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趟蘭嶼行,竟讓我感覺到被鬆開的感覺,而且是一次到底
才知道,為何同住的房客年年報到者不在少數,更有一年來兩三次者
但其實也是慶幸,年度旅遊湊巧選了蘭嶼,挑了野銀,決定了亞比亞,遇到了像家人兄弟般的:施爸一家人與小
虎.阿豪.睦坤等房客
感覺;那裡就像家鄉,讓你隨時想著何時能再與家人相聚
在那;隨時都能遇到親切的蘭嶼人們,與你招呼或要你坐下一同聊天吃喝
偶而幫了點小小忙,他們確對你萬分的感謝,就怕失了禮數,害得自己害臊了起來
不就施了點力,卻受了一份禮,才知
原來蘭嶼人們,施與捨間是如此不計較與感恩
-----------------------------------------
此行五天四夜,回過神後才發覺回台灣兩天了
卻還沒能把心情與步伐完全調整回來
有人問我蘭嶼那裡好,我回:
去了才能知道..........................
蘭嶼終於到了,早已按捺不住雀躍的心,又跳動了起來

運氣真好,能親眼看到蘭嶼人傳統而獨特的「鷹式補魚法」

東清灣前的沙灘,初浮潛下去有點嚇到(一整片的飛魚眼散落在海底)

登高這件事,對蘭嶼羊來講小事罷了

在亞比亞樓頂涼亭上,吹著海風聽著浪聲,著實好睡

選飛魚季到蘭嶼,果然是對的,看到施爸們尊循傳統方式處理抓回來的飛魚

接著換牛港鰺上場料理,不一會就吆喝著大家吃生魚片(現宰的真的有差,不管是飛魚還是牛港鰺)

生吞飛魚眼也不錯,可是我卻以為是嚼一嚼才吞,難怪味道有點不能接受

幫忙掛飛魚,切面得朝太陽昇起的那邊才行

壯碩的施二哥還是施三哥(還沒能分辨的出來,眼力真是差)

玩完水就換玩沙,累了就躺一下,好不愜意

禮拜天就是野銀正式的螃蟹慰勞節,故周六特別為蘭嶼學子辦體驗活動,教導製作芋頭糕,補捉陸蟹及剝蟹肉
,讓文化得以傳承給下一代(何其有幸能全程攝影並參與到此活動,感謝野銀發展協會的各位老師)

青青草原上笑得燦爛的兒子

跟施爸訂了20尾飛魚乾,欲回台後送給親朋好友們

到了,施家的傳統地下屋

入口大小就只能一人通過

木頭煙燻,故地下屋木結構少有白蟻等蟲蛀問題

漂亮的色澤,芬芳的的味道,辛苦製作得來不易阿

看了老人團在開元港買的魚乾甚奇怪,魚身扁平整齊而有魚腥味,與施爸家魚乾差異極大

雖帶走滿滿的快樂回憶與不捨,只好在心中約定明年一定要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