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住蘇澳的人, 最近蘇花公路柔腸寸斷, 有感而發, 為什麼要常常搶修它.
蘇澳是天然良港, 目前的業務量也不高(我本身負責報關業務), 為什麼宜蘭和花蓮政府不打算建條藍色公路, 為什麼不像中遠之星一樣, 車子可以開上船, 用船駁運兩邊.
我說得這個絕不是個人臆測, 或空穴來風, 16,17世紀, 從安平到鹿港, 怎麼走最安全? 當然是坐船了, 那時候的陸路根本沒有路, 到處是森林, 又有陸賊, 充滿著危險. 更重要的是, 船的載運量很大. 雖然載運汽車不需要很大的船.至於載人, 那更是沒問題了.
同樣的蘇花雖然距離不遠, 但真的很危險, 公路我開過一次就不敢開了, 也許船舶運比較慢, 但安全, 而且不怕天然災害, 我一位住花蓮的同事星期五就請假了, 因為颱風造成鐵公路都不通.
至於建蘇花改等的, 也許現在的工法比較好, 比較可以抗大自然力量, 但目前全球暖化, 大自然的反撲力量越來越大, 我也不認為這條建了就不用修, 搞不好花的錢更多, 修得更多.
Bart @ SUAO 有感而發.
-----------------------------------------------------------------
8/6 參考網友的集思廣益後,
P.S. 我了解越多後, 加進了支持蘇花高的立場, 不要再改什麼替什麼的, 就直接蘇花高吧, 標題也新增.
violeter1017 wrote:
近30年前,基隆到花...(恕刪)
這位大大< 時空不一樣了, 現在花蓮已經是陸客朝聖的必經之地, 尤其是太魯閣, 如果你還拿三十年前相比

而你說的颱風期間, 本來就不管鐵公路< 船運, 飛機都要停擺, 問題是颱風過後的一天呢? 就拿這次來說, 隔天立刻風平浪靜.
當然大大你提出的三十年前有這段歷史也讓小弟長了見識了, 謝謝你!

無意筆戰喔!
chiuyulung wrote:
其實......旅遊...(恕刪)
講得有道理, 卡車還真的需要走, 我倒忽略了這點.
另外講到這個, 當初建雪隧的時候, 為什麼不一起建火車軌道, 火車都要另繞東北角. 我猜可能多建隧道要多花很多錢吧......
bensonlin20 wrote:
不修的話以後蘇花那條...(恕刪)
如果是宅配的話, 配合鐵路是OK的, 不會增加多少成本, 況且我不認為花蓮的宅配業務量很大. 只能像中華電信服務偏遠地區一樣, 賠錢也要做!
真空管 wrote:
我不喜歡做船怎麼辦?...(恕刪)
不喜歡坐船, 還有太魯閣號, 不要告訴我坐車會比坐火車舒適. I don't think so.
就如目前宜蘭到台北, 都只能坐客運, 每次坐頭都有點暈, 如果有不要繞東北角的火車就好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