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錐麓古道

碰到難得的好天氣,終於順利完成計畫已久的錐麓古道健行,由於太管處公告錐麓古道目前僅開放錐麓吊橋至斷崖駐在所路段(不過還是有人偷跑走全程的),所以只得由錐麓吊橋入口進入再原路折返,由錐麓吊橋進入最大的挑戰就是從海拔247公尺的燕子口攀爬至錐麓大斷崖海拔780公尺這2.6公里的路程攀升高度500多公尺真的要耗費不少體力。

一早到達錐麓吊橋的入口,太管處人員還沒到班,為了避免浪費時間只得將入園申請與入山證投入一旁木箱中翻越柵欄進入。



巴達岡駐在所遺址,日治時期這裡曾是招待所、俱樂部宿泊所,並設有警官駐在所、衛生所、番童教育所,只是昔日的人聲雜沓已成荒煙蔓草,目前僅存兩根水泥柱與部份水泥地基。




錐麓古道
錐麓大斷崖全長約500公尺,海拔最高780公尺,是錐麓古道最精華的部分。



俯瞰立霧溪峽谷,可以看到中橫公路上九曲洞的停車場。從海拔247公尺的燕子口攀爬至此2.6公里攀升高度500多公尺算是全程最辛苦的一段。


錐麓古道
錐麓大斷崖步道岩壁太管處都有架設鋼索,部份路段還有護欄,在步道行走其實還算很安全。




錐麓古道
燕子口一帶的立霧溪峽谷。



這張照片可以看出錐麓大斷崖與中橫路面的對比,500公尺的高度落差真的蠻攝人心魂的。



沿途的里程標示相當清楚,方便健行遊客里程與時間的計算掌握。





二號隧道,在沒有電動機具的年代以人工開鑿這樣的隧道顯然不是件輕鬆的差事。



二號隧道內供奉一尊石雕神像,早期漂洋過海又派駐在此深山中的日本人應該很需要宗教的撫慰。



行駛在中橫的大巴士從這個高度看起來像是玩具車。



岩壁上綻放的美麗小白菊。



故花蓮港廳巡查班長持館代五郎之碑,紀念1916年遭原住民襲擊殉職的日本警察,一個為軍國主義犧牲的無辜年輕人。
錐麓古道 5
地址: 花蓮縣
營業時間:
2011-03-08 14:0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錐麓古道
沒有懼高症的人真好

我光看照片 腳底都癢起來了

阿暮 wrote:
由於太管處公告錐麓古道目前僅開放錐麓吊橋至斷崖駐在所路段


請問阿暮是什麼時候去的啊? 我從太管處的網頁看到錐麓古道狀態是 "自100年2月24日零時起全線開放。"

我們這禮拜要去, 想確認一下好安排行程.

太管處網頁
Zafira B Z18EXR / CID+CD30 MP3 / Roof rail
小林0704 wrote:

請問阿暮是什麼時...(恕刪)


目前應該是全線開放了沒錯,
我2月中申請走全程的被太管處退件才改路線,
下次再找時間走一次全程的。
既然全線開放最好從慈母橋端進入,
錐麓吊橋這端前2.6公里的陡坡有點累人。

阿暮 wrote:


目前應該是全線開...(恕刪)


瞭解了, 謝謝. 希望天氣不要太差...
Zafira B Z18EXR / CID+CD30 MP3 / Roof rail
請問一下,全程都有路標嗎???
適合新手和第一次到來的登山客行走嗎???
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呢???

本來就想去,看到大大的照片時,就更加確定
Ctl wrote:
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呢???(恕刪)


錐麓古道沿途的路徑很明顯,指示路標也都相當清楚,即使初次來此的生手也可輕鬆完成。該注意的大致以下幾項:
1.需先向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辦理入園申請與向警政署辦理入山證,列印後於入口處交太管處管制人員。
2.從慈母橋端進入坡度較緩,錐麓吊橋這端前2.6公里的坡度較陡。
3.下午時段容易起霧,若全程完成約需5~6小時,因此啟程時間要早(6點開始開放) 。
4.全線長達10.3公里需帶足飲用水與適量乾糧。
5.斷崖路段要靠岩壁小心通過,行進間要與他人保持間距,以免碰撞發生意外,拍照、賞景停下腳步以策安全。
可以想見當年蕭十一郎開鑿這條路的艱辛
真是古道熱腸啊!
本人平常也蠻愛爬山的
可以請教一下~類似這種要登記才能入山的
一般名眾就能申請入山嗎還是有什麼條件(ex:人數,專業響導.....)嗎

阿暮 wrote:
目前應該是全線開放了...(恕刪)


相信我,你已經走完最精華的一段

全程並沒有比它更精華了
而且全程10.2公里
結果後還要有接駁車
不然再走一段中橫回去牽車
很累人的............
  • 3
內文搜尋
X
景點說明
  • 錐麓古道 5
    地址: 花蓮縣
    營業時間:
    電話:
    無線網路: 尚未提供
景點體驗評分
錐麓古道
名稱: 錐麓古道
地址: 花蓮縣
體驗評分: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