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自紅毛港文化園區DM>
紅毛港文化園區位於高雄港二港口入口處,由原高字塔結合周邊環境資源整建而成,總面積3.42公頃,規劃高字塔旋轉餐廳、展示館、舊聚落重建區、天空步道、碼頭、觀海平台六大區域。紅毛港的五大文化特色「潟湖」、「蝦苗養殖」、「捕烏魚與卡越仔」、「宗教信仰」及「帆筏風華」雖因遷村而成為歷史,但卻是園區中永恆的回憶與傳承。
天空步道
原台電大林發電廠建造,座落於園區內之運煤輸送帶,長100米、寬15米、高25米,民國99年12月由台灣電力公司大林發電廠無償捐贈本園區保存利用,經規劃後化身為觀景天空步道,除保留原運煤帶鋼構骨架之外,並鋪設人行步道及觀景平台供民眾參觀使用,兼具地景保存及遠眺觀景之功能。


舊聚落重建區
紅毛港舊聚落重建區為建築構件戶外展示場,以珍貴之舊建築測繪資料整合成為聚落的基礎,並將無法整合重建為完整建築的建築構件,以遺跡展示的手法,結合新材料及構法,創造出有趣且新舊結合的展示空間,舊聚落空間中也將創造性地重新詮釋紅毛港的聚落紋理。


高字塔旋轉餐廳( 應該是2012/07才會開始營運,所以無法評論餐點)
高字塔為園區內最高之建築體,位置緊臨深水港,在原有建築重新改建後賦予全新風貌,創造一處能讓民眾舒適遠眺且飽覽紅毛港風光的360度旋轉餐廳,為觀海及欣賞洲際貨輪進出第二港口的絕佳場域,亦是全台唯一,最近距離觀看大港入港的獨特地點。

展示館
展示館內的主題展示設計,是從紅毛港的文史素材中提煉有趣的內涵,轉化成故事性、趣味性、娛樂性兼具的互動體驗,賦予獨具特色的主題,透過充滿創意的展示手法與體驗設計,讓觀眾能深入參與並瞭解紅毛港的文史背景與特殊文化價值,除能滿足知的需求,更能創造難忘的情感價值,將感覺深深烙印在腦海中
觀海平台
觀海平台鄰接高雄港水域,平時即可欣賞高雄港內大型船隻、貨櫃裝卸機具、工業廠房等特殊地景。

碼頭與候船室
為解決紅毛港區位邊陲並提供多元交通服務,除整建原紅毛港碼頭邊之候船室,使其由原50人擴大為可容納150人之多功能服務空間,並新建三艘「紅毛港文化園區觀光輪」,其船名分別以:地理環境考量之「海汕」、產業特色考量之「烏金」及宗教信仰考量之「保庇」定名,每艘可搭載74人。

六月開園時間:週二至週五為15:00至20:00;週六、週日、國定假日為10:00至20:00;週一休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