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前陣子回山上老家,聽著老一輩的在述說現今社會跟以前的差別,其中說到以前廚房煮飯的爐灶,是用磚頭蓋起來的,非常耐用,讓我想起以前烤肉架,都是用磚頭疊起來的,不怕溫度高而爆裂,還能重複利用。讓我對磚頭充滿好奇心。
(照片是我去網路上抓的,因為老家早就拆掉了)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以前蓋房子是用一磚一瓦蓋起來的,而現在都是用鋼筋水泥,曾經紅磚頭稱霸的時代,如今因時代改變而沒落。
為了想瞭解磚的製作及磚窯場繁榮的場景,我們來到了稱霸南部的中都唐榮磚窯廠,至今快120年歷史,目前為國定古蹟。

我們一大早就出發,繞了一大圈,找到的一個小小的入口,一進來就可以看到大大的廣場,還有愛好飛機模型玩家在這裡玩電動飛機
廣場有著一座完整的倒焰窯,遠方還有一棟日式建築的兩層樓洋房,是當時的辦公室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入口旁邊的地標指示牌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從入口進去,剛好聽到有位先生在介紹,比起冷冰冰的解說牌,我們更喜歡活人解說,所以走過去問他能否替我們講解,他非常熱心的開始為我們一一介紹。(下面尊稱他為解說員)

一進去,就會看到地上的磚頭,別看這些磚頭不起眼,這些磚頭都是解說員自己拿出來的。
這些磚頭是讓大家看,當年各個窯生產出來的磚頭成品。
上面還有解說員用紋身貼紙貼上的畫作,別有一番風味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這個就是燒過頭的磚頭,若一次燒製1萬塊磚,驗收時拿一塊起來劈對半,發現燒過頭整批都要報廢掉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後方有長長的隧道窯,也是目前唯一開放給民眾的區域。
隧道窯為後期的半自動化系統,中間為燒製段、前後兩邊各為預熱段及冷卻段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這些磚頭上面都有一個編碼,原本以為是磚廠編碼,經過解說後,才知道這些是代表火侯的編碼SK30,就是3000度,另外還有SK32的,這兩個編碼前者屬於冷卻段後者為預熱段的溫度,可想而知燒製段的溫度有多高。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燒製段是用油跟媒下去燒製的,解說牌上方有著過去運轉時的照片,上方是投媒的,下方是噴油的。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上方大大的煙囪連介接到隔壁的烘乾室,因為隧道窯不排煙,煙囪把煙送到烘乾室,利用煙來吸乾磚頭裡多餘的水分。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這個隧道窯出產的磚頭為"堅美磚" 又稱鑽石磚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隧道窯左邊有一個建築廢墟,好奇一問,沒想到是當時工人的廁所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解說員戲稱享受總統級、市長等高官禮遇的鐵門,原本裡面是不開放,但解說員說:古蹟是大家的,只要不破壞,他都歡迎進來參觀。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進去走到底就可以看到倒焰窯旁邊的南煙囪,高33.2公尺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倒焰窯為中期時的建築,是專門燒製耐火磚的,曾經開放給遊客進來過,鐵柵欄下方是給遊客看倒焰窯的煙,是由地底下跑到南煙囪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進去倒焰窯裡面,彷彿看到了當時工人辛苦工作的場景,地面上無數個正方形小孔是排煙孔,圓形砌切出來的則是噴油口,而頭上方的洞則是投媒孔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當時為了加快生產速度而出現油燒,但油燒很傷窯本體,內部上方都出現斑駁油膩的油漬,外體只剩下以前的油管、鋼鐵在支撐著。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在這三座倒焰窯中間,有一座迷你可愛的倒焰窯,是當時研發耐火磚的最初實驗窯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我們發現每個倒焰窯跟剛剛的隧道窯上面都有白白的粉狀晶體,原本以為是壁癌,畢竟這裡以前很常淹水。
解說員說:這是燒窯時窯體溫度太高,利用愛河水來進行降溫,愛河水是半鹽水,長期累積下來,鹽巴晶體已經牢牢的攀在窯體上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這裡放置了一堆無法修復的古蹟遺骸,曾經有學者、建築系的學生,來進行修復,但技術及金錢上的困難,最後都無法修復成功,有些至今還不知道是哪一個部分。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八卦窯,是磚窯場最初期的建築。也是全台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
所生產磚頭稱為"T.R磚",一塊重達4公斤
當時的T.R 標誌是代表最好、最高的品質保證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一進去裡面,發現許多鐵管支撐。
解說員說:是當時文化局副局長說要暫時支撐,才搭建的,如果沒有支撐早就倒了,窯內隨處可見磚頭土化、崩裂的景象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抬頭往上看,大約2小步的距離就會有一個投媒孔,而每一道門旁邊一定會有一個排煙孔。
據說這個排煙孔可以讓小孩子通過,早期父母會讓小孩偷偷拿沒有燃燒完全的煤,回家用。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這個是上二樓的樓梯,之前倒塌過,後期修復完,曾經開放過給遊客上去參觀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二樓鎖起來,所以我們只能貼著玻璃門看,地面上的小洞就是投媒孔,早期八卦窯2樓是高官、上級、技術師才能上去的,一般工人根本上不去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八卦窯隔壁就是北煙囪,高44.8公尺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我們來到了北煙囪下方,
解說員說為了證明它是初期磚頭,特別叫我們去看他上面的磚頭樣式,全部都是印 T.R 。
這樣一個洞,就是連接到一個窯,只是都拆掉了剩這個給後人參觀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他隔壁水泥圓筒,原本以為是什麼排煙過濾系統,沒想到是裝消防砂。
煙囪過熱會起火,這時消防砂就派上用場了,可以降溫,在隧道窯的燒製段也可以看到消防砂。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這個就是八卦窯裡面排煙孔的出口,小孩就是從這裡跑出來的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往旁邊走,發現這區都拆光光了,只剩下一些殘骸
解說員說:這區以前是什麼現在都已經不可考了,可能以前是個窯?是放磚頭的區域? 他也不得而知,除非去問當時在這工作的人,但可能要用觀落陰的方式了!!!!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中都唐榮磚窯場,隔壁有一間開王殿,是當時磚窯場裡面的員工,一人捐一點錢蓋起來的,原本面臨搬遷的困境,但在幾個月前,變成了古蹟。這裡的廟公曾經在磚窯場裡面做過工。

南台灣的磚瓦故事-中都唐榮磚窯廠

解說員帶著我們繞了一圈,跟我們講解了當時磚窯場的運作,而他的工作其實不是解說,他只是一個負責割草工人。

當我聽著他的解說時,卻看到一些窯洞裡有著沒公德心的人亂塞的垃圾,他無奈的說:在這裡曾經開放給遊客自由參觀,不是不清,而是看的到卻清不到。(大家記得不要亂丟垃圾)
也瞭解到原來不是一個窯就可以做好幾種磚,而是"一磚對一窯",每一道窯只會產出一種磚。

以前工人辛苦工作的景象在眼前慢慢浮現,能想像那些人走出窯時肯定都是灰頭土臉,要在黑暗、悶熱的窯裡面待上8小時,根本就是酷刑,但當時人為了生計,在累也會做下去。

這個地方很美麗,只要不破壞,他都歡迎大家進去參觀,也能請他為你們講解。(12月底前都還能遇到他,明年就不知道還是不是他了XD)

一個古蹟,一個故事,用心了解,就能永續流傳

2018-11-06 20:15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