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osa Trail wrote:
...跟鳳山那二家也是歷史名店相比的話
依我最後一次去吃的感覺
確實可能略勝一籌
...(恕刪)
鳳山的歷史名店? 你說的是"貞香"嗎?
我個人認為貞香的米糕是高雄唯一能和台南國華街的米糕相提並論的米糕,
如果你所指的鳳山歷史名店是貞香,那身為米糕愛好者的我 有必要來澄清一下。
米糕城和貞香也差得太多了吧,糯米的黏度、Q度還有肉燥的成熟度都天差地別,
差距有多大?
還請大家自己來判斷,畢竟口味很主觀,
貞香米糕,從小到大我吃過不下百次,沒有一次讓我失望,
至於米糕城,
可能我去吃的時候米糕城的米糕"剛好"非常不合我的口味,所以我只吃過一次卻讓我非常失望。
mlin001 wrote:
啊,同鄉!!小時候,...(恕刪)
哈哈,真難得,居然有人知道......
以前我最喜歡吃麵攤那家的豬油面,當時真的是有種口齒留香,吃了還想再吃的感覺
因為是個阿婆再賣的,又沒店名,我都暱稱叫阿婆麵....
後來搬離鹽埕後,就在也找不到這麼懷念的口味了,
前幾個禮拜才又心血來潮的跑回去吃
沒想到生意還不錯呢,雖然好像默默無名,不過在地的應該還是蠻多人愛吃的
那天也才從阿婆的媳婦口中得知,阿婆前幾年已經走了......
哀,時間真是飛快阿........
隔壁賣杏仁茶的也是老店,以前不愛吃麵包類,對他沒啥印象,不過長大後去吃,才知道也是美味
那天去吃,發現其實口味跟碳烤三明治很像,也才發現鹽埕老店的美食,
其實就是那種簡單的原汁原味,同樣三明治,外面賣的料多味美,但吃不出那簡單的原味
老店的三明治,簡單的土司夾蛋,嘴裡滿滿的就是蛋香,這才是老店的價值吧
即使有名如阿英排骨,也是如此吧,不懂的人會說窮酸,沒什麼料又貴
但他就是好吃,不像現在排骨便當林立,口味百百款,但就是沒有特別印象深刻的
話說大大記憶還真好,當時因為最愛吃阿婆面,所以對這家印象最深
其他家雖然都知道,但因為拆掉改建時年紀還小
總覺得當初的情景是怎樣已經有點模糊了,只覺得印象中好像是類似市場的樣子
除了這四家店,還有其他店面嗎......??
可惜碗稞已經不賣了,以前常在鹽埕區挑著擔子叫賣的手工豆花也消失了,倒是南X文具店還健在
真令我有點訝異
另外大大知不知道五福路敦煌書局那邊(以前小騎士)的黃昏市場呢,聽說要拆掉了.....??
那邊的愛玉跟彰化肉圓、臭豆腐也是經典呢,好想再找時間去吃,不知道還健在否.....
時間再過真的好快,隨著歲月流逝,都好擔心這些老店會慢慢消失....
賣米糕跟七賢路捷安特還都是我小學同學家開的呢,可惜小五轉學後,就都慢慢失聯了
也都沒有勇氣再去找他們...
每次經過總覺得有點景物依舊、人事全非的感嘆
也是因為這樣,這些老店也成了回味小時後的唯一依靠了吧.....
waybz wrote:
哈哈,真難得,居然有...(恕刪)
豬油麵,嗯,錯過啦!!每次我都只知道乾麵。因為家住那三角窗隔壁,每天都看杏仁茶的老伯在那裡調配美奶芝。你說的沒錯,最簡單的烤白土司抹上美奶芝,加一粒撒點鹽的煎蛋和幾片小黃瓜,再配口杏仁茶。。。

這裡就這四家店,不過走過街就是菜市場了。那挑豆花擔子的,映像中他用扁鏟杓起豆花時,鍋裡總是冒出白呼呼的熱煙。放進碗裡,再加點糖水,冬天吃的時候整個人都會活絡起來。
我小孩子時,好像都習慣在固定地方活動,因為小學讀前金,國中去七賢,所以都在七賢這一頭,五福路那邊就不熟了。這些老店除非我們不帶小孩去吃,在網路這麼盛行的今天,只要味道有維持住,我想會一直做下去吧。不過消失也無所謂啦,到時我們這群也差不多走光了。我總覺得,在鹽城這種老社區裡,我們吃的的是回憶,不是味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