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玉里鎮赤科山 2019金針花季 (下)
9月7日星期六一早6點半從玉里市區騎兩輪的機車上赤科山,約12公里的山路到山頂就只我一台兩輪上山,一早的赤科山上雲多陰天,當天的目標就是前一天下雨而錯過的赤科三景之一千噸石龜...
前往千噸石龜的山路無法會車而無法開車前往,如要前往千噸石龜可將車子停放在天心茶園在步行約十分鐘可到達,或者跟我一樣騎兩輪的機車上去...
前往千噸石龜的山路旁有一處山坡開滿了大約8成的金針花,由於目標是千噸石龜,待回程再來賞花拍照...
抵達千噸石龜是早上約7點20分左右,可能還太早只有幾位遊客準備離開,還有一位大哥架起腳架使用專業相機在拍照...
千噸石龜其實是火山岩,從某幾個角度看就像是一隻石龜孤單的趴在半山腰,爬上千噸石龜上的視野也相當不錯,更是許多遊客來到此處必跟石龜拍照,而千噸石龜下方還有一棵赤科神木,從千噸石龜上面看下去這棵赤科樹看起來並不是很粗壯,怎麼會稱做赤科神木?很多遊客都有這個疑問,當你從千噸石龜旁的小路下去看這棵赤科神木在跟一旁的小赤科樹比較就知道答案了...
當天除了拍依然孤單趴在半山腰的千噸石龜,也爬上千噸石龜從上面拍赤科神木,當然也走一旁的小路下去拍一下粗壯的赤科神木,比較可惜的是千噸石龜旁的金針花開的不多...
千噸石龜其實到訪的遊客不多,主要還是需步行前往讓很多遊客懶的過去而錯過,建議有到赤科山的遊客既然都到了赤科山怎能錯過這處千噸石龜?就當作走山路運動...
拍完千噸石龜和赤科神木後回頭去拍前往千噸石龜山路旁山坡開滿了大約8成的金針花,抵達時發現在千噸石龜架起腳架使用專業相機在拍照的大哥也在此處拍照,我停好兩輪機車也開始拍照,再拍照時遇到同好話匣子就聊開了,這位大哥是從南投草屯安排兩天一夜坐火車到玉里後再租車到六十石山和赤科山拍照,聊天也知道這位大哥每年都會來拍照...
當天在聊天的過程中大哥提到當天他在六十石山想拍六十石山的雲海跟日出,但天氣不佳馬上轉往玉里赤科山拍照,第一站就是前往千噸石龜拍照,當然這處開滿8成以上金針花的山坡更是必拍...
之後我便跟他提到赤科山我常去拍照的私房景點,大哥聽過之後知道是沒去過的私房景點更想去拍照,於是在此處拍完照後由於大哥是走路過來這邊拍照,還要走回去,於是便請他上我的兩輪由我載他回去開車後跟著我走前往赤科山小瑞士,由於這處私房景點位於赤科山小瑞士對面山坡,開車上去不好會車,我請大哥將車停在赤科山小瑞士,由於赤科山小瑞士8點半才開放進入停車,大哥找路旁停好車後上我的兩輪前往這處私房景點拍照...
抵達後已有遊客在此拍婚照,大哥也對此私房景點很滿意,之前卻是一直錯過,於是便開始準備架腳架拍照,當然我也是開始到處拍...
赤科山小瑞士對面山坡這處密竟種有近20幾棵的水杉,大多數遊客都是從下方往上拍,建議一定要上來拍照,上來後還可發現原來水杉的後方還有一處山坡也開滿金針花,大約開了7成以上
我跟這位大哥在此停留很長的時間拍照,8點35分抵達,大哥拍到10點左右就先離開轉往他處拍照,我也拍照到10點半才離開,為何拍這麼久?漂亮新娘拍婚紗當然要多停留看美麗的新娘...

在經過赤科大道時(赤科黎明農場)看到旁邊的山坡開滿金針花,但無法上去拍照,只能在赤科大道旁下方拍照
昨天因天候不佳而錯過汪家古厝有名的屋頂曬金針,當天終於見到汪家古厝的屋頂曬金針..
在進入汪家古厝前的兩旁發現種植了高士佛澤蘭,8月開始正是盛開季節,剛好又是紫斑蝶喜愛的蜜源植物,吸引大群的紫斑蝶與藍斑蝶在附近翩翩飛舞...
之後的行程就是在前往昨天的幾個賞花名點,赤科山三景之一的大石三兄弟(三巨石)、汪家古厝、林家園等幾處補拍昨天因天候不佳而錯過的賞花拍照...
大約在中午12點40分左右就結束這次玉里赤科山的賞花拍照
後記
這次利用一下午一早上時間的赤科山賞花拍照,還是很多地方因花量不足無前往,赤科山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真要到處拍到處看一天也不夠...
建議想上玉里赤科山賞花拍照的遊客至少安排半天以上時間,因赤科山天氣一日多變,下午2點過後下雨機率很大,盡量在早上早一點上山...
一早的金針花剛開和接近中午半開和下午的全開遊客是很難注意和發現的...
當天也詢問赤科山的農場主人,到9月底花蓮兩大高山金針都還有花,還沒上山賞花的盡快安排時間去賞花,錯過要等明年...
至於吃的住的因吃住都是玉里自家,無法給推薦和建議,真要推薦就阿蓮麵店的玉里麵
因拍的照片很多,後續整理的照片會陸續蓋樓於SONY XZ2 拍照蓋大樓分享
以放上 20190906 花蓮玉里鎮赤科山林家園 2019金針花季4K影片2
20190907 花蓮玉里鎮赤科山千噸石龜旁山坡4K影片

































[url=https://flic.kr/p/2hdRV5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