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年走春景點,初六到高雄左營的台灣眷村文化園區走走逛逛~
人潮蠻多的,還好附近很大的海軍體育場可以免費停車,很適合全家或家族朋友同遊來此,都沒有塞車與停車問題啊

就跟隨我們的腳步,一起探訪這三個園區的魅力與特色所在!!
用心的記錄每一個角落,因為只有放慢腳步,才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景色

園區地圖:再見捌捌陸分為四個展區,將軍好宅及轉角壹貳壹就在再見捌捌陸的園區後方,步行即可到達。

再見捌捌陸-臺灣眷村文化園區
起~根據2005年國防部統計數字,全臺列管眷村共有886處。因此本園區命名為「再見捌捌陸」,一是向過往眷村歲月致敬,二是為眷村活化與再生許下祝福。
購票進場囉!!

一走入園區,就可以看到高樹矮牆及藍天白雲,還有四間眷村展區的建築。

展區指引牌

還有多個造型椅凳及小樹巢座椅,趁著沒人坐,快來跟m01兔年紅包拍拍



現場剛好有許多小朋友在DIY兔兔福氣斗方春聯掛飾,先寫春聯,再用黏土做出兔兔造型....


接著我們開始逛這四個園區,路線是照著下方的順序,繞一個圈一一探索。

《1》眷村共生基地
文創者設計與眷村文化相關的物品,及台灣代表性相關商品。


有濃濃台灣味的物品:國旗圖案、藍白拖、復古玻璃窗花、在地飲食代表,因應春節也有推出福袋。


有販售台灣各地建築、舊建材飾品
《2》眷村時代館
二次大戰後,民國38年(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自中國大陸撤退,國內也歷經了需多歷史事件。

二次戰爭後,中國內戰過度分裂,因為戰爭讓家被迫分割於海峽兩岸。


民國39年韓戰爆發,美國就因臺灣戰略位置轉向積極協防。

因應環境變遷,海軍及軍眷漂流聚集與此,讓我們看到時代的演變。



二次大戰後,左營軍區被中華民國海軍接收,劃歸為海軍第三軍區。


客廳、飯廳與廚房不僅是呈現早期的居住環境,還有利用軍中物品的部分客廳砲彈再製的菸灰缸、勳章、舊皮箱、證件與撤退時穿著的毛衣..等。

廚房中的砲彈箱米缸、煤球爐、逃難時裝醃菜的瓦罐。


左營眷村是台灣規模最大且完整的海軍眷村,眷舍的歷史也十分久遠可以追溯到日本時代,眷村時代館介紹了眷村的歷史發展,也讓我更了解海軍的演進。

《3》眷村聚樂部

民國56年以前,有些眷村是在軍區裡面,雖然是在管制區內,但仍有著多采多姿的生活喔!



一踏入展區,志工阿姨很熱情的介紹:左營有23個眷村.......有其他想知道的可以再來找我喔!!
進出眷村須出示居住證,每年發一張軍眷眷補證(軍中每個月配給糧食,領補給糧食的票證),所以會發現展示的軍眷證,好幾張是同一個人的!!


〈俱樂部酒吧文化〉
美軍顧問團在臺灣的休憩娛樂,為臺灣帶來了經濟與繁榮,創造許多就業機會。


〈電影播放〉
中山堂及中正堂除了是眷屬的娛樂場所,也是看電影的地方。


《4》眷村‧潮


「兩個天空」展出中國大陸與臺灣



時代的變遷,有些眷舍已經殘舊、無人管理,所以除了改建,也持續推動保存與活化老舊眷舍,藉此保留眷村文化。

眷村改建:改建成國宅或公園或道路。
眷村保留:近年有推動的「以住代護」,可以保留眷村文化,藉由文學家作品也可以回味眷村回憶。
左營眷村改建地圖,參觀者可以戴上特製AR眼鏡體驗AR科技,掃描感應點即可看到新舊對比照片。

深度體驗逛完整個再見捌捌陸園區,可以感受到歷史的整個變化、戰爭無情的分開兩邊!!
要離開時剛好遇上導覽,園區假日有提供定時導覽服務:第一場11時、第二場15時。(不另開放預約申請)。

年假的最後一天我們又來了,這次要參觀的是位於再見捌捌陸的園區後方的將軍好宅及轉角壹貳壹。

將軍好宅
首先來到旁邊的將軍好宅參觀,這邊是免費入場不需收門票,待會入內空間比較侷促,門口先拍一張!!
附上營業時間與休館日,想來參訪的朋友可以安排一下喔!

踏進將軍好宅內先觀察一下院子,眷村中的搖椅不過暫不開放,院子還有大樹林立,夏天應該蠻涼爽的。

繞道後方看到這個應該是舊式水塔,還請知道的朋友指點一下


來到後院看到有個寬闊的空間,可以讓小孩子玩耍的好地方,還可坐在椅子上喝喝咖啡、睡個午覺之類的~

來到入口準備進入,蠻懷舊的木製紗門有回彈功能。

有平面圖分別類的參觀區,及無障礙廁所很方便遊客使用。

進去先看到服務台與販售區,對面牆面都是擺設有歷史與紀念價值的各種老物!

服務台對面也有販賣飲料與座位,可以邊喝邊看著窗外景色。

先到了D區 香味、記憶,牆面擺放了各式代表眷村味濃厚的菜色

也可以讓遊客玩玩互動小遊戲,自己擺飾出一桌好菜

B區樂活童年
接著來到E區屬於青春的熱血,換我親自上陣揹書包拍一張


對面還有張書桌,桌上有眷村黑話猜猜看,滿有趣味的


來到G區巧手繡回憶,有旗袍展示

也有旗袍供遊客拍照使用喔!

最後收集到每一個區域的紀念章結束這一回合,將軍宅果然是又大又氣派,還有庭院相當寬闊!!

轉角壹貳壹
參觀完將軍好宅,依照指示牌來到附近的轉角壹貳壹
門口雖然沒有將軍好宅這麼氣派,不過整理的質感也是相當不錯的!

眷村承載了許多故事,轉角12-1將眷舍打造成「文化沙龍空間」,藉由體驗過往眷村歷史,來創造屬於自己的眷村故事。

想不到是民國40年的海軍建築,經歷了多少歲月到如今

先逛一下外面院子,也是相當寬敞,棟距也有距離不會太近,很舒服的住宅空間。

一樣後院有大樹且涼爽的風撫慰著遊客,令人感到舒服啊!!

來進入壹貳壹內部瞧瞧去~

有分A、B、C、D、E 五個區域供遊客參觀

進入映入眼簾的就是A區右手邊是服務台,服務台對面有展場的資訊與圖片介紹

眷村旅行,這張蠻值得紀錄,很簡易的一幅畫,把左營眷村與附近景點都畫得很詳細。

眷旅途,老屋生活提案的100種可能

接著往C區觀、藝展去看看

牆上有說明了:左營海軍眷村年表

走到底還有用白色磁磚彩繪的眷村各式美景。
「建業人」就是現在村子裡的人,聯合眷募就是建業人跟全台文化人一起進行的集體創作!

建業新村的一些紀錄風景作品

建業映像,紅門、黑瓦、綠籬笆等等

來到E區是眷村文物展示區

接著來到D區有撥放紀錄片,有其他觀看遊客只記錄牆面這一張

最後來到B區,架上的書籍可供遊客觀看稍歇腳步,可以在此閱讀書籍,左營的今昔、1949年的回憶...等。

之前有包餃子體驗,包一顆顆幸運餃子,為自己與他人帶來好運氣。


這是老公心中的眷村:
酸菜白肉鍋+中山堂+餛飩。(有很多小立牌可以自由黏貼,每個人對於眷村的印象!)

整個走完這三個臺灣眷村文化園區,深深體會到過去的歷史及深厚的海軍文化、眷村的起始與轉變,因為有許多物品的留存,可以讓我們憑藉著文物及照片來得知歷史的演變,不同時代的故事才能孕育出更新穎的未來!!
吸收了眷村歷史滿滿的回憶後,肚子也不爭氣的想要開工了,當然是谷哥附近眷村美食啊!!
來到以前眷村的第一家刀削麵店,現在搬到左營大路與勝利路口這附近!

旁邊的榮園也是老店,賣著手工製作的餡餅、捲餅烙餅等等美食


看了菜單點了幾樣,兩個人吃就好

一樓小菜不多,拿了茄子

因為用餐人數多,出餐會比較慢一些,第二道上的是豬肉餡餅,餐點都是現點現做的,咬一口看那滿滿的湯汁流出來啊,鹹香好吃!!

接著也是等了好久的手工酸辣麵,配料還蠻多的,有豬血、豆腐、筍絲及紅蘿蔔絲,小菜檯旁有蔥花可以多加一些,整個更加香氣四溢。

這個手工麵條又Q彈又爽口,搭配酸辣麵的湯頭餡料真是絕配


上一道酸辣麵都吃完,還再苦苦等待烙餅的到來,終於上了最後一道菜!!
兩個人已經很飽,但還是把烙餅給喀完了,等待是值得的真的好吃,且有嚼勁邊吃還可以感受到麵粉的香氣烙餅,外皮很酥脆像餅乾一樣,內部軟軟的好入口,有填加些許胡椒,整體吃起來不油膩,但我覺得偏乾,很想加醬油膏


這間餡餅粥跟旁邊的刀削麵生意都很好,魔友們有經過也可以來品嘗看看

兔年年節出遊就到此收假囉!!
祝大家兔年好運來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