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我說,來到花蓮拍火車的這一天,拍的最爽的是在那個地點拍,拍到什麼火車,我絕對是回答在清水斷崖,拍到太魯閣號,而不是在花蓮臨港線拍到 CK124 。
上回帶台南社大的戶外教學活動,來到崇德的清水斷崖,天氣差到不行,整個清水斷崖淹沒在雲雨霧之中,完全看不到,這一天花蓮的天氣好,來到這一掃前一次的陰霾,雖然拍攝時間近中午,山上已經開始積雲了,但仍不減清水斷崖的丰采。
清水斷崖現在屬於是太魯閣國家公園所管轄,也是屬於中央山脈的一段,直切入海的山勢,也難怪開闢北迴鐵路的計劃,沒有辦法在日據時代就完成,連帶之後的蘇花公路,也是歷經了多年終於開通。
清水斷崖之美,是搭乘北迴鐵路的火車較無法欣賞到的,因為這段鐵路大多處於隧道內,反而從蘇花公路,甚至於搭乘賞鯨豚的遊艇,從公路上或海上去欣賞,才能看的出清水斷崖的壯麗。
要來到這拍清水斷崖,首先你一定要瞭解火車班次的運行時差,接著隨時注意自己的安全,這裡並不是有很良好的觀景臺一類的設施,拍攝的過程都身處於險境之中,如同清水斷崖的險峻,像是在告戒我們一般。
還沒到定點,對向的南下鐵路,來了一班 DR2800 的柴聯自強號,順手拍下這張海濱鐵道美景。

在這站定位之後,先瞭解到這個位置不會影響到火車的行駛,也不會讓自己被呼嘯而過的火車,產生的風壓掃出去後,就開始等火車了。
在對照好時刻表之後,下一班來到這的果然是太魯閣號,這張照片上有兩個太魯閣,一個是屬於 "太魯閣" 國家公園的清水斷崖,另一個是台鐵的 "太魯閣" 號列車。

即使是只有一段車尾,美景依舊是美景。

接著是北上的莒光號,這時拍超廣角大魄力寫真最佳時機了。

這班莒光號,後面掛著幾節東方美人號的車廂,應該是屬於回送的車廂吧。

橘色的柴電機車頭,胖覺得更適合眼前的美景,因為顏色對比的強烈感,更勝於太魯閣號。

在這等的最後一班是北上的 DR3000 柴聯自強號,照例,北上列車就是要拍超廣角大魄力寫真。

中午回到花蓮稍適休息後,傍晚胖搭火車回到蘇澳新站開車,不過大家可別以為胖搭的是這班太魯閣號哦,胖還是喜歡搭平快車。

先進站是為了要拍太魯閣號,結果順道連停放在花蓮的東方美人號車廂一起拍了進來。

以下這兩張,是太魯閣號在關車門之前與之後。
月台上空無一人,準備關車門的太魯閣號,當門是開著的話,上面有紅燈會亮著。

當關好門後,燈熄了,就準備出發了。

接著,胖要搭的平快車也出發了,這時胖當然是在車尾拍照囉,右方是太魯閣橋,五個拱形鋼樑橋,美感不在話下。

通過中午拍清水斷崖的地方,真的沒有多少地方可以容身。

在和平車站待避一班 DR3000 型柴聯自強號。

南澳車站與柴電機車頭面對面。

最後一張是在東澳站拍的,待避一班莒光號,這也是胖很喜歡的一張,特別調高 ISO 才拍的起來。

很久沒有這樣追火車了,兩天追火車下來,星期一晚上回家過節,星期二回到台南,全身骨頭都快散了,不過回頭整理照片,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