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還是維持原有美味的卻幾近全無。
唯一跟小時候味道還是一樣的大概只剩豐興餅舖的小月餅,
味道一樣,只不過我覺得 size 有小那麼一點點,還有就是價錢漲了不少呀~~
至於麻糬,曾記的已經全面機械化生產,
當初老阿公可是自己每天現磨米漿來製作,口感相差甚多,
我記得在自強超市前面有一個小攤子在賣,好像跟老阿公不曉得有什麼親戚關係(我聽人提過,但忘了),
聽高中同學提過這小攤子的味道最像老阿公那時候做的。
前面有人提到明禮路老阿公、阿婆賣的蔥油餅也是我最懷念的,
大概在七八年前經過時看到阿公、阿婆出來賣,我趕緊停下來買了一回,還有機會吃過那麼一次,
記得當時問過他們,他們說做這個很累、身體又不是太好.....。
現在已經沒有機會再吃到,只希望阿公、阿婆身體一切安好,
我們沒吃到蔥油餅沒關係,只希望他們老人家健健康康。
前面提到的怡味早餐店,煎包從我吃的時候一顆4元,漲到7元,(好久沒吃,不知還有沒有再漲?)
可是,沒有小時候吃的味道那麼好了,但勉強算維持住。
至於其他什麼諸如....
公正街包子—前面有人說這是兩兄弟開的店?非也! 另有不同類別的恩怨,不贅述。
來成排骨麵—在第二代接手之後就完全走味,我大概超過十年以上沒再吃過了。
液香扁食—以前用每天現宰的溫體豬肉,現在用的是冷凍豬肉,光是新鮮度就已經差上一截,更甭提口味盡失了。
中一豆花—那股綿滑的豆香已經不知還能不能找得回來了?
一心泡泡冰—小時候就不覺得好吃,原來的老闆在中華市場附近新開的那家芋圓屋才是我們現在光顧的店家。
現在有朋友到花蓮玩,我帶著他們去吃吃喝喝,
每個人吃完之後總是念念不忘花蓮的美味,
有人去了兩三次花蓮,每回都一定要我帶他們再去吃同樣的東西....
我還取笑他們難道不嫌膩呀!
但這些都不是現在觀光導覽手冊上見得到的店,有機會,或許問問當地人,才是尋找找好味道的門路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