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筆記] 2018/12/28「楓港 → 車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D 03)。](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7/mobile01-353cda4db6a274b809fedd1608d458d5.jpg)
早早的就醒來了,但我賴著不想動。
經歷了昨天晚上那種內心的狂亂,其實現在還感覺有點晃悠悠的不真實,也確實的有種壓力不想離開這有著遮風避雨的避難所。短暫的做了一下自我心理狀態的分析,陷入了一種「舒適圈」的魔咒中,往前一步不是龍潭,往後一步也不是虎穴,但卻莫名其妙的站在那邊,陷入兩難。
其實我知道,我的懶散來自於對自我的懷疑。
![[徒步筆記] 2018/12/28「楓港 → 車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D 03)。](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7/mobile01-12fad58e1b913b42f07c5f14c0d814ec.jpg)
一直到十點,我才不情願的背包上肩退了房,一步出旅店的大門,馬上就領略到昨天家人讓我小心注意的元兇給我的下馬威:落山風。
其實楓港舊名「風港」,即落山風的港口。沒有字義上看起來的那麼美好,反而多了很多無奈地寫實感。雖然,後因盛行砍伐品質極佳的九穹用來燒柴的關係才加了木字邊,似乎是想創造著浪漫感,但一陣風吹來馬上就把那種無謂的浪漫吹去台灣海峽裡,毀屍滅跡。
順著路走進村莊裡面,看著樸實的平房,有一種時光靜止的感覺。明明應該是很舒服的感覺,但卻是讓我有種莫名的突兀;明明只有不到一百公里的距離,硬體建設上就有如此般的差異,也顯示出人口分佈斷層的可怕性。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留守在村裡的老人與小孩,但這次給我的壓抑感卻特別的深。
看著董家古厝一邊思考著隔代教養的問題,腦中卻突然閃過無數幀網美照的構圖,又想起一個社群中的超會拍照的朋友,喀嚓落了一張相片在手機裡面給他發了過去,配上四個字「楓港董家」,甩甩頭大步轉身離開。
![[徒步筆記] 2018/12/28「楓港 → 車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D 03)。](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7/mobile01-96c6ce8ecbb13f8d10e72ba59b2eb546.jpg)
差不多走了半個小時還走不到兩公里,看似浪漫著望著遠方天上雲與海面色彩的呼應,其實我卻是故作鎮定的三點立定穩住不動,心中開始狂罵!
第一次,三字經五字經各種國罵,被我完整收錄在人生必修的字典裡。
我現在才知道我要面對的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狀況,那是最大可能可以到達瞬間六七級的威力,是颱風啊!
這時候說什麼「人定勝天」的鬼,我這輩子是絕對不會再相信的!
![[徒步筆記] 2018/12/28「楓港 → 車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D 03)。](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7/mobile01-bae24dfe109b0a957fee3fed56f91402.jpg)
走到H會館前的這一個彎道,呼啦啦的一輛腳踏車從我左邊奔馳而過,而我卻在下一秒鐘再次三足鼎立穩住暫停不動,眼睜睜的看著腳踏車在我眼前瞬間被「無形的東西」撲倒,往護欄邊上的草叢跌落。
下一秒趕緊在風停的瞬間往前衝,看著騎士慢慢站了起來拍拍身子扶起車子笑說著沒事沒事,替他捏把冷汗後又互相祝福著各自上路,只能再次打起十八萬分的精神,這樣子看起來,今天真的不好熬。
忽然想起旅店老闆娘在我離開前特別囑咐我的一段話:「妳要走去車城的話,記得走靠海的那一邊,那邊有護欄跟草叢擋著還比較安全,不然靠山邊走會被吹到馬路上面,大車子有的又飆得很快,曾經有人就這樣被輾過去回老家賣鴨蛋了。」
呃… 老闆娘,真是謝謝妳的忠告啊…
![[徒步筆記] 2018/12/28「楓港 → 車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D 03)。](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7/mobile01-3ca5d0773ea4ddb3aa85bf048d11da20.jpg)
在路邊的公車站暫時休息一下,放背包下肩坐在椅子上,沒有等到任何一陣風,卻看到對面往里龍山南登山口的路上有這麼一座奇妙的橋橫跨在太古盤溪上。
我怎麼查都查不到這座橋的來歷,用 Google 地圖看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存在,只是看著兩邊都沒有建設與發展的,或許是私人地吧?
隨手再看了一下里龍山的資訊,這也是一條很美的山徑啊!
只是,這趟是要到墾丁的,未來還會有機會的吧!
![[徒步筆記] 2018/12/28「楓港 → 車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D 03)。](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7/mobile01-08d4fe15c779f028990100137a107987.jpg)
默默地又往前推了一公里,被風追的覺得生命好漫長,也開始抱怨起自己腦子被門夾了,明明開車一分鐘就可以到的地方,我卻要忍受風吹走走停停的將近半個小時才走得到,到底是哪根筋不對說要來徒步的?
想起腳下的路在四個月前才柔腸寸斷的,突然沒了自怨自艾的底氣,在路邊大樹下循了個階梯隨意的坐了下來,掰開離開楓港市區買的茶葉蛋發洩似的啃著咬著,和著茶裏王的白毫烏龍,咕嚕嚕的吞了下去。
距離今天的目的地,還有九公里多。
![[徒步筆記] 2018/12/28「楓港 → 車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D 03)。](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7/mobile01-e85f76dcceb07750d7838bab70755082.jpg)
經過滿豐定置漁場的告示,原來不知不覺的一公里就過去了。
已經顧不上花了多少時間或走了多遠,被這風搞得走一陣停一陣的連配速都只能先丟一邊。但對向車道邊上的一棟廢墟還是讓我停下了腳步。若不是車子一輛輛呼嘯著過,我還真想奔過去看看,這個傳說中的加油站。
兩個大紅色醒目的拱形外觀,在這一片綠一片藍一片柏油黑的路段上很是搶眼,而那一輛廢棄的車輛也就這麼恰如其分且正正當當的,跟著牆上惡作劇般的塗鴉相呼應的一般,昭告著世人它的存在,呼喊著大家為它永遠的駐足。
只可惜,我沒有來得及懂它的價值。
![[徒步筆記] 2018/12/28「楓港 → 車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D 03)。](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7/mobile01-2e0a1eff3e8d69bfc86c6862a9338f51.jpg)
走到已經沒有計時配速,走一陣停一陣,這是讓我也沒有想到的。
果然當我把事情想得太過於美美的也以為自己計劃的妥妥的時候,老天爺就是會狠狠的用它的方式來提醒我,這個世界最終也最唯一的殘酷。
被落山風這樣子掀過來甩過去時,最驚喜的大概就是這種莫名拍到卻沒有意義的照片,飄散的頭髮就這樣子張牙舞爪的在天空中揮舞,無意識的把天空染上了一層陰影,更真確完整的紀錄下我最狼狽的瞬間。
![[徒步筆記] 2018/12/28「楓港 → 車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D 03)。](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7/mobile01-01363586a2e70d84cf27e9bd9410e482.jpg)
直到看到這顆屹立不搖的樹時,我忍不住的爆笑出聲,莫名其妙的,腦中閃過的是辛普森家庭中的巴特 (台灣好像叫他 “霸子” )。
這樣子看著它的感覺就像是,耳機歌單裡面明明都是滿滿的 Bach,下一秒卻突然發現自己跟著耳機音樂一起唱起兩隻老虎一樣的荒誕。
收得起臉上那近幾瘋狂的笑意,卻還是阻止不了身體那物理性的顫抖,在小尖山面前能夠像雙臂交叉胸前站得這麼旁若無人的,大概只剩下這顆大無畏的小樹了。它高傲,卻傲的有本錢;孤單,卻孤單的那麼自信;彷彿是那麼不可一世,卻又不可被褻瀆。
![[徒步筆記] 2018/12/28「楓港 → 車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D 03)。](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7/mobile01-75beedc9a987649ca3a445a37599cc41.jpg)
被埋沒在雜草中的紀念碑,「歡迎蒞臨恆春半島」「四海同心眾志成城」的標語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的清晰,一種被遺忘的感覺,酸酸的,但它卻還是如此般恰如其分的,堅守在崗位上。
我其實一直很害怕死亡,也很怕被忘記,嘴巴裡常念叨叨的不在乎,其實心裡面又痛得要死。常常想著,就走這麼一遭人世間,短短的不到三萬個日子,每天汲汲營營的努力衝向生命的盡頭,最後會被後世記得的機率大概只有那麼 0.000000001% ,而且還會褒貶不一。
這一切的一切又是為了什麼呢?
掙扎著邁開腳步,只能不斷的跟自己對話,找一個面對情緒的方式。
沒有見血封喉的鶴頂紅,只有刀刀凌遲的化骨粉,深入骨髓的恐懼。
不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夜深人靜,只需要和解寬恕與擁抱自我的勇氣。
只是,人這種動物,不是那麼的過度理性。
![[徒步筆記] 2018/12/28「楓港 → 車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D 03)。](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7/mobile01-23c3e1739b74f52e5d15a55364957071.jpg)
拐了一個彎,映入眼簾的建築物卻讓腦中閃過了一絲訝異。
從它的結構來看,曾經是棟民宿;但從它的位置來看,卻是那麼突兀。
在網上翻過來找過去,總算是看到十多年前它曾經的豐華美麗,或許也曾是譜出某些隱藏戀曲的媒介,也曾成就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背景;但現在卻荒廢的乏人問津可有可無,彷彿時間在它的世界裡面停止,也讓它漸漸的淡出了社會圈,被隔離,被拋棄,被丟失,被遺忘。
想起另一個社群中的同好專門在廢墟中拍攝沙龍照,印象之深是因為很少會有男生可以不帶任何輔助就把廢墟中那種無盡的頹廢感詮釋的極富張力外又散發著一種強烈到猶如「虛」一般的情感。
隨手把這張照片傳到社群中標記了他的名字順便寫下「車城修海山莊」六個字,馬上就收到回覆「傍晚,不調光圈不調色。」還隨附了幾張他的廢墟美拍,頓時又有一種閃瞎眼睛的震裂。
一直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只是走到一個地方,藉由一張照片,就可以勾起不同的人那些看世界不同的角度,甚至於是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回憶。
![[徒步筆記] 2018/12/28「楓港 → 車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D 03)。](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7/mobile01-e099fef10730ec05cc8299d3959f6a26.jpg)
只是,當小尖山的猩猩出現在面前時,我還是開心的笑了。
就這樣子看著看著,一部一部的車子又是呼嘯而過,看了看時間,似乎還有一點時間可以上小尖山。這時候又來一陣風,吹得我渾身上下抖了抖。
這段路程中我小看了兩樣東西,一樣是我已經經歷了幾乎整天的落山風,另外一樣是,我竟然跟找不到電線桿的小狗一樣,生理特急。
我發現我可以耐得了挨餓,只要我不斷的補充含鹽分的糖或小零食,但是長時間只進不出的狀態,雖然流汗排了水排了鹽分也促進了某部分的新陳代謝,但是體內多餘無法透過皮膚排出的水分還是透過腎過濾後到達了膀胱,漸漸的像幫浦一樣開始充滿著。
雖然水分的充滿也意味著多餘重量的裝載,或許在抵禦落山風來襲時是個略帶優勢的條件,但當水袋有點快要超過其乘載量時,從生理中堆疊的壓力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增加,讓腦子開始出現雜訊呈現半當機狀態。
所以在短暫休息後,我選擇了不上小尖山,繼續往市區前進找廁所去!
![[徒步筆記] 2018/12/28「楓港 → 車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D 03)。](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7/mobile01-6cd8b7b5a4dec92388f0adb62be6c2eb.jpg)
進城之前站在這片海前面,發生了一件有趣的小插曲。
記得當時用手機拍下這遠方的一幕,只能在心裡面不斷的祈禱那片雨千萬別下過來;另一方面繼續三足鼎立的望著剛剛從我身旁經過在我前方停下的兩輪女騎士,默默佩服著她的勇氣。
好吧,其實,當下我心裡想的是「哪個神經病在這種噁心的天氣中騎腳踏車?」
結果,我們竟意外的成了背包客棧的室友,晚上也聊到了這件事。
她說,她當下也在想「哪個神經病會在這種地方徒步旅行啊!」
… 所以,這個事情告訴我們兩個血淋淋的道理:
1) 世界上不會只有你一個神經病,當個神經病永遠都不孤單。
2) 神經病所見所想的,大概都正常的跟神經病一樣的神經病。
![[徒步筆記] 2018/12/28「楓港 → 車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D 03)。](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7/mobile01-3302bca38ab79d3de5b5371375d9dee2.jpg)
進到車城市區裡面,眼睛所見不再是一望無際的海面,腳下踩踏的也從柏油車道邊坡變成水泥地磚糊出來的人行道,悄悄的有點惆悵。
其實進城前本想著去海口港看看,但無奈小小的膀胱容不下大大的水庫蓄水量,只能再放棄一個預排的景點一路順著海口路走到代天宮。
好不容易見到一個貌似廟方人員的老奶奶,用著非常生澀且非常不輪轉的台語不好意思的借廁所解生理急。也在代天宮裡添了點香油錢算是答謝,在門邊長板凳上坐了下來,吃著早上在楓港市區買的飯糰,配著剩下的茶裏王白毫烏龍茶,卻食不知味。
記得我幾年前到現任職的公司面試時,老闆完全沒有考驗我的語言能力,而是直接把我丟到視訊會議上跟客戶開會時,那瞬間我被老闆的大膽嚇到了;也記得當時為了盡快上軌道能多處理點事情,在廠內跑來跑去跟師傅們學東西時還蠻不好意思的,因為師傅們說的多半都是我聽不懂的台語。
「有聽過公司翻譯在公司需要翻譯的嗎?」這是多年來我常自嘲的話。
「啥鬼!」這是多年來知道這件事情大家的普遍反應。
而這幾年我慢慢的聽得懂師傅們說的大部分話就以為自己的台語有些微進步時,在車城代天宮的這個老奶奶嘗試跟我聊天但我卻在兩三句話後只能用破破的台語回她「金價拍謝,哇歹意謀後聽謀。」時,讓我再次的感到猶如當時進公司的那種不好意思,更甚,其實是種羞恥感。
推倒心裡面那堵名為「懂」的牆,才發現其實自己什麼都不識;
打破心裡面那面名為「羞」的鏡,才發現其實自己什麼都不是。
走過這段路後,或許是時候該重新歸零了。
![[徒步筆記] 2018/12/28「楓港 → 車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D 03)。](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7/mobile01-2f1e6edeecfa95f8b9bd486d32e90591.jpg)
走到落山風小學前面,再轉個彎就到今天的住宿點;差不多來到放學時間,耳邊充滿了孩子們活力的笑鬧聲。
羨慕這邊的孩子每天上學都可以看見山,而不是像都市孩子每天盡看水泥叢林的壓迫,在這個 3C 當道的年代為這些孩子提供了另一種靜默的美好;但同時鄉下地區能獲得的資源不如都市來得方便齊全,畢竟有一好總是沒有兩好。
還記得以前每次上課對我來說都是一種 Reflexion ,學生一步步的模仿就彷彿是看著鏡子中的自己,跌跌撞撞的像找不到出路的無頭蒼蠅。
我知道我當不了孩子王,所以我逃離了音樂這個奇葩的圈子後又逃離了教育這一個神奇的圈子,原因其實很多,主要是因為我發現我有太多的投射心理,雖然學習過等待與互相,但在身處於觀察與被觀察的多個瞬間後,慢慢的我失去了教育與被教育的平衡中樞。
而這對教育者及被教育者來說,都是最糟糕且最危險的。
畢竟一個人能對他人產生的影響力是長遠且巨大的,說與不說和做與不做之間的拿捏永遠都是多一吋太多少一吋太少;就跟自信心一樣,擁有與滿溢,就是一線之隔的優勢與缺憾,猶如照妖鏡一般,閃耀卻悪寒。
![[徒步筆記] 2018/12/28「楓港 → 車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D 03)。](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007/mobile01-1b994b70ee8b5ae10ea2ab8d96d563bd.jpg)
吃完晚餐在背包客棧修改了一下明天的計劃,打算只走到恆春跟老爹還有他的125座騎一起逛逛,然後跟老爹吃過晚餐後他再騎回高雄。
做這個決定當下是掙扎的,畢竟經歷過今天那段路程上風的考驗,讓我清楚的理解到南下的路程不會比北上回高雄的驚心,夜裏飆速的大型車輛在某些時候也不是那麼的通人性。
今天一路上走下來,無論是情緒還是思路都很是複雜,也被風吹得很是狼狽,由單純一點所放射狀延伸出的腦迴路,經過多少的彎彎繞繞,把自己弄的更不像自己,卻也沒有想要收斂的心思。
謝謝客棧老闆娘的四重溪西瓜,謝謝室友女騎士的心心相惜。
明天,我會嘗試穩定的走到恆春的,真的。
(續)
[ 圖文網誌 : 。角落與世界。徒步筆記 - Provincial Highway 26 (D 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