停進去,很快的咱們做好定位準備來點餐囉。(柱子上的牌子看得出來,林場肉羹還真是媒體的最愛呀)


林場肉羹賣的東西也很簡單,跟「北門肉羹」差不多,都是只有湯麵的部份,沒有小菜也沒有乾麵可以選擇;而且當天咱們本來想吃看看肉羹粿仔條,但不曉得是客人太多還是備貨太少,當天除了肉羹湯外,就只有麵跟米粉可以選擇了!咱們也只好點碗米粉跟麵來嘗試看看囉。


比較令人驚豔的一點是,林場肉羹的客人數量應該不會輸給「北門肉羹」,但是林場肉羹得出餐速度卻是快上北門好幾倍,以咱們大吃大喝團點了四碗來說,在外帶跟內用都是滿滿的排隊人潮下,咱們還是可以在五分鐘之內就獲得所有的餐點,我很好奇的在一旁觀看他們的製作過程,也發現原來林場肉羹的店員的分工非常的細膩,除了有人煮麵、勺湯外,就連外帶部份都有分「包裝」跟「裝袋」的店員分工,可以看得出來每個人都非常忙碌,而且效率也非常之好,即使外帶有人一次點個五六碗,林場肉羹的店員也能在短短一兩分鐘內就打包完畢,整體的工作效率居然這四間店之冠呀!(就連我家的金龍肉羹都自嘆不如Orz)


肉羹美味度:★★★☆☆ 效率+★
宜蘭縣羅東鎮中正北路109號
總結
這次一共比較了四間肉羹店,說真的很難去說哪一家好吃、哪一家不好吃這樣的評論,畢竟口味這種東西見仁見智,你說好吃別人也不見得喜歡,所以要評論這四間店其實很難,不過以單肉羹的肉質表現的話「北門肉羹」的肉羹肉質表現我認為是最出色的!而「第一肉羹」則是他的特殊絞肉的滷肉飯讓人印象深刻!再來「林場肉羹」除了他們出餐效率超高外,湯頭的口味也是令人印象深刻。最後就是「金龍肉羹」,以清淡的湯頭擄獲客人的味蕾,招牌豬腳肉也是讓人吃過就難忘的味道。綜觀這四家肉羹店,每一家都有他自己的特色,所以如果你也像我們大吃大喝團這麼喜愛美食的話,下回去到宜蘭或是來到基隆也不忘來品嚐看看這些肉羹的湯頭美味吧!

「羅東肉羹番」是這次考察唯一沒有吃到的肉羹店呀!下回再造訪宜蘭一定要來去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