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親子花東單車騎跡

一趟親子花東單車騎跡
你還記得初學單車時搖搖晃晃的神情嗎?還記得初次放手讓孩子騎車時的感動嗎?忙碌憂擾的生活,讓我們無暇重拾對單車的熱情,甚或僅把單車視為代步工具,忘了這曾經是我們和孩子童年共同的大玩具。2016年5月,我和小四的兒子分別向公司及學校請了三天假,到最適合單車旅行的台東,完成一趟200公里的單車旅行,由台東市騎台11線到長濱,再騎玉長公路穿越海岸山脈到玉里,最後騎台9線回到台東市。
一路騎來,你會發覺不僅是你帶孩子在挑戰自己、學習生命,對我而言也是在挑戰學習。孩子的體力不比我差,尤其在上坡路段,他都可以輕易地把我抛得遠遠的,我要很費力才能維持與他適當的距離。一路上雖然艷陽高照,雖然坡度起伏,但我絕不會忘記每一張喊出加油的臉譜。我想讓孩子知道,當你內心決定去挑戰一個目標後,不要再猶豫卻步,勇敢向目標前進吧,過程中許多人都會向你伸出援手的。當你已騎到體力負荷邊緣,一聲聲的加油呼喚,都是我們新生的動力。為移轉孩子長程騎車的不耐,一路上我帶著他尋找路上動物的屍體,這些無法順利穿越道路而慘死的動物,有赤腹松鼠、八哥、蟾蜍、黑頭翁、攀木蜥等等,我們共同紀錄這些生命不得善終的動物,是想引領孩子圓滿自然的殘缺,不管未來身處在社會上哪個棲位,都不要忘了這個為人該擔的責任。我帶他在烏石鼻海邊戲水,我們在沙灘上撿拾許多被海浪打上岸的馬尾藻,然後把這些馬尾藻當漁網,去圍捕一條旁邊溪流內的小魚,教他利用圍堵、改變水道的概念,就可以用手輕易抓這些汽水域的小魚,這樣反覆地圍堵、趕魚、改變水道、然後捉魚,竟也可以讓他玩到流連忘返。
孩子就是大自然的孩子,你帶他走向大自然,就好像帶他走進媽媽的懷抱,他熟悉、熱情、更愛不釋手,但如果你讓他離開媽媽懷抱久遠,那他就回不去大自然的懷裡了。我永遠忘不了孩提時代,在水溝裡捉大肚魚曬成魚乾,變成扮家家酒裡的食材;在甘蔗園水塘裡用奶粉鐵罐把水舀乾後,再把爛泥巴裡的泥鰍,一條條捉出來,然後帶回家放養在廢棄浴缸裡;把啃食竹筍的竹筍象鼻蟲捉下來,用媽媽的縫衣線綁住,讓牠作圓周運動飛行,看牠可以飛幾圈,更幻想在牠的胸部挖個洞,看牠吃下去的竹筍,是不是都變成筍醬?小時候的我就是這樣極致地活在大自然裡,所以我想邀請孩子一起走入大自然裡,傳承接續守護自然的責任。
很多事,有想法就放手一博吧!孩子的歲月是不會等你的,我們的身體機能更不會等你成就許多外部條件的,錯過就是永不復還。我慶幸我有自己的想法,更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讓我跟孩子成長過程能有更多參與跟契合,在這趟冒險旅程中,我教他堅持目標努力以赴的精神,他教我珍惜現有包容體諒的子愛。

一趟親子花東單車騎跡
在烏石鼻海灘圍捕汽水域小魚。

一趟親子花東單車騎跡
紀錄道路上死亡的動物--赤腹松鼠。
一趟親子花東單車騎跡
玉長隧道內騎車。

一趟親子花東單車騎跡
騎到蹲在台9線旁耍脾氣。

一趟親子花東單車騎跡
在晨霄海鮮大快朵頤一頓。

一趟親子花東單車騎跡
完騎200公里後,拿了他的戰勝品--遙控汽車,在臺東森林公園試駕,也向這趟花東單車之旅告別。
2016-09-10 16:3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親子花東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