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底那週,我人還在花東環島(其實只有環東@@),最令我期待的仍是錐麓古道與合歡山的行程,卻沒想到被南瑪都颱風毀了一半。合歡山去不成,幸好還能走錐麓古道。不過聽說周末花東其實還有一段時間的好天氣,這就讓我更嘔沒去合歡山了...底下我就分享這次走古道的經驗供大家參考。
錐麓古道位於太魯閣峽谷,早年是太魯閣族與其它部落間聯繫的道路。據說原路徑只有30公分左右,是日本人來之後,才把古道拓寬到1.5公尺寬左右,目的是為了運載砲火去打原住民。
然而,錐麓古道之所以成為著名景點,並不是因為這條長達十公里的古道所具有的歷史文化意涵,而是因為那約僅長五百公尺路程,但地形極為險惡的錐麓大斷崖。如果想要體驗太魯閣峽谷的精華,這五百公尺絕對值得你走一遭!
----怎麼去錐麓古道?-----
欲走錐麓古道,必須到太魯閣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網站申請入山許可證。
申請方式很簡單,先到網站註冊,註冊完後在申請入園處填寫資料以及欲申請
入園的地方即可。若不知如何填寫,網路上都查的到範本。
如果只是純粹去走一遭,當天即可往返,那麼申請錐麓古道就不太需要什麼
條件(若要宿營我就不清楚了),有手有腳即可。古道申請時間為一週以前。假設你3/22要
走古道,那至少得3/15以前申請。申請後會有段審核時間,審核通過後
會接到簡訊及網路通知,表示你可以入園了!不過古道有單日人數承載量限制,
人數超過或爆滿就只好擇日啦!
太魯閣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
http://permits2.taroko.gov.tw/welcome/index.aspx
-----走古道需要準備什麼?--------
1.審核通過的證明書,請列印出來。然後當你要去走古道時,將證明投入慈母橋入口信箱,
或燕子吊橋入口的信箱。之後就可以自己走進去,不用管理人員確認(但燕子吊橋那邊
似乎要找管理員幫忙開門)。
這裡是慈母橋入口處,證明書投進去後即可自行開門進入。

燕子口吊橋(沒拍到信箱@@),入口處在旁邊。通常必須連絡管理員開鎖才可進去。

2.錐麓古道大部分都是陡坡山路,體力不好的人走起來會非常辛苦(我差點沒渴死@@)。所以務必攜帶足夠水分以及一點乾糧補充體力。怕中途下雨,也最好攜帶雨衣(其實下雨天最好別走)。
3.如果你只是純粹想看錐麓斷崖,從燕子口吊橋出發的路程最近,大約2.2公里路程。這段路程只是一般的登山古道(聽說錐麓大部分也都是這種尋常古道),但因為九成路都在爬坡,所以我這種懊少年真的非常累@@
-----錐麓斷崖景致分享------
錐麓斷崖大概只有五百公尺路程,卻可讓人深深體會到太魯閣峽谷那險惡的地形。

斷崖上的路並不寬,有些路雖不致於到無法並行,卻也最好別並行,由其是感情不好的人千萬別並走在一起XD

別以為斷崖很美就可以靜靜待在那裏欣賞,因為上面偶爾還是會有落石落下(我有看到兩次),如果下雨可能會更多。為此,若要靜靜欣賞斷崖美,請找個比較安全一點的地方。

斷崖高度約六百公尺,看見底下的公路變成像小蚯蚓般,就知道它有多高了吧@@

山上氣候多變化,若感覺可能會下大雨,最好盡早下山,因為山上能躲雨的地方並不多。

這裡是感受人類渺小的好所在。

看那斷崖就知道一失足肯定成千古恨。

-----------心得-------------
錐麓古道對我而言是一段考驗毅力的道路。因為來這裡的目的大體上就是為了體驗斷崖美景。
然而,為了走到斷崖,卻得經歷好長一段無聊的山路,而且這段山路很陡,體力不好的話真的
是一個耐力考驗。
這次因時間因素我沒有走完全程,慈母橋那邊只走一點點,後來聽說斷崖離燕子口比較近,我才折返
改從燕子口上山。
很慶幸我能趕在颱風前走一遭錐麓古道。斷崖美景真的讓人深深體會當年太魯閣族與日本兵開鑿古道的艱辛,以及太魯閣這如此珍貴的台灣寶島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