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和軒看來應該是新開幕,網路上找不到評價
親友卻是讚譽有加
殊不知小弟離開家鄉十多年,每當回到花蓮心中念的總是美食的回憶
胃空間想裝載的食物早已有安排
早要吃德安街早點中午要吃和平街米苔目下午要吃米粉羹跟炒米粉
對於這種餐廳菜實在激不起我太大的慾望
畢竟都市裡餐廳多,再吃...滋味也大同小異
就帶著不期不待沒有傷害的心情去了飯局

新開店,內部相當的簡潔乾淨,沒有多餘的裝潢

為了之後的美食行程我抗拒了前幾道料理,自然也沒拍圖了
直到這道鹽水蝦上桌讓我眼睛一亮
這不是好久不見的劍蝦嗎?!?!

一般餐廳很少會去使用到的一種食材
第一不好保存
第二個頭小賣像不討喜(比甜蝦略大比沙蝦小)
但這蝦滋味是相當的濃厚,蝦身鮮甜且蝦頭帶膏
其蝦膏口感類似大閘蟹黃軟嫩鮮香帶甜味
不像甜蝦或是紅蟳那般硬實甘苦
您看看...這半截蝦膏是想逼死誰啊(還有半截在蝦頭內)

生魚片好吃,我吃不出是哪種白肉魚
不是常見的海勵紅甘其餘之類
爽口軟嫩,略帶油脂
吃過蝦子之後對這家加分不少開始追之前上過的菜系
可惜大多都被一掃而空,連照片都來不及拍
沒有留下照片紀錄真的算是一大敗筆,虧我平時還以美食吃貨自居
只能以當下有的盡量紀錄當作的紀念了
家常控肉,這道相當厲害

味道上偏中南部帶甜口味,且帶濃厚肉香
感覺只有蒜頭陪襯沒有其他的香料搶味(我特怕八角味,那味道太霸道對我來說是搶了主角的風采)
口感上肥瘦參半,肥而不膩,瘦而不柴
小弟高血脂多年,這種菜向來只能淺嚐
但當天夾個兩塊配上碗熱白飯,淋上一瓢滷汁
將肥肉部位往白飯上一壓,順帶瘦肉白飯扒上幾口
就嗑了兩碗飯...(第一次這麼痛恨自己完全沒有控制力)
您看他油量油亮的,我真的不是故意要破戒的

烤炸雙拼,標準以上

牛小排搭玫瑰鹽打點孜然同烤
上桌後不用沾任何調味就可以入口
熟度剛好,鹹香軟嫩,孜然香氣加分不少
炸透抽這就沒啥好說了
基本上只要新鮮炸起來就是鮮甜
只是我一直覺得拿新鮮貨去炸太可惜了
用烤的更能襯出食材新鮮的本質
藤心排骨湯,吃過的人應該不多

記得小時候老媽在黃昏市場擺攤賣麵線
隔壁一整排都是原住民的山產攤
自小跟著老媽耳濡目染對原住民食材也是一點都不陌生
但唯一怕苦的我就是藤心還是敬謝不敏
當天喝到時沒有小時回憶的那麼苦
如果沒撈到藤心我會以為是苦瓜湯
這麼多年了,我還是不愛苦味的食物
這道藤心排骨我說不出客觀的好不好吃
但卻是喝出了兒時的記憶
很可惜的有好些不錯的菜被清完了我才想到要拍照
特別是大家讚不絕口的梅醬雞,我才吃到一口就沒了
聽店家說MENU上的是基本,實際還是會以食材變化主打與私房菜
只好匆匆拍下MENU上的菜單當參考
下次回來花蓮再來這坐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