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公家合群新村 今年因該也是在那裏過的最後一年了吧!小時候每到新年 滿地的鞭炮今年回去過年前不久外公回去老家了變得冷冷清清連以前滿地的鞭炮削都沒看到 一推房子大門口都被鐵皮擋住真的好懷念阿外公外婆家大門:
鄭瑋瑋 wrote:不過 是不是可以大家一起抗議不要拆除這個眷村呢? 抗議應該是沒辦法的,因為這是政府的整體政策交付給市政府辦理,他們公務員不辦也沒辦法交差的。我跟你成長背景有點類似,我小時候在高雄縣鳳山市 (我還是不習慣用高雄市鳳山區這個名詞) 的工協新村 (眷村) 長大,這裡有著很大的菜市場,我小時候就是在這菜市場裡鬼混幫派的;再後面一點就是海光。前幾年過年回家時就已經感覺情況不對了,四周都是工地在開挖,鳳山國中捷運站蓋好後,整條勝利路仍然工程不止,我那時就知道應該是阻止不了了 (雖然有鄰居在抗議),趕快幫老爹與老媽在鳳山博愛路上添個新居:因為公寓房間在九樓高,只要打開窗戶他們就可以看見道路對面工協新村動工的狀況,後來我很後悔,因為我覺得他們每天看著這景象心一定很痛....只是他們不會說出來...我想我可以理解:為何這十年來,我一直很努力約他們上來台北跟我住好讓我照顧他們,他們卻怎樣都不肯北遷的原因了。今年過年,我帶著老婆與小孩南下過年,帶著單眼相機想跟你一樣留個最後的成長地紀念攝影,但沒想到還是慢了一步:工協全都拆光了 (聽攤販講海光是明年),整個市場四周都是新國宅或者瓦礫的工地,我小時候的同學、伙伴早就一個都找不到了,全搬走了。我帶著老婆在市場中慢慢地走著回憶往事,但怎麼找卻都找不到小時候著迷的那些攤販,也許整個菜市場因此都變了 -- 我從小吃習慣的燒餅攤、陽春麵攤、蔥油雞攤....都已不知何處可尋。我很羨慕你:你畢竟還是留下了些許童年的回憶與街景,也許不完美。但我卻是永遠失去了故鄉,永遠只能在午夜夢迴的夢醒之間時去尋找那份消失的記憶。祝福!Lu
Vernielu wrote:抗議應該是沒辦法的,...(恕刪) 我跟你的年紀應該差不多吧,工協20幾歲的時候去過幾次,有朋友住那,鳳山也是有好多的眷村,不知道現在還剩下多少你照片的背景,的確熟悉,那種味道,相信眷村生長的人看一眼都能想起來你當兵頭髮就可以留那麼長啊 哈哈
我是台北市都市叢林土生土長的人,曾受住眷村同學之邀到她家坐坐,對於出門不鎖門,印象深刻,同學告訴我,鄰居們都很自在的隨意進出彼此的家,也曾發生某鄰居登門沒遇到主人,就坐在沙發上等到睡著,這種非家人不經同意到你家拜訪,還在你家客廳睡,對我這種從小關在高樓大廈的人來說,是很不可思議的。我愛看描述眷村生活的戲劇,也愛聽老公講小時住眷村的生活趣事。那種敦親睦鄰的生活是我很羨慕的。看到這個討論串,我很難過的哭了,我很羨慕的那種過日子的模式,原來已經漸漸消失了。前面有人提到,失去了故鄉,我相信,失去一個可以緬懷童年的地方,是很令人惆悵的。但是至少你們曾經擁有這麼令我羨慕的回憶,已經比我幸運很多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