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阿朗壹前進!
趁著八月底暑假末,趕緊履行一年一度的機車環島之旅.過去都只是趕路似的走馬看花,沒能好好體驗花東海岸之美.這次特別只環花東,並選了近年爭議不斷的阿朗壹古道,以及面臨美麗灣飯店開發案的卑南杉原灣作為環島點,也是這篇文章用以寫作的素材.
阿朗壹古道位於台東南田到屏東旭海一段,是台26線未開發處,也是台灣僅存(未開發成公路)的海岸線之一.
近年來政府極欲開發這條斷掉的公路,開發之理由為促進觀光,但實際可能是為了倒核廢料.無論原因為何,這條原本要消失在台灣地圖的古道在環境運動人士的爭取下,暫時被保留了,也讓我們還有機會走訪這條用以見證台灣海岸線之美的古道.
關於阿朗壹肯定有不少文章了,有興趣者可上網搜尋,底下我便分享這次旅途我所記錄的阿朗壹古道...

----見證海岸線的美---------
從台東南安處走進阿朗壹,首先印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的鵝卵石海灘.由於未受太多外力干擾,這片鵝卵石海灘可說是保留原汁原味,連漂流木都還在.大片的鵝卵石不僅給人渾圓乾淨的美,更在海浪的助瀾下,彼此交擊產生陣陣的磨石聲.
渾然天成的鵝卵石,長的實在很可愛

乾淨的鵝卵石海灘,傍晚午後可以毫無顧忌地躺在上頭看海

走一段路後,會有一個小山坡,必須攀爬繩索上山,讓這條古道走起來別具趣味.

站在山頂上回望,美麗的海岸線盡收眼底

沿途有許多漂流木,它們可以是路上的絆腳石,也可以是休息時的坐椅.

傍晚時分,有一些人陸續來此看海或拍照,如果開發成公路,還能靜靜坐在海灘上欣賞這片海嗎?

這一天阿朗壹之行由於太晚走,以至於無法走完全程.但短短幾小時的慢走經驗,卻已讓我深深害上這片海灘,也更加體會到台灣海岸的美,必須用更慢的方式去體會它.唯有用走的,才能靜靜聽海浪聲,聽海浪沖擊鵝卵石的聲音.唯有用走的,我才知道鵝卵石海灘與沙灘的差別,與溼地的差別.唯有慢慢走,才能觀察到那豐富的生態與千變的石頭紋路...
------見證海岸線的死亡-------
台東卑南鄉的杉原灣海岸,坐落著一個龐然大物,即傳說中的美麗灣大飯店.名義上是美麗灣,但它真的美嗎?如果沒有親身到場見證,而只是從新聞上看到,可能還體會不到一個龐大的水泥建物蓋在沙灘上是怎麼一回事.
美麗灣只是東台灣眾多BOT案的一件,七星潭,三仙台...等也都面臨BOT事件.政府表面上是以發展觀光之理由來稿BOT,但實際上卻是將國土賣給財團去行個人私利.仔細想想,如果真的要發展觀光,不是更應該保護海岸線嗎?為什麼台灣這麼多人喜歡到花東環島騎單車?不就是因為花東海岸多保留原汁原味嗎?如果花東海岸一個個變成大飯店,那台灣還會有膾炙人口的海岸環島公路嗎?

遠遠看見一片美麗沙灘上坐落一個龐然大物


據傳這裡有許多法案都還沒通過,但有何用?美麗的沙灘已經被灌了水泥,要也要不回來了!

環境運動人士與當地許多住民為此反抗,但度假村依然動工中

-------見證海岸線的美麗與衰亡--------------
阿朗壹讓我看見海岸線的美,杉原灣讓我憂心海岸線的死亡.台灣作為世界少有的島國,不僅沒有細緻發展海洋文化與山岳文化,更不斷地在破壞美好的山景與海岸線.當福爾摩沙變成了充滿水泥的灰色島嶼,很難想像,究竟會有多少外國人願意來台灣?誰想繼續住在台灣呢?
這篇文章發文在此似乎嚴肅了點,第一次發文也請各位指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