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在工業區裡的歷史文化園區--紅毛港文化園區

說起小港,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國際機場,第二印象是PM2.5…
其他的大部分的人就不太知道了。其實小港還是有不錯的景點可以逛的,例如:紅毛港文化園區以及淨園農場(PS:這兩個晚上去會比較漂亮哦~~~)。剛好這次國慶連假去了紅毛港,所以我就來介紹吧。
紅毛港文化園區位於中華民國高雄市小港區,前身為高字塔文化藝術園區,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和紅毛港文化協會攜手合作,在2007年高雄市政府將紅毛港遷村後改建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因為紅毛港歷史建築文物多,所以保留下一塊區域成立「紅毛港文化園區」,由原來就有的高字塔結合週邊環境資源整建而成,總面積有3.42公頃。
園區內規劃了「高字塔旋轉餐廳」、「展示館」、「戶外展示區」、「天空步道」、「碼頭與候船室」、「觀海平台」六大區域。
沉睡在工業區裡的歷史文化園區--紅毛港文化園區
園區地圖

沉睡在工業區裡的歷史文化園區--紅毛港文化園區
天空步道

沉睡在工業區裡的歷史文化園區--紅毛港文化園區
高字塔旋轉餐廳

沉睡在工業區裡的歷史文化園區--紅毛港文化園區
碼頭與候船室

沉睡在工業區裡的歷史文化園區--紅毛港文化園區
沉睡在工業區裡的歷史文化園區--紅毛港文化園區
候船室往下看的戶外展示區

沉睡在工業區裡的歷史文化園區--紅毛港文化園區
沉睡在工業區裡的歷史文化園區--紅毛港文化園區
走在天空步道往下看的戶外展示區

沉睡在工業區裡的歷史文化園區--紅毛港文化園區
觀海平台

沉睡在工業區裡的歷史文化園區--紅毛港文化園區
沉睡在工業區裡的歷史文化園區--紅毛港文化園區
展示館裡面

沉睡在工業區裡的歷史文化園區--紅毛港文化園區
沉睡在工業區裡的歷史文化園區--紅毛港文化園區
古早柑仔店


高雄紅毛港最早的文字記載為1892年(光緒18年)出版的《淡新鳳三縣簡明總括圖冊》中,名稱由來有多種說法,但大多都與荷蘭人有關。清初時,荷蘭海軍停泊於打狗南岸,與明鄭部隊交鋒,因荷軍處於下風,最後撤離打狗港南岸,而當時荷軍駐守的港口即為日後所稱之紅毛港。
紅毛港的三「五」事-五個里、五大姓、五特色而從候船室出來走進園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五根馬賽克燈柱。
沉睡在工業區裡的歷史文化園區--紅毛港文化園區

而這5根柱子他們分別象徵紅毛港的5個文化分別是「潟湖」、「蝦苗養殖」、「捕烏魚與卡越仔」、「宗教信仰」及「帆筏風華」。最終因遷村成為歷史,但這卻是園區中永恆的文化特色。
以前的紅毛港有海澄里、海昌里、海豐里、海原里、海城里。
那在這五個里當中又以楊、吳、李、洪、蘇五個姓氏人口為最多。
這就是紅毛港有趣的三「五」事--五個里、五大姓、五特色。

官網:紅毛港文化園區官方網站
地址:高雄市小港區南星路2808號
園區專線:07-8711815
文化局專線:07-2288848
開園時間:
週一至週五 15:00至20:00
六日、國定假日為10:00至21:00
票價:原價NT99

資料參考: https://rainieis.tw/2012-09-24-741/
http://hongmaogang.khcc.gov.tw/home01.aspx?ID=1
2019-11-01 23:35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