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南部首間舊建築門市新景點!古蹟花磚五限定商品搶先看
老狗看了一下連結,這裡是老狗曾經去過好多次的地方。
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支局臺南出張所

老狗小時候就進去過了,因為媽媽在裡面上班呀…

這處日治時期建築在公賣局民營化後繳回給國家,變身成為臺南文化創意園區。
不過似乎一直不如其他縣市的文創園區,可以順利帶來人潮。
希望從今年起由星巴克進駐,能夠再多帶一些人氣到這處離火車站最近的古蹟。
在老婆心滿意足的喝完咖啡後,想想該幫家中的印尼看護找午餐。
因為家中現有的菜色都是拜過祖先的,不適合給穆斯林吃呀!
臺南火車站附近有好幾家印尼人開的簡餐,不如就去打包一份!
走到「轉角印尼小吃 WARUNG POJOK」外,
問了家中看護說要"Lele Goreng",配合點餐…

在等餐的同時,順便去幾步之遠的西華堂走一走。
西華堂的身分很特別,是由佛教分支中的齋教在清治末年所興建的齋堂。
也就是民間俗稱的「菜堂」。
信奉齋教的修道人是不削髮、不出家,而是以在家吃齋唸佛為修行方式。
西華堂建築本身是簡單三合院建築形式,表現齋教清靜修行內涵。
所以其重要性還是在於歷史意義。
花了15分鐘走了西華堂一圈後,
回到「轉角印尼小吃 WARUNG POJOK」去拿午餐。
回家一看,"Lele Goreng"果然具有震撼效果!
欲知詳情,請看文末分曉…

▓ 星巴克 in 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出張所
「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支局臺南出張所」在老臺南人的腦海中就是公賣局。位置就在臺南火車站北側200公尺左右。
1905(昭和38)年起建,隔年完工,距今已經117年。
在這裡變身為臺南文化創意園區之後,老狗曾經造訪好幾次。
最近的一次是2020年11月,還巧遇抓寶人潮。
當時在01上發了一篇分享文,所以有關古蹟本體的介紹就請參考這裡:
臺南市 東區 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支局臺南出張所 — 火車站旁的小型古蹟,即將成絕響的看火車好去處
即然現在星巴克剛進駐,那應該來看看星巴克進駐後變成什麼樣子。
是不是讓古蹟獲得新生的活力?
星巴克進駐古蹟經營,已經有為數不少的案例。
老狗知道的就有萬華林宅的艋舺門市與雲林的虎尾門市。
另外還有進駐老屋的據點,
像是大稻埕附近的保安門市、重慶南路的重慶門市、基隆的義14門市…等等
共同的特點就是對外觀的破壞降到最低。
所以老婆剛到這裡時,看到大門關著,竟然嘴巴就講出一句「怎麼沒開?」

從正面看還真會以為沒開,其實入口設在建築的右側…


老狗聽到這一句,決定不理她,自己拍照去…
從2020年11月到現在過了2年半,先看看經過星巴克進駐後有沒有什麼大差別。
站到建築左前方一看…

沒有變,和之前一樣。

辦公室建築右側有棟紅磚造倉庫,在2年半前造訪時這裡面有特展。

然後,好像多了顆大球,不記得從前在這裡有這個東西。

大球的介紹,原來是裝置藝術品。

回頭仔細看看建築外觀。
左前側的簡單放射形式的線板式樣,就像是旭日東昇。
大日本帝國最愛使用的圖騰。

辦公廳建築的中央入口,外部有個具三角形山牆的白色雨遮。
整個雨遮以簡單的垂直與水平線條裝飾,在紅磚牆面外顯的相當凸出。

星巴克的logo藏在雨遮旁,但是雨遮入口卻是封閉的。
真要讓人以為今天沒營業嗎?
臺南出張所的簡單說明也是放在雨遮旁。

右前側的山頭與左前側相同,一樣具有簡單放射形式的線板式樣。
即然是旭日東昇,那就把正港太陽掛在這裡,外帶有星芒…


而且,現在星巴克的入口是設在這裡啦! 還新做了身障坡道。
從辦公室建築的右側面小門就可以走進星巴克了。

照片中可見裡面有長廊,那是面對內庭院的走廊。

這條走廊很適合拍照…


星巴克運用的空間是原本的大辦公室,天花板降了一點高度來裝設室內空調。

要有兔年意象?再請Mobile01 活動網頁來和櫃臺合照吧!

咖啡廳內左右兩側的牆面各多了一幅畫,
都是由臺南在地的國寶級藝術家顏振發老師繪製。
這一幅的主題是咖啡莊園。

原本就存在的木造對開門與重錘窗。
窗的塗料維持原本的綠色!

整個大辦公室的中央變成了島狀櫃臺,兩側保留空間給客人行走,也有少數座位。
櫃臺上的裝飾是運用近期星巴克最愛用的復古金,構成窗花圖樣重複排列。


座位集中在中島櫃台的兩側,其中一側做了木造高架地板。
這應該是為了不破壞古蹟建築,又必須接管線進排水至中島櫃臺所做出的設計。
不過多了這一塊木地板,多出了除了磨石子之外的不同材質元素,整個空間顯得溫暖許多。

從這個角度就可以看出高架木地板是墊高在原有磨石子地板上方,下方空間用來走管道。

另一邊牆上的畫作同樣是由國寶級藝術家顏振發老師所繪。
主題都是咖啡莊園。
老狗在牆邊找了個座位,等老婆點咖啡…


櫃臺上多出一些特色商品,據說是臺南文創門市特色商品。
像是這個可愛的零錢包,就是用阿媽的手提袋作為發想。

這兩款杯子也是紀念款,黑色為主的那一個是「星風華馬克杯」。
有著濃厚的「臺南出張所」意象,長條重錘窗、磨石子地板,傳統窗花圖案全都有了。
另一款則是以浮雕窗花線條為主體,結合流釉效果呈現的「星窗花馬克杯」。
星巴克馬克杯收藏迷不要錯過呀!

咖啡來了,和兔年紅包袋合照一張吧!

咖啡燙口了點,讓老婆先喝。
老狗到建築物中間的內庭院去晃晃。

星巴克未使用到旁邊的小房間,所以還是保留原樣。

建築物的紅磚外牆是最吸引目光的地方。


內庭院中有座不小的水池,記得小時候這裡有魚有蝦,還有龜…



「昌南社」石碑依舊,是昔日專賣局臺南支局的局內神社。
祭神除了天照大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外,
還有幾柱台灣鮮少的神:武甕槌神、經津主神、岐神、大山咋神和中津島姬命等。

「昌南社」的背側。
石碑背面有刻神社定座的日期:昭和11年九月二十五日定座。
上次造訪的分享文當中就有這張照片。

另一邊的內側迴廊。

由於臺南出張所緊臨縱貫線鐵路,所以是看火車的好地方。
正巧遇上易遊網剛開辦的郵輪式列車,趕快拿起相機拍照。

火車進站後,歲月靜好,時光彷彿停滯。


不管怎麼說,總覺得這個迴廊很適合拍照,不管從那個角度…

回來喝咖啡了…
請出兩支手機來展出不同的兔子…

左右護法,不錯吧!

原本公賣局的空間裡還有這一大棟L型倉庫。

因為是198X年代新建,所以保留做為文創商家及工作室的空間。

在新舊2處建築之間有座圓形水池

在L型大樓對面這棟2層樓建築是文創園區的辦公室。

在一樓的文創園區Logo。

Logo下方有紀念章,順便蓋回去比較一下,看看章有沒有更新。

一樓的這個空間,一直都是電動機車的出租店。

在這裡可以租到Gogoro,車款似乎有好幾種。
老狗個人覺得如果在市區活動的話,照片中的這一款應該就很夠用了。

中間中庭空間頗大,假日好像常會有活動在這裡舉行。

至於L型大樓,分租給文創單位使用。

像一樓這一家就是教學用的教室。

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位置就在臺南火車站旁。
來到臺南先喝杯星巴克再開始玩耍吧!
▓ 轉角印尼小吃 WARUNG POJOK
為了幫看護買午餐,所以在地圖上找到這一家印尼小吃。
工作人員全是印尼人,一旁也有印尼客人正在用餐。

店面外觀頗有印尼風格。
臺灣人應該不會把牆壁刷上蘋果綠,再配上鮮黃色招牌吧?

牆上的菜單,雖然有照片又有中文,但很明顯的是為了給主管機關檢查的吧!
看了半天不知道這些東西是什麼名堂。
決定直接拍照傳給家中的看護看一看。

門口放了一堆印尼零食,和多年前去印尼玩時看到的包裝樣式很像。

拍照傳給看護後,利用等她回覆的時間空檔,來去附近的西華堂走走。
這是市政府設在馬路邊上的指標,給步行的遊客看的。

▓ 西華堂
西華堂創建於1750(清乾隆15)年,為齋教金幢派中翁文峰支派下的唯一齋堂。齋教為佛教之分支,修道人不削髮、不出家,而是以在家吃齋唸佛為修行方式。
在臺南民間俗稱「菜堂」。
現今的西華堂,歷經嘉慶、同治、光緒以及光復後等多次修建,而逐漸成為現在的規模。
整體而言是二進三廂的傳統三合院式建築,最近一次整修為1975年。
由臺南春源畫室名師潘麗水負責,門神為其作品。
臨街道的入口山門,和一般佛道教廟宇山門風格不同,有著紅瓦與白牆。

西華堂的位置離臺南公園只有250公尺,離火車站也不遠,但卻是觀光客很少造訪的地方。

臺灣宗教百景的說明看板,表示西華堂也曾入選宗教百景。
老狗這一段分享文的內容有不少是取材自「臺灣宗教百景—臺南西華堂」網頁。

站在廟門後方往內看,會見到很簡約的三合院建築。

與一般臺灣傳統寺廟相比樸素許多,可以說不像寺廟。

位在三合院中央,呈現凹壽形的堂門及正殿。
不知道是否因為過年期間,並沒有開放建築內部供參拜或參觀。

走近一點看看正殿堂門與檐牆的彩繪,真的挺漂亮的。
門神為伽藍護法。

側邊還有單開小門,上繪哼哈二力士。
左右壁堵有二石刻為清代作品,左為一童手持旗幟彩球,右為一童手持戈戟磬牌。
意謂祈求吉慶。
- 左側壁堵與小門
 
- 右側
 
左側廂房有前後兩段,應是清代興建至今。
- 前段
 
- 後段
 
正殿左側牆邊的解說牌。

位在正殿側邊的偏殿。

這裡應該是祿位廳,左右兩側的四季透雕隔扇頗具可看性。

來一組特寫照片吧!
- 右側
 
- 左側
 
偏殿外的石碑,是1894年整修後的紀錄。

正殿側面設有八角門,猜測信眾應該皆由此處進入。

右邊的偏殿未開放參觀。

右側的廂房同樣分為前後兩段,外形古樸。
- 後段
 
- 前段
 
前段廂房門上掛的匾額。

在左側廂房前面牆邊的石碑,都是西華堂歷次修建的略史。

最後來一張全景照片。

另外,在旁邊還有一棟較新的二層樓建築,是為藏經閣。

簡單走完整座西華堂,有請兔年活動來合照。

要離開前見到的古董。

西華堂的位置,就在火車站和臺南公園附近。
▓ 整修中的陸軍偕行社、臺南市區街景
剛剛看到地面上的指標有「偕行社」。它的全名是「原日本陸軍臺南偕行社」,
是日治時期的陸軍將校修養、親睦團體的集會所與社交場,又稱俱樂部。
目前正在整修當中,或許過一陣子就會修好開放參觀了。

臺南公園是座歷史相當悠久的公園,這是位在公園南路和北門路交叉口處的入口。

沿著臺南公園旁向北走,可以見到風光明媚的燕潭。

這個位置大約就是從前臺南府城大北門的位置。
日治時期利用原已存在的燕潭開闢成臺南公園。

再過一陣子會消失的小東路地下道。
印象中這座地下道逢雨必淹,不少車子在此滅頂,還出過人命。

回到停車位旁。
現在臺南市區裡有不少像這樣的全自動收費機,其實挺好用的。

照著上面的指示,用悠遊卡、一卡通或i-cash都可以付費。

取完車後,開車去接等印尼餐點的老婆去…
▓ 震撼力的印尼特色簡餐—Lele Goreng
回到家中,請看護讓我們看一看,她點的"Lele Goreng"是什麼?原來就是這麼一回事。
只能說印尼人吃的餐點真的比我們簡單多了。

至於這條魚…
我們應該稱牠為「土虱」,通常都藥燉,不曾見過像這樣整條油炸的!

這是看護回給老狗的訊息,沒想到還真的是土虱…

至於鯰魚? 價格高多了,應該不會是鯰魚啦!

在臺南火車站附近有幾家印尼人開的小吃店。
如果真想試試正宗異國風味,可以去試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