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在台灣東部的花東地區,是許多國人都非常喜歡的旅遊地點,不過也因為地點比較偏遠的關係,所以常常會需要等到有比較多天連假的時候,才會選擇前往這個地區。不過隨著鐵路交通的進化,現在要前往花東地區,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需要花費那麼多的時間了。所以這次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就是兩天一夜的花蓮快閃行程,而旅途中即將會入住的旅店,就是位於花蓮市中心的特別日式木屋-安棠德木屋。接下來就跟著我的腳步,一起來趟輕鬆又悠閒自在的花蓮快閃旅行吧!
關於安棠德木屋....
安棠德小木屋原本的用途為,花蓮酒廠的高階幹部宿舍,建造於西元1928年。也因為當時還正處於日據時代的關係,所以這些高階幹部宿舍,全部都是以日式的風格與工法來建造,同時也是全木造結構的房子。直到近年來由國賓飯店接手之後,才將這些擁有濃厚日式風格的木屋,以保留住其原始建築結構與樣貌的方式再次重現,並且也讓大家都有機會可以入住,體驗純木造建築的日式氛圍。這次我所選擇的交通工具為火車,搭乘台鐵的普悠瑪自強號列車,只要花費兩個小時又六分鐘的時間,就可以舒適地抵達花蓮火車站!只要提早先訂好票,其實搭火車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畢竟從台北開車過去至少要花兩倍以上的時間啊!

在搭乘火車的途中,如果精神很好的話,就可以好好欣賞一下沿途的美麗風景。這次我被分配到的座位,剛好是面向山景的這邊,如果是坐在另外一排的話,就可以看到一大片的海景囉~

在抵達花蓮火車站的時候,就可以在火車站的出口處,看到安棠德木屋的帥氣工作人員已經在現場等候我們了。安棠德木屋離火車站只有一小段距離,步行前往的話大約會需要25分鐘左右,慢慢散步過去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不過如果同行的旅伴當中,有行動不便的長者或是小朋友的話,就可以在訂房的時候,就先預約好專車接送的服務哦~

大約在經過8分鐘左右的車程之後,我們就抵達位在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裡面的安棠德木屋。因為木屋的所在地為獨立區域,所以屬於安棠德木屋的區域,就使用了比較矮的圍牆圍起,同時也只提供住宿的旅客可以進入,讓人有種置身在專屬園區裡面的感覺。

剛踏入安棠德木屋的園區,首先看到的就是這一長條的步道,在步道的沿路上就是一間間的木屋,而每一間木屋也都擁有各自的名稱。

步行在安棠德木屋區域裡面的沿途景象,與剛才所見的市中心街景對比,彷彿像是走入世外桃源一般,進入了另外一個不同的世界。(你看,連蝸牛都想要住在這裡)





在整個安棠德木屋區的中心位置,設有一個公共圖書館, 在這個圖書館裡面,擺放有冰、溫、熱飲水機的設備。因為所有的木屋都是純木造的結構,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在每個木屋裡面都只有配置了保溫壺,並沒有快煮壺或熱水瓶等設備。所以如果需要飲用熱水的話,就必須拿著保溫壺到這間公共圖書館來取用,保溫壺的容量還不算小,所以其實不用太擔心哦~

在公共圖書館的空間當中,同時也有一些旅遊書以及報紙提供住宿客人閱覽。

或者是待在這邊聊聊天也是不錯的選擇。

安棠德木屋房型...
在這裡總共有三種不同的木屋型態,可以依照入住的人數多寡,來挑選適合的木屋房型。菊-兩人房木屋,在這裡的每間木屋都有專屬的出入口、圍牆以及庭院,每間獨立的木屋就好像是一戶戶的人家一樣,分別擁有自己的專屬活動範圍與空間。

以兩個人為單位的木屋,也是在安棠德所有的木屋當中,數量最多的房型。(下面照片為走入木屋玄關的照片)

兩人房內含有一個很大的客廳。

客廳旁邊就是睡覺的房間,而房間的另一邊,則是專屬的綠色小庭院。與庭院相隔的門片上,擁有大面積的清玻璃,可以提供非常充足的自然光源採光。

從房間的另外一個門走過去,就可以看到這個盥洗專用的洗手台,而洗手台的旁邊就是淋浴泡澡以及廁所的空間。

泡澡空間不算太大,不過一次擠進兩個人在裡面,也算是綽綽有餘囉~

月棠-十人通舖木屋,在安棠德木屋當中,另外也擁有這唯一的一間大通舖,最多可以提供十個人一起入住(一般來說,最少可以一次入住六個人),如果是朋友一起出遊的話,可以說是非常適合的房型。

不過因為這間通舖實在是太大了,所以我也特別將通舖的格局另外記錄下來,免得在照片當中迷路了!

月棠通舖的外觀看起來很大一間。

從玄關往裡面看去,光是那麼多道門,就已經眼花繚亂了。

玄關右手邊的房間,這間房間也是通舖房型當中,最大間的一間。

客廳空間。

連通走廊。

房間空間部分,如果將所有的門都打開的話,就可以直接看到最後面的彈性空間。

在這個空間裡面泡茶聊天,感覺還蠻舒服的。

另外一個彈性空間。

行李放置空間。

中後段的餐桌區,如果同行當中有年紀較大或行動不便的人,就可以選擇坐在這裡聊天。

盥洗的洗手台有三座,這樣也不怕人擠人不夠用,不過還是要分配一下就是了。

餐桌區旁邊的通道設有一個小門,從這道小門走出去,就可以通往戶外的淋浴間與廁所區域。

走出小門之後,就可以立刻看到這一排特殊功能的木屋。

淋浴間一共有兩間。

女生廁所緊鄰在淋浴間的旁邊。(一共有三間)

男生廁所則是設置在最外側。

荻-四人房木屋,這個房型為四個人的住宿房型,不過也可以提供給兩個人入住,而這次我所入住的木屋,就是這一間名稱為「荻」木屋。在辦理完入住手續之後,就會在服務人員的帶領之下,前往所住宿的木屋,而每間木屋的門口都可以上鎖,所以完全不用擔心會被閒雜人等打擾!

走入木屋的大門之後,除了可以先看到這一片碎石子的地面之外,往左邊看過去就可以看到木屋的外玄關與地燈。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觀看木屋的外觀。

木屋的門口也掛上了一塊牌子,上面記載了關於此木屋的歷史與當初的使用用途。

打開門鎖之後,就可以將木質滑門推開,準備進入木屋裡面一探究竟囉~

首先可以看到玄關的部分,左手邊是通往盥洗空間的門,正前方則是通往臥室的門,右手邊為通往客廳空間的門。

首先我們來到了客廳的空間,與前面所看到的房型一樣,這裡面的空間都是完全仿造日式裝潢來佈置。榻榻米、紙門、全木造結構等細節,就好像是置身在日本鄉下一樣。

在經過服務人員對於安棠德木屋、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以及園區周邊著名景點小吃的簡介之後,就會把鑰匙交給住宿旅客,接下來的時間就可以自由分配運用了!

迎賓茶點為非常好吃的花蓮薯(所提供的花蓮薯,只有花蓮才有販售),而茶壺裡面則是擺放有玄米茶的茶包,有需要喝茶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沖入熱水好好享用一番。

臥室的配置如下面照片一樣,比較特別的地方是,在這裡並沒有床鋪,而是以和式墊被鋪在地上的方式來呈現。加上這些墊被都是以一個人為主要的單位,所以如果是情侶想要兩個人睡在一起的話,就只能把兩塊墊被靠在一起,雖然還是會有一點點的縫隙,不過因為墊被的厚度還算足夠,所以並不會感到不舒服。

在臥室裡面可以直接看到全木造的房屋結構以及樑柱,經過這麼久的時間還是可以維持得這麼好,這木屋的建造工藝真是不簡單!

另外也有提供日式浴衣給住客更換,感受一下日式和風的氛圍。

臥室旁邊就是獨立的綠色庭院,將所有的門都打開之後,新鮮空氣流竄進來感覺還蠻舒服的。

門窗的上鎖設置,一樣是以復古的配件來呈現,以這種方式上鎖的門窗,就跟我小時候家裡所使用的木窗一模一樣,真是勾起了我不少的回憶。

臥室裡面有另外一個門,可以通往這個彈性空間,如果是四個人入住的話,這個空間就會是另外一個房間了。

盥洗洗手台的設置如同照片當中所見,同時旁邊一樣也設置了淋浴以及泡澡間。

將洗手台的窗戶打開,可以直接看到外面的風景。

所使用的備品齊全,沐浴乳、洗髮乳、潤髮乳以及乳液,都是使用薑心比心這個品牌的用品。

泡澡盆為全木造的材質,我想光是日常的保養,應該就要花費不少心力了。

泡澡間的門鎖是以木拴的方式來呈現,不過因為內外都可以分別鎖上,所以要確認沒有人在淋浴間裡面,以免被反鎖在裡面。

客廳除了與玄關有連接門之外,還有另外一面是通往廁所的走廊,在走廊的空間當中,也可以直接瀏覽綠色的庭院空間哦。

廁所外面也設置了一座小型的洗手台。

洗手台旁邊就是擺放馬桶的位置,不過這個空間稍微有點小就是了!

從庭院看過去的木屋,整體線條非常漂亮,而且與大門那一邊所看見的木屋景象,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受,各有各的特色與味道。(我個人比較喜歡從庭院看過去的景象)


在看完整間木屋的內部擺設之後,接著就要走到安棠德木屋的外圍,開始逛逛整個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囉~

這顆大樹就聳立在園區裡面,正好就位在安棠德木屋的入口旁邊,可以說是非常顯眼的路標。

走出安棠德木屋的門口之後,不論是往哪一邊走都沒關係,反正都是身處在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裡面。


在這裡的排水溝蓋非常有趣,上面刻印了一些與酒相關的元素在其中。


整個園區的空間非常開闊,如果天氣好的話,還可以直接遠眺高山。而這一排建築裡面,都是販售一些有特色的文創商品,有時間的話也可以走進去裡面逛逛。



在園區裡面有一棟非常大的老式建築,同時這一棟建築也設置成為-安棠德餐廳。餐廳除了提供住客早餐的服務之外,另外也有午餐與晚餐的服務(一般外來客也可以前往用餐)。所以在這次的旅程當中,我也選擇在這裡享用晚餐,而晚餐餐點的內容,在後面會有詳細介紹。


安棠德餐廳後面的樣貌,從後面也有一個小小的出入口可以進入餐廳。

餐廳為半開放式的廚房配置,不過這個半開放式的空間,是沒有包含瓦斯爐台的部分,所以並不會有油煙四散的困擾。

餐廳的空間寬敞且擺設簡單俐落,完全沒有柱子又挑高的空間,感覺開闊且舒適。


在餐廳入口的右手邊,設置了一個接待櫃臺區域,入住旅客通常都會先在這裡確認相關資訊之後,才會被帶往住宿木屋的地方。同時在這裡也有提供,附近景點的旅遊資訊以及租車資訊等服務,在接待區域旁邊的門,則是通往酒吧區域的入口。


走進酒吧入口之後,往左手邊望去,就可以看到這一座很長的大型吧台。



由於我抵達的時間還算早,所以在看完園區以及木屋之後,就選擇前往周邊的地區,品嚐一些在地人推薦的特色小吃。
安棠德木屋周邊推薦小吃...
首先來到的,就是這間非常有名的-廟口紅茶。在這裡除了紅茶之外,另外還有非常熱門的小西點以及其他熱食。不過最特別的地方在於,這間老店的營業時間為24小時,所以不管是在哪個時間點,隨時都可以吃得到。(從安棠德木屋步行前往廟口紅茶,大約只需要花費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抵達目的地)

紅茶、酸梅茶與杏仁茶,都是直接經由這三根很粗的管線取得。

隨時都有許多觀光客與在地人前來用餐。

在這裡我一共點了蛋餅、肉粽、小西點以及紅茶一杯,而這些總共只要88元,實在是非常划算。蛋餅的餅皮很軟,用舌頭就可以壓爛,與一般在其他地方吃到的不大一樣;肉粽則是屬於黏牙的口感,不過裡面包裹的香菇與菜脯香氣,則是充滿了整顆肉粽,加上甜辣醬一起食用非常合適;小西點外皮酥脆且內部鬆軟,同時帶有濃郁的風味香氣(我點的是咖啡口味的);紅茶的部分則是帶有微微甘甜,很古早味的風味。

當我要離開的時候,現場幾乎還是呈現要坐滿的狀態,而且不時會有外帶的民眾出現,可以說是花蓮在地的另類特色下午茶,生意非常好。

在吃完廟口紅茶之後,根據在地工作人員的推薦,接著前往的就是這一間-新新牛肉店。來這邊即將要品嚐的,則是在地人推薦的好吃牛肉麵,就讓我好好地期待一下吧!(從新新牛肉店步行至廟口紅茶,只需要花費五分鐘左右的時間即可)

我點了招牌紅燒牛肉麵來品嚐看看(另外也有清燉湯頭的風味),牛肉麵的湯頭與一般常吃到的風味不太一樣,因為湯頭裡面含有一些沙茶的風味在其中,所以在喝下第一口湯的時候,反而有一種炒沙茶牛肉味道的錯覺出現。

在整份紅燒牛肉麵當中,分別可以吃得到大塊牛肉以及牛筋,算是給的還蠻大方的!


在享用完廟口紅茶與牛肉麵之後,我們就慢慢沿路散步回安棠德木屋,剛好就可以銜接上手作體驗的課程。在訂房或辦理入住手續時,服務人員都會詢問是否要參加手作體驗課程,此時就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要參加囉~
蠟燭手作體驗
我們這次所參加的手作課程,為洄瀾燭光的手作蠟燭體驗,體驗的地點在安棠德餐廳的小酒吧。在即將進行手作體驗之前,就會有工作人員將所需要的用具先擺放好。(用具為模具、燭芯、長竹籤以及紙杯)

這滿桌五顏六色的蠟塊、蠟條以及裝飾物,就是我們等等會使用到的東西。




在所有東西都準備好了之後,就會由老師先為大家講解該怎麼製作,然後也會拿出一些已經製作完成的成品,讓大家可以作為製作上的參考。

在講解完之後,當然就可以開始準備製作啦,大家都各自挑選著想要的材料。

當然我也開始製作屬於自己的手工蠟燭囉~

經過一小段時間之後,我的蠟燭就堆疊完成了,不過這只是完成了第一個步驟而已哦。

堆疊好的蠟燭,還需要淋上已經加熱為液態的蠟,才有辦法將堆疊好的蠟塊或蠟條凝結在一起。

淋上蠟之後,還要稍等大概五分鐘左右的時間,這樣才可以確保所有的蠟都已經凝結完成。等到蠟凝結好了之後,就可以使用長竹籤貫穿整座蠟燭,然後再將燭芯放入之後,就可以將整個蠟燭脫膜取出來。

接著由工作人員將多餘的蠟刮除之後,再稍微包裝一下,就算是大功告成囉~

我的手作蠟燭完成品如下面照片,在體驗完手作蠟燭之後,我們就選擇先回到木屋裡面休息片刻,等待晚餐時間的到來。

由於當天晚上天公不作美,以致於無法好好拍攝安棠德餐廳在晚上的面貌,而且也因為下雨的關係,所以園區裡面的人非常少。不然據工作人員的說法,很多附近的居民都會在晚上的時候,到園區裡面來散步聊天。

安棠德餐廳晚餐...
走進餐廳之後,就可以準備開始享用今天的晚餐啦。
在吃晚餐之前,我們先點了飲料,分別為現榨蘋果紅蘿蔔汁以及淡啤酒。要特別提到的是這個淡啤酒,除了風味清爽之外,同時放久也不太會變苦,算是一款很適合一般人飲用的啤酒。

泰式烤雞肉沙拉,沙拉帶有很明顯的酸甜味道,而且風味也蠻清爽的,是一道非常開胃的沙拉。

沙拉的蔬菜新鮮爽脆,而雞肉則是帶有嚼勁,以這一份沙拉的份量來說,應該可以給三個人吃都沒有問題。

新加坡辣炒蝦,整道料理很下飯,醬汁帶有微酸且辣的風味,可以一口接著一口,一個人吃完這一整份都沒有問題。(這一道料理也是當天晚上,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道)

蝦肉的肉質很新鮮且帶有彈性,搭配上炒蛋的滑嫩口感,兩者的搭配很不錯。

銀絲捲的外皮酥脆,內部質地軟嫩且層次分明,充滿奶香與甜味。

沾附上醬汁一起食用,也別有一番風味哦~

酥脆德國豬腳,這一份的份量雖然不算太大,不過感覺上還是比較適合兩個人一起分享,一個人要吃完這一份可能會有些飽。

豬腳外皮炸至酥脆,咬下一口會有清脆的咔滋聲,不過比較接近肉的豬皮部分,卻是帶有軟嫩的口感,所以可以一次感受到兩種口感。豬腳肉帶有些微嚼勁與嫩度,而且只要使用叉子,就可以輕鬆地將骨肉分離。不過豬皮比較軟的部分,吃起來會比較有油膩感,所以如果是害怕肥肉的人,應該會沒有辦法接受,在點餐的時候就要稍微注意一下。


廚師自製的酸菜,爽脆中帶有一些淡淡的果酸酸度,可以適時地中和油炸豬腳所帶來的膩口感。

鴨胸松露燉飯。

鴨胸肉帶有鹹香風味,表皮煎至上色且擁有微酥口感與焦香風味,鴨胸肉的肉質帶有嚼勁,但是並不會不容易咬斷。

燉飯使用的是義大利米,不過米芯部分則是以比較熟的熟度來作為呈現,並沒有米芯帶有生度與硬度的口感。對於喜歡米芯較生的我來說,會覺得比較可惜了一點,不過喜歡米芯比較熟透的人,我想應該會很喜歡這樣的口感與質地。燉飯除了充滿濃郁的奶油與起司風味之外,另外也帶有一點點的松露香氣,不過還是要趁熱吃會比較好,以免因為冷掉之後,讓整體的風味容易變得比較膩。

在享用完晚餐之後,因為外面還是一直在下雨,所以就只好放棄前往夜市走走的選擇,只能慢慢走回木屋休息睡覺了!(看看這張照片就可以知道,雨下的還真不小)

安棠德餐廳早餐...
在這裡所提供的早餐,分為日式與西式這兩種,在辦理入住的時候,服務人員就會先詢問好想要品嚐的早餐種類。下面照片為日式早餐的組合,一共包含了季節烤魚、茶碗蒸、醃漬醬菜、小菜、白飯以及味噌湯。
烤魚的肉質紮實,同時帶有些微的濕潤度,不會過於乾柴;醃漬醬菜有微微的辣度,開胃下飯;茶碗蒸帶有醬油鹹香風味,口感滑順細緻;味噌湯的風味則是比較清淡一些。

西式早餐則是包含了烘蛋、生菜沙拉、水煮德式香腸、培根、水果、優格以及手作麵包。烘蛋的質地很紮實,吃起來有點像濕潤蛋糕的感覺;沙拉的油醋醬汁有些過酸,吃的時候要小心一些,以免被嗆到;手作麵包帶有嚼勁,另外也可以搭配柚子果醬一起享用。

在享用完早餐之後,因為時間還早,所以我們就待在園區裡面到處走走。直到接近中午的時候,才前往這次兩天快閃旅程中的最後兩站-午餐與下午茶甜點!
公正包子,我想這間就不用我多說了,很多到花蓮的人都會來這裡吃小籠包與蒸餃。不過在地人推薦我的,是隔壁的周家包子蒸餃,不過因為正好碰到他們在內部整修,所以就這麼錯過了!

沒有緣份的周家包子蒸餃..........


公正包子的小籠包皮算是比較厚的,而且經過咀嚼之後,是可以吃得出一點點的甜味,不過肉餡的部分,我個人覺得就一般般而已。

蒸餃皮薄餡多,不過肉餡稍微比較鹹了一些,不太適合再沾附其他醬汁一起食用。

店內隨時都處於坐滿的狀態。

外帶的人也一直沒有中斷過,直到我吃完要離開的時候都還是一樣,生意非常好!


在吃完公正包子之後,就繼續前往最後一站-邊境法式點心坊。在沿途上,其實都可以看到一些特別的店家,邊走邊逛其實還蠻有趣的。


從公正包子步行前往邊境法式點心坊,大概需要15至20分鐘左右的時間,花費時間的長短就看個人的腳程快慢來決定囉~


由於我們前往的時間是平日的下午,所以店內並沒有太多客人,如果是假日的話,就得碰碰運氣了。不過他們的公休日比較特別(每個星期二),所以要前往之前,記得要看一下是不是公休日,以免撲了個空。

甜點櫃擺滿了許多手工現做的法式甜點,每一個都非常吸引人,我想女生只要來到這裡,應該都會為之瘋狂吧!

各種手工巧克力。

手工點心、各式經典餅乾與千層餅。

我們選擇的甜點是-經典歌劇院,光是看到這麼多不同顏色與質地的分層,就不難想像這道甜點的做工有多麼繁複了。

蛋糕的咖啡與巧克力風味非常濃郁,蛋糕質地則是紮實且綿細,中間所加入的堅果碎粒,也帶來多一層的豐富口感。搭配咖啡一起享用很剛好,不過如果是單吃的話,可能吃到最後會有點膩,但是對於愛吃甜的人來說,這會是很棒的一份甜點。

冰滴咖啡則是帶有柑橘的香氣與風味,雖然帶有一點點微苦,不過最後在喉頭處會有一些回甘的滋味,算是很好入口的冰滴咖啡。

冰滴咖啡的冰塊也是咖啡做成的哦~

在享用完邊境法式點心坊的甜點之後,我們便漫步回安棠德餐廳準備拿取行李,結果恰巧碰到在園區裡面所舉辦的市集活動。市集活動有固定舉辦的日期,如果也想要順便逛逛市集的人,都可以在花蓮文化創意園區的官方網站,搜尋相關的訊息。

雖然要離開的那一天也是平常日,不過還是有很多人來逛這邊的市集哦~在市集裡面有販售手工蛋糕、明信片、手作娃娃以及編織品等等,種類還算是蠻豐富的,如果是假日的話,據說會更為豐富。

大概逛了一下市集之後,因為要搭火車的關係,所以就一樣由安棠德木屋的接駁車,直接送我們到火車站搭車,同時也結束這次兩天一夜的快閃行程。這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我想莫過於安棠德的木屋了,走進全木造的木屋裡面,除了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日式氛圍之外,同時也可以讓人很放鬆地在這裡休息。如果你是因為假期時間太短,正煩惱著該怎麼安排的人,我很推薦可以來這裡看看,畢竟在假期當中可以好好地放鬆休息一下,才不會浪費這些難得的假期!
在這次的行程當中,其實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去走走看看,不過因為我們是走比較悠閒的路線,所以時間上安排的比較寬鬆。如果有再多一天的假期,就可以選擇租車去太魯閣或者是七星潭一帶走走,接觸更多的大自然景觀,對於放鬆身心靈來說,是很有幫助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