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叫「塘湖」、「藝術」,應該風景很美,詩情畫意才是…

然後又有「老」字,莫非又是古蹟?
「老塘湖藝術村」這幾個字組合在一起,令人聯想大陸江南的小橋流水、風光明媚。
在臺灣,真有這種地方?
可以看到江南風情、楊柳垂岸、綠水、小橋、輕舟,如同一幅工筆畫?
答案是有的,不過還多了幾分簡陋、殘破與廢墟風。
這樣的強烈對比,就是「老塘湖藝術村」的風格寫照。

好啦! 老狗不胡扯了。
「老塘湖藝術村」是老狗一直想到造訪的一處景點,就位在臺南學甲。
在到訪之前好幾年,老狗就曾耳聞這是個由一位奇人所打造的廢墟園區。
這位奇人名喚匡乙,算的上是位知名藝術家。
他打算找個地方打造出心目中的江南風情,但是又要保留廢墟風格。
於是在學甲找到一處廢棄魚塭,和地主談妥後,收集各地拆除的老屋建材,來到這片魚塭邊,按自已的理想重建。日積月累下來,已經搭建出古早賣店、旅社、小小的村莊、小橋、城牆、護城河等等建築物,甚至在魚塭中搭建出小島,還建了座橋來登島。這些建材幾乎都來自回收的老屋,也因此搭建出的賣店、旅社等等建築,可說沒有一處是完整的,常常都是沒有屋頂、或沒有門板,或沒了窗戶,或缺了一堵牆;而魚塭中的小島同樣是有的,但島上的涼亭如同廢墟一般沒有窗戶;連接小島跨越湖面的小橋也是有的,不過是用飄流木搭的;至於在塘湖上的小船也不缺席,不過這船沒有漿和其他動力,是靠船上的人拉綁在岸邊的繩子來前進…

「什麼都不缺,什麼都不全」是老塘湖藝術村的特色。在這樣違和的衝突中,卻是美景俯拾皆是。這裡怎麼拍怎麼漂亮,所以老狗在這裡只要隨手拍就會出美景,不信的話可以往下看。
這篇分享文的照片很多,因為在藝術家的眼光之下,殘破廢墟風可以建構出另一番美景,值得用相機來收藏。有興趣的朋友,就請繼續看照片吧!,然後,找時間花個100元門票去參觀吧!
來了,大門出現。
從這裡進的去的,不是鬼才怪!

真正的大門在這面牆旁,牆上的洞是售票口。

進去門內,迎面而來的都是破房子。

然後還有口井?

井裡沒水,想投井自殺淹死不可能,把頭撞個包是必然的!

一旁的老屋屋況似乎好一點,門口2部鐵馬頗吸睛。

轉個角度,這裡好像古裝劇中的小村莊。
是走到拍戲的佈景中,還是作夢?見鬼了?

看來像是某大戶人家的大門。
過年嗎! 貼上春聯沾喜氣。

一旁的二層樓房,怎麼看都怪怪的。
這樓梯怎麼在屋外? 而且好像是隨便搭的。

另一棟二層樓,樓上像廢墟,樓下是古裝出租店。

旁邊牆上的留言,令人莞爾!

爬到這二棟二層樓的樓上往下看。

這幾棟2層樓之間還有空橋相連,只是這房子似乎破爛了點!
果真是殘破風呀!

部分二樓空間有擺飾,像這裡有舊的電影放映機。

走過一扇門,好像是某人家的神明廳。
園主不知去那裡收來的這些老東西? 還好沒有神主牌...


另一個房間,有衣櫃和床。這床要能睡也是神人啦!

梳粧台和窗,老狗猜是收破欄來的…


樓與樓之間的空橋,想起了昔日的中華商場的跨棟天橋…


一樓的空間,像是廚房。


回到入口通道。

另一邊的平房。這裡很像是座小村莊,什麼店都有。

還有旅社,等一下再進去看一看。

小店? 殘破的小屋? 完全的殘破風!

剛剛那些房子沿著湖邊分布,所以轉身就可以看湖景,頗有江南風光。

從屋內往外拍,是景還是工筆畫?

湖畔的大樹與堡壘。

延著湖邊都是紅磚牆,老狗可以說這是赤壁嗎?



另一棵大樹,樹上有小屋,家中的三腳好奇的爬了上去。
都已經三腳了還爬這麼高...


沒別的,為了拍照!

再見古井,另一口啦!
當然也是假的!

一旁的幾棟破房子,猜測是原本就在老塘湖(魚塭)旁的。
就很完整的廢墟,適合拍照!


原來是建材儲存區。園主四處去找老屋拆除時拆下的廢料,收集在這裡,然後搭建成湖邊的房子。一間一間慢慢塔,據說搭了10年才有現在看到的樣子。
這些大概是剩下的老屋構件吧!

這小子說要老狗想辦法拍高一點。
有這些長木條的襯托,好像是有高一點…


來看看這間老旅社還能不能住,可以的話,今晚在湖邊過一夜應該也可以...

民國乙未年=44年,如果說學甲曾經真有這間旅社,看倌您相不相信?
點這裡就可以看到連結了!

這旅社裡連桌子都沒有。

屋瓦也沒了,只剩骨架。

還好,爬上二樓後發現一張床,窩一晚應該還可以。


床的旁邊就是窗子,通風良好,不用怕悶!


二樓還有陽台,面湖景觀很棒的!

好了,不鬼扯了。
下樓看湖景!

亂亂逛遇見這面石碑,叫2個小子來合照留念!

回到入口附近的小區,這裡有大樹,所以也最多遊客在這裡休息。

過年期間,街頭藝人也來了,唱的是現在的新歌。
如果能唱老歌,和週邊場景會更搭。

即然這裡名叫「老塘湖」,那一定有個湖。
轉身就看到了,不但有湖,而且湖中有島,名喚「神仙島」,又稱「羊門嶼」。
神仙島和岸邊靠著小船接駁。不過這船不用划的,用拉的,看了後面的照片就知道了!

等到船上的人都下船後,好不容易拍到這幅無人空景!
湖畔輕舟,美景一幅。

再轉個身,要過橋了。園主很有心的在湖上搭了這座小橋,還給它立了橋名碑。

橋下有好多魚,看起來全是臺灣鯛。
其實這個小湖本來就是魚塭,在自由放養的情況下,池中全是吳郭魚也是很正常的!

從橋邊望小島,逆光美景一幅。

轉頭看看剛剛走過的岸邊,又像是江南一景!

另一個方向用紅磚砌起了城牆,又很像是城池與護城河。


另一邊,遊人忙著搭船。其實都是好奇心作祟。

這簡陋的小屋與亭子是哨口嗎?

哨房另一面,房子的外牆很像清治時期的街屋,會不會也是把要拆除的房子整棟搬過來?

然後是賣涼水的!

湖畔的破屋,有窗沒屋頂。

但是由內而外看,又是另一幅美景!


湖景怎麼拍都很漂亮,所以加上老照片濾鏡。

湖畔垂楊,江南風情。


由屋內另一處透過老窗看湖景!



繞著湖走一小段路回頭看剛剛拍照的場景,好像是水上屋!

水上屋的紅磚牆。

可以往下走到湖邊的渡口,不過不會有船出現就是!

另一邊有條小橋通往神仙島。這座小橋一樣簡陋,好像是隨意搭成的!

從橋上回看湖邊,一整片紅磚牆圍繞,就像是城牆一樣!

小島上的建築物,同樣簡陋。

這個圓圓的不是雕堡,是燒金紙的金爐。

遇見這隻親人的三色貓。
據島上的工作人員說,原本老塘湖有很多隻貓,後來紛紛被野狗追殺,最後剩這一隻。


難得遇到會和陌生人玩耍的貓,家中的三腳就忙著和牠玩耍。


老狗在小島上亂逛,欣賞島上美景!




看到剛剛走過的廢墟廣場出現了雜耍藝人的表演,今日最後一場。


看了一下子,該往回走了!

順著剛剛走過的湖畔往回走。

回到了大門內的熱鬧小區,遊人都去看藝人表演了吧!

入口大門在這裡,離開前補拍照片。

走出老塘湖藝術村往內看,心中的想法是怎會有這麼神奇的人,真的找到一座漁塭,利用四處收來的廢遮老屋建材,組裝成心目中的湖畔小村莊,而且俯仰皆是美景!
真的很難令人理解、想像!

想欣賞由殘破廢墟組成的美景,就來老塘湖準沒錯!
全臺灣也就此一處,別無分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