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台下大雨的時候,台東地區反而出了大太陽,跟西部的天氣相比較,簡直是天壤之別,所以我來到了台東這邊待了兩天左右,其中最讓我覺得很棒的地方就是這個卑南文化公園。
一般人對卑南文化公園的印象就是史前文化遺趾,就在台東車站要在卑南這邊建機廠之時,挖掘出卑南文化遺趾,因而讓工程停頓,並另覓了一塊新地來建台東車站,而卑南遺趾佔地面積之大,堪稱是全台出土遺趾中最大且最完整的一座。

來到這,不是胖對史前文化沒有關心,而是我來到這的時間實在是太早了,大約早上六點多就來到這裡,而展館的部份則是要等到九點才開放,但是來到這邊,除了文化遺趾外就沒什麼可看了嗎?

當然不是這又就沒了,只是一般觀光團大慨只會帶大家進去展館,然後旁邊的販賣部,除此之外,你大慨看不出卑南文化公園的全貌,這回胖到台東來,不是自己開車,也不是騎車,而是搭火車前往,下了火車就是步行,為的就是體驗過往鐵道旅行的樂趣,也才能夠看清卑南文化公園的原貌。

從朋友口中聽聞,卑南文化公園的上方有處觀景台,天氣好時綠島清晰可見,雖然公園就在車站的後方不遠,但從車站步行到這個觀景台可也花了一番功夫,大家在烈日之下步行了30分鐘才到,不過也是邊走邊拍照啦。

一上這個觀景台,果然整個台東市區一覽無遺,遠方的太平洋約可略見幾 "公分" (依你的身高而定)......

此時後方的山巒間,突現一道短短短的彩虹,沒想到在這樣的天候下,還能見到這神奇的彩虹,或許對台東人來說這種現象看多了,不過對我們這些都市長大的小孩來說,會覺得這種沒下雨就有彩虹的現象很神奇。

觀景台上的一塊解說牌,上面標示的你眼前各方位,是台東的什麼區域或著名地標。

這座觀景台的下方,其實是大有來頭的哦,這裡是卑南文化遺趾的三具孩童石棺的發現之處,不過你眼前所見到的石棺是後來仿製的,真正的石棺早已經被收回館中了,不過在這三具石棺的旁邊,有立牌解說著,這三具石棺的位置,與當年挖掘出土時,是同屬一個位置,所有方位都經過考證後才重新埋設。

卑南文化公園吸引我的地方不止是觀景台,還有這麼一大遍綠油油有專人在照顧的大草原,在平日見不到眾多的台東市民來到這邊,聽說假日的時候,有很多台東市民會帶狗狗來這裡玩耍,因為這遍草坪就叫做 Dog Park。

當天的天氣實在是好到一個不行,很難想像西半部正下著狂雨,中間那一條枯竭的草皮,是用割草機割下來後,集中在那一長排,放置個1-2天後,再用專用機械去收起這些乾草,在拍照上,草皮有個對比色反而更能透突顯那綠色的草皮和藍天。

拋棄掉原本既定的印象,來到卑南文化公園閒晃,把這當作一處充滿活力與綠地的空間,相信你應該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胖建議是一大早就來到這,因為那份幽靜,真的是一種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