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路,老狗只花了1分鐘就走完,但屏東縣政府把這棟建築收回,卻是花了六十多年。

屏東武德殿建築為日治時期大日本武德會臺灣本部高雄支部屏東支所所有,落成於1930年。
武德殿建築可以是「一群」建築,現存者則為建築群中量體最大的「演武場」。
演武場,顧名思義是「演」「武」的場所,也就是練武的地方。
由於日治時期的大日本武德會基本上是警務機關的外圍組織,因此武德殿演武場就是警察練武的場所。
在二戰終了後,這棟建築由軍方接收。1951年起,作為軍人之友社屏東縣軍人服務站。
據說之後還曾經被出租作為火鍋店和便利商店,整棟建築內外部被大幅改造。
屏東縣政府在2003年將這棟建築登錄為歷史建築,直到2015年才將建築收回,而後開始大幅按原貌整修,到2019年8月才正式開放參觀。
這棟建築外觀最大的特色,應該就是入口處的向唐破風車寄。
不過很可惜的是這非原物,而是照舊貌修回來的。
因為屏東武德殿演武場就在美術館旁,所以老狗一走出美術館,走個幾步路就見到它了。
在還沒走進大門參觀內部之前,建築物外先繞一圈,看看和臺灣現存的其他武德殿有什麼不同之處。
基本上,整棟建築可說是磚造承重牆搭配洋式屋桁架所組成,屋頂為寄棟屋根,即相當於中式的廡殿頂,上覆黑瓦。四周磚造承重牆,上有洗石子立面,四面皆有開窗,為日治時期流行的重錘窗。另外還有五座門,其中右後門接連緣側,不能進出建築物。建築後方有凸出在外的神龕。
- 右前視
- 正前視
- 左前視
- 左後視
- 後視
- 右視
整棟建築最特殊,也最漂亮的部分,就是作為主入口的向唐破風車寄。
在車寄的4支立柱中,外側2支為圓柱,內側2支為附壁圓柱。
- 車寄側視
- 向唐破風頂
- 向唐破風屋頂內側
- 建築大門
另外,位在右後方的緣側,也是一大特色。

在建築物旁的石造說明立牌,特別把它拍下來做為說明之用。

現在在演武場內有動漫特展。
至於什麼是「動漫」?
老狗進了大門,一眼望去驚覺,原來「動漫」=「運動」+「漫畫」


現在,要脫鞋才能走入大門參觀,建築內部全部舖上木地板。
以老狗的習性,先觀察建築物再說。
抬頭向上看看天花板,有沒有見到兩片有字的木板被放在木桁架上?
那兩片就是棟札,是日式建築中特有的,上面記載工程名稱、上樑的年、月、日,主要參與工程人員(工匠)、關係人員姓名、神官以及為維護建物祈願而請來庇佑的各神明等等文字。

演武場內的最重要建築結構—神龕。
一般而言,面對神龕左側為柔道場,右側為劍道場,地板的材料、結構會不太一樣。
以新化武德殿為例,柔道場的地板是活動的,內部的支持是彈簧,以降低人員練柔道、受重摔時的衝擊力。

神龕下方有拱形結構,為屏東武德殿演武場所特有。
- 拱形結構
- 說明牌
神龕的左、右兩側,都是大型的重錘窗。
就老狗的觀察,這棟建築的重錘窗全都是重製品。
因為冷氣開放之故,這些窗子全都緊閉。
- 神龕右側
- 神龕左側
這裡還有劍道服裝提供遊客穿著體驗、拍照…


在建築物的四面,除了大門外還有好幾處出入口,全都是對門的木門。
- 左側門
- 左後側門
屏東武德殿演武場原屬市/郡級,因此建築本體並不複雜。
看完了建築,順道看看動漫展覽。
展覽的說明與作者群。原來,這次展出的漫畫主題為「運動」,
不是「動漫」=「運動」+「漫畫」……


接下來的內容,全都是美美的動漫人物與運動。
老狗對這樣的沒太大興趣,只覺得照片拍起來很好看而已。
- 展覽主題板
- 棒球
- 籃球(1)
- 游泳
- 籃球(2)
- 運動海報(1)
- 運動海報(2)
- 運動海報(3)
看完內部的展覽,老狗再次騎上P-bike,往下一個目的地前進了。
武德殿演武場在那兒?就在屏東公園旁,太平洋百貨對面。
如果對屏東公園有興趣,想順遊的話,可以參考老狗在兩年前的造訪紀錄:
屏東市 屏東公園與阿緱城東門 — 晨起探訪南國老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