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蘇花兩地為什麼不新增船駁運? 為什麼不建蘇花高?

我是一個住蘇澳的人, 最近蘇花公路柔腸寸斷, 有感而發, 為什麼要常常搶修它.

蘇澳是天然良港, 目前的業務量也不高(我本身負責報關業務), 為什麼宜蘭和花蓮政府不打算建條藍色公路, 為什麼不像中遠之星一樣, 車子可以開上船, 用船駁運兩邊.

我說得這個絕不是個人臆測, 或空穴來風, 16,17世紀, 從安平到鹿港, 怎麼走最安全? 當然是坐船了, 那時候的陸路根本沒有路, 到處是森林, 又有陸賊, 充滿著危險. 更重要的是, 船的載運量很大. 雖然載運汽車不需要很大的船.至於載人, 那更是沒問題了.

同樣的蘇花雖然距離不遠, 但真的很危險, 公路我開過一次就不敢開了, 也許船舶運比較慢, 但安全, 而且不怕天然災害, 我一位住花蓮的同事星期五就請假了, 因為颱風造成鐵公路都不通.

至於建蘇花改等的, 也許現在的工法比較好, 比較可以抗大自然力量, 但目前全球暖化, 大自然的反撲力量越來越大, 我也不認為這條建了就不用修, 搞不好花的錢更多, 修得更多.

Bart @ SUAO 有感而發.
-----------------------------------------------------------------
8/6 參考網友的集思廣益後,

P.S. 我了解越多後, 加進了支持蘇花高的立場, 不要再改什麼替什麼的, 就直接蘇花高吧, 標題也新增.


2012-08-05 8:2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蘇花 船駁運
+1
支持大大
坐船不止可以賞鯨
還可以鏢旗魚
現殺生魚片實在太棒了
近30年前,基隆到花蓮曾經開闢海上航線-花蓮輪,以補足東部交通之不便,不過數年就虧損關閉.當時旅遊風氣尚未成形,旅客搭乘者不多,造成虧損連連,因此結束營運.颱風來襲期間,風雨造成蘇花公路坍方中斷,相對地海上航運也會因風高浪大被迫中止,也不會有益於風災期間東部運輸....

violeter1017 wrote:
近30年前,基隆到花...(恕刪)


這位大大< 時空不一樣了, 現在花蓮已經是陸客朝聖的必經之地, 尤其是太魯閣, 如果你還拿三十年前相比

而你說的颱風期間, 本來就不管鐵公路< 船運, 飛機都要停擺, 問題是颱風過後的一天呢? 就拿這次來說, 隔天立刻風平浪靜.

當然大大你提出的三十年前有這段歷史也讓小弟長了見識了, 謝謝你!
無意筆戰喔!
其實......旅遊方面是一大考量。但是有鑑於蘇花公路上另一大車種.....砂石車
所以政府和地方都希望能有個安全的道路,畢竟道路是不用受時間影響。隨時都能上路
不過近來蘇花公路的事故頻傳,蘇花改是真的有其必要性。不過我很好奇....
為什麼不能想辦法從火車鐵軌旁去開一條?因為鐵路已經存在幾十年。我相信其環境影響應該能降到最低
但是每次開路的選擇都是跳過火車的,難道說不能與火車並行嗎?現今的工程技術應該能做到兼顧吧
不修的話以後蘇花那條路都沒資源了
7-11 送貨的 等等難道都得開船?這樣的話成本都會很高阿...
bartwang wrote:
我是一個住蘇澳的人,...(恕刪)


我不喜歡做船怎麼辦?
我還有親人住花蓮
這樣要見面就很難了


沒有一項交通工具是绝對安全的
蘇花很危險!開一次就不敢開?
坐船呢?在大海上,沉一次就機會渺茫了
不喜歡坐船的
可以改騎水上摩托車
尤其是光陽新超五噴射板的
chiuyulung wrote:
其實......旅遊...(恕刪)


講得有道理, 卡車還真的需要走, 我倒忽略了這點.

另外講到這個, 當初建雪隧的時候, 為什麼不一起建火車軌道, 火車都要另繞東北角. 我猜可能多建隧道要多花很多錢吧......

bensonlin20 wrote:
不修的話以後蘇花那條...(恕刪)

如果是宅配的話, 配合鐵路是OK的, 不會增加多少成本, 況且我不認為花蓮的宅配業務量很大. 只能像中華電信服務偏遠地區一樣, 賠錢也要做!

真空管 wrote:
我不喜歡做船怎麼辦?...(恕刪)

不喜歡坐船, 還有太魯閣號, 不要告訴我坐車會比坐火車舒適. I don't think so.

就如目前宜蘭到台北, 都只能坐客運, 每次坐頭都有點暈, 如果有不要繞東北角的火車就好了.

chiuyulung wrote:
為什麼不能想辦法從火車鐵軌旁去開一條?因為鐵路已經存在幾十年。我相信其環境影響應該能降到最低

我也是同樣的疑問,這樣環團應該沒有意見了吧
真的是超討厭那個團體,把花蓮的人命擺哪裡
如果必須取捨其中一項,到底是人命重要,還是環境重要?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