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搭乘高雄捷運電扶梯不用管站左右邊了~政策已修正~推廣下去

Easonmobil01 wrote:
我個人是覺得北捷固定式樓梯很多...但是人也擠滿滿...動得很慢(大站)....

有時候走電動手扶梯讓出來的左邊通道還比較快~~

每次經過北捷的忠孝復興站,經常看到固定式樓梯是空的,而一大堆人卻在電扶梯左側走動、奔跑
胡言亂語 僅供參考
高級伴讀書僮 wrote:
如我樓上說的.左邊讓出位子是北捷沒有固定是樓梯的折衷方案..


嗯~到底有沒在台灣搭過捷運?
請去台北搭捷運一次看看,看看有沒有樓梯....
高雄一樣有樓梯,如果您兩邊都沒搭過的感覺,不知道您的理論基礎點在哪?

至於路肩跟這個不一樣,不要混為一談,要知道,高速公路偶爾也會開放路肩行駛,但這不一樣,不能亂混

照你的亂牽扯的理論
走路出去也會有風險,那是不是大家都不要出門?

不只是日本,記得馬來西亞也有類似請人家禮讓另一邊通行的設計,難道這是要使他們國人增加跌倒的政策嗎?

如果照你的理論無論是走的或跑的,風險一定遠大於定點不動,那您可以建議未來的捷運都只能開設【電梯】(elevator)然後大家擠進去,等他升上去就不用走了,因為一般的走路的樓梯(stair),還是會要[走],這樣那您的理論,不就連樓梯都不要走?不然一定有風險


至於捷運復興站......去過的人就知道,那是個大約三層樓的好漢坡,應該沒多少人會有體力走樓梯走到樓上,用走手扶電梯的,走到樓上去,是比較省力一點的
respect wrote:
嗯~到底有沒在台灣搭過捷運?
請去台北搭捷運一次看看,看看有沒有樓梯....
高雄一樣有樓梯,如果您兩邊都沒搭過的感覺,不知道您的理論基礎點在哪...(恕刪)

Easonmobil01 wrote:
北捷沒有固定式水泥樓...(恕刪)

我沒說北捷沒有固定式樓梯..
我是說北捷不是每一個出入口都有固定式樓梯..
有空到台北車站八號出口看看..
請不要斷章取義..請仔細看我的回文..

走路出門有風險..但是你有不用雙腳走路的替代方案嗎?
做事一定有風險.兩害取其輕.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如果旁邊就有一個風險低的樓梯可以走.那幹嘛不用?
(高捷考慮過這點~所以每個出入口一定會有,而且高捷人潮也沒有多到會塞爆樓梯)..
別的不說.光手扶梯那麼狹小就知道和設計目的不符.沒有腦殘設計師會把東西做成這樣.
請你也不要牽拖走樓梯也會摔到.至少樓梯沒這麼窄.
走電扶梯有風險.尤其時手扶梯空間很窄.不側身/縮肩膀通過幾乎一定會和旁邊的人擦撞.
旁邊又有站著不動的人那是很危險得一件事.
你如果硬要說忠孝復興站三層樓多辛苦來檔..那幹嘛不全都裝手扶梯就好?硬要裝個定樓梯當裝飾??
趕時間就早點出門..辛苦是你個人的問題..嫌累的就乖乖的等電扶梯.不要趕時間又偷懶讓給大家帶來危險..

要說國外人士多讚賞這個方式..沒錯.看起來的確很文明.大家都很守規舉..
因為只看到的也只是表面..當然很佩服很讚賞..背後的問題/風險又有多少人看的到?
你硬要說日本馬來西亞也這樣做.那我是不是可以說如果這麼做法真的完美.為什麼不是全世界都這樣做?
這樣比來比去有意義嗎?別人的作法一定有他背後的原因在..
不見得是最佳的辦法.外國不一定是對的.那只是對他們來講相對較好的作法..
沒理由要照單全收..也不要拿來當聖旨
當初這種作法只是對現況做出的折衷方式.你遇到的問題不代表別人也有相同問題.
台北怎麼做是台北的事情.其他人沒理由反對.不滿又怎樣.人家家裡怎麼做我們就跟著做.入境隨俗.
相同的.台北一樣沒理由要高雄甚至未來台中桃園跟著做.擺出一副老大自居..大似批評.
好像不跟我們做就是不文明的野蠻人一樣..
(我打賭幾年之後還會有一樣的文.只是標題改成台中桃園)

電梯(elevator)運量比較低.又佔空間..
你自己也說了"然後大家擠進去"
所以如果你可以出錢買地然後設個100個電梯在每個捷運站..
讓大家不用擠進去和手扶梯一樣隨到隨搭.
搞不好你的建議是可行的喔...

高速公路大家都塞在中間..路肩空著有啥意思...

開車一定會出車禍?

既然不會..那你幹麻繫安全帶..幹麻希望有安全氣囊..反正又用不到..

我相信99.99999%的人都沒因為電扶梯受傷過...

但不管是用走的用跑的.風險一定都遠大於定點不動

既然有風險.又有降低風險的替代方案..那是不是不因該再用下去?

如我樓上說的.左邊讓出位子是北捷沒有固定是樓梯的折衷方案..

高捷一定有固定式樓梯(我不知道完工後是不是有例外啦.我後續沒有在注意.沒意外因該不會有)

所以並沒有這種問題..既然沒有這種問題.

那何必要繼續施行這種有風險的政策?


這是你自己說的
你自己說台北因為都沒裝樓梯,所以才想出讓出左邊電動手扶梯的磚[折衷方案]
很可惜的是那邊剛好我很熟,台北火車站8號出口,那邊是因為[地形],出口小,所以只有上下電動手扶梯,而且因為那邊多達八個出口所以才只做這個,台北市捷運讓出左邊的方式並不是針對這個出口的,台北幾百個出口,你舉這個當作政策折衷是因為這個出口?

忠孝復興站的樓梯..很抱歉,其實大部分的樓梯的理念其實是要讓人
[下樓]使用,如果你看台北、高雄的捷運的設計就知道,他大部分都只有電扶梯上,旁邊就單個電梯(這個設計是大部分是如此,如果經費夠跟地夠就會使用雙向電手扶梯跟樓梯),不過話說回來
你說的~[大家動都危險],所以我才會以你的理念說出都用Elevator啊,不是我的建議,那是你的理念,應該是你的理念喔,大家都不要動,也不要用樓梯,不然以你的理念,只要會[動]都會有危險

高級伴讀書僮 wrote:
你硬要說日本馬來西亞也這樣做.那我是不是可以說如果這麼做法真的完美.為什麼不是全世界都這樣做?
這樣比來比去有意義嗎?別人的作法一定有他背後的原因在..
不見得是最佳的辦法..只是對他們來講相對較好的作法..沒理由要照單全收..也不要拿來當聖旨
..


這句話頗好笑的,不要看別人的好處,那....
拿您的當聖旨如何?

話說回來,路上無論是人行道或者機車併行行走,都是會讓後面的人過不去,如果跟親友一起出去,我都會避免如此,不併騎,不併走在騎樓或人行道,這是一種基本禮貌,而不是一種我先到我老大的心態
,如果有人趕時間,走在路上,我擋了人,我也會禮讓,這也是一種禮貌行為,而把這種行為就歸罪於一定會使人受傷跌倒?倒是很好奇,是有多少人摔下去?一定要扯到甚麼受傷?又有多少人被擠受傷?

如果併行只是為了跟友人聊天又何不讓後面的人通行?

有時候人不一定是只有出門到某個地方才會趕時間,就站在一個我堅守我對,我不禮讓你,這樣的心態下,我不讓你過,看你奈我何?這樣的心態,無論是行走,在騎車,開車一樣,常常就是爭這個東西,不禮讓,所以就會出事,給人方便,禮讓一下有那麼難嗎?
我愛台灣,我的國家 敬請多支持台灣國產品
respect wrote:
這是你自己說的你自己...(恕刪)

如果你一定要抓其中某一篇文章看某一段來斷章取意.玩這種文字遊戲.也沒捨麼好討論了..
只是無聊的爭論..
就這樣..那你慢慢玩吧

respect wrote:
這句話頗好笑的,不要看別人的好處,那....
..(恕刪)

所以你覺得這是個好方法要多多學習就是了...既然那麼好.絕對完美.為什麼沒有全世界都採用??

shoeicheng wrote:
有空看影片的人,可以看一下日本電梯協會的建議


這個主要理論其實那個電梯公會的立場是因為如果側一邊,電梯容易壞,他的希望是一人站一層,而且是站中間,使重量集中於中間,而不偏一邊
我愛台灣,我的國家 敬請多支持台灣國產品
高級伴讀書僮 wrote:
只是無聊的爭論..
就這樣..那你慢慢玩吧


我把你寫得全部都貼出來了,整篇貼,哪有斷章取義?你自己寫得自己也看不懂嗎?
況且!
前幾篇我說了我的意見,是你自己要針對我來爭論的(才幾天而已如果你也忘記了,我可以貼給你看),你有甚麼好說嘴的?非常好笑,你才是喜歡無聊爭論的人吧?無聊


高級伴讀書僮 wrote:
所以你覺得這是個好方法要多多學習就是了...既然那麼好.絕對完美.為什麼沒有全世界都採用??


是是,你說的都對
respect wrote:
我把你寫得全部都貼出來了,整篇貼,哪有斷章取義?你自己寫得自己也看不懂嗎?
況且!
前幾篇我說了我的意見,是你自己要針對我來爭論的(才幾天而已如果你也忘記了,我可以貼給你看),你有甚麼好說嘴的?非常好笑,你才是喜歡無聊爭論的人吧?無聊
是是,你說的都...(恕刪)

如果你不看清楚別人的每篇回文.只挑你要的看.那你自己玩..
文章我也說了."如我樓上說的"
或許我的文章不值得仔細看.也一定很多人沒仔細看.很正常.
但是如果要你和人討論.看清楚當事人講的全部東西是最基本的..

如果只想吵架..你慢慢玩嘿

respect wrote:
這是你自己說的你自己...(恕刪)



+1 我想說的 你已經說了....

我之前也常跑健保局...那個出口也算熟啦....

況且八號出口已經離"進出捷運票站"的地方有段距離了耶....離車站已經是兩層外加走一段距離了

U_U
Resurrection Man in Edinburgh, UK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