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蓮花池,海拔1200公尺,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唯一的天然湖泊,太魯閣族昔稱[天潭]。國民政府來台修築中橫公路後,部分榮民進駐開墾,是昔日西寶農場一部分,歲月流逝老兵慢慢凋零現今此地已無人居住,太管處也收回土地讓山林休養生息。 入口處位於迴頭彎,步道與梅園竹村前段共線單程3.6K並不遠阿,此時還自信滿滿的,殊不知苦難才在後頭呢!
步道寬約2公尺,雖修築於山腰上,緊鄰著就是數十公尺深的河谷,雖然險惡卻也是梅園、竹村地區主要的聯外道路,你能想像在這小道上行駛搬運車的畫面嗎?地型雖險惡,但陽光和煦、清風拂面,步道旁林蔭蓊蓊,蟲鳴鳥叫不絕於耳,腳下大沙溪巨石巉巖遍布在大理石岩床上,約0.4K穿過小山洞後抵達清溪吊橋,小瓦黑爾溪與陶塞溪在此匯流成大沙溪。續行1K後抵九梅吊橋,路程至此其實非常輕鬆愉快,過了九梅吊橋後才是鐵腿的開始。









九梅吊橋以後的路段才是鐵腿的開始,一開始帶著郊遊的心情來真是大錯特錯,短短2.1K簡直是噩夢一場。
如照片所示,整段山路以之字型迂迴爬升海拔500m,大部分路段坡度達45%,走了50m其實我就想放棄了,
坐在階梯上休息呼吸急促滿頭大汗想著,準備考試的過程這麼痛苦漫長我都撐過來了,真的要讓2.1K的陡坡
打敗嗎?於是乎我用著每10m休息5分鐘的速度緩慢前進,一定要征服它。


就這樣邊喘邊拖的竟也讓我走了近1.3k,到達一個疑似以前開墾時代遺留下的流籠基地,當下研判一旁的小路
應該是當初用來運送農作物所使用的產業道路,順著走應可以到達蓮花池。

順著小路往上走,路寬約2米還有著非常清晰的摩托車與搬運車輪痕跡,應該都是近日內造成的,還有
一點,跟著垃圾走就沒錯了,真的要呼籲大家都把垃圾帶下山阿。事實證明這條產業道路真的可以通往蓮花池,
一路上並與部分步道交錯共用,產業道路是採U字型上山坡度較和緩,步道是採之字型直切直線距離較短,端看個人如何取捨了。

切入產業道路後腳程輕鬆多了,也更加的注意沿路的生態,山羌及獼猴的叫聲一直不絕於耳,當然我是一隻都沒
看到。



很快的就抵達了蓮花池步道的終段,地勢突然開闊兩旁長滿了半人高蕨類植物,有種入險境的錯覺。路行未久
就看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感動阿,鐵腿了3個小時終於到了。


蓮花池目前水量並不多,由周圍痕跡看來雨季時水位應頗高,夜晚時想必一定聚集很多動物喝水吧,正當我環湖
一圈拍照時,旁邊草叢傳出疑似野豬叫聲及草叢碎動聲,野豬是非常不Nice的,我還是快閃人比較好。



由蓮花池再續行300m可到達昔日開墾聚落,聚落周邊已於2006年由太管處徵收目前無人居住,老舊房舍也整裡得煥然一新,但從一些細節還是可看出當年開墾的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