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南孔子廟的由來可追溯到明永曆十九年(1665年)。當時由陳永華以「十年成長,十年教養,十年成聚」的復國計畫,建議鄭經盡速建立聖廟、學校以延攬人才。

進入日治時期後,臺灣總督府於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將孔廟設立「臺南公學校」提供臺灣人小學程度日文教育,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更名為「臺南第一公學校」。之後到了大正五年(1916年)孔廟計畫整修,因此設立此碑,碑身位於今孔廟東南側。


從大成門進入時,第一眼見到的小拱門稱之為禮門,禮門與義路位於大成坊之間,大成門前的步道上,步道東側為禮門,西側為義路,屋頂為硬山式燕尾,屋脊上有一對鴟尾,過去周圍連有圍牆,自大成坊進入孔廟後得經由「禮門」及「義路」才能進入大成門及及大成殿,現今無圍牆的樣貌則為民國七十五年(1986年)左右修建的結果。(此圖為禮門 事後發現拍錯面了


大成殿位於大成門之內,為孔廟建築群中層級最高的建築。建立於臺基之上,由十二根柱子與三面承重牆支撐。(目前殿內正在整修,不用門票就可進入參觀。)

殿內歷代御匾
大成殿樑柱之間懸掛清代以來國家元首頌揚孔子的匾額,台南孔廟為台灣地區擁有歷代御匾最完整的孔子廟。

大成殿所在之合院兩側為東西廡,面寬五開間,室內空間為一長廊型態,其中東廡奉祀41位先賢39位先儒,西廡奉祀40位先賢38位先儒。禮器庫與樂器庫分別位在東、西廡北側,是收藏禮樂器之處。



在大成殿的右方有著明倫堂以及文昌閣,明倫堂為儒學的講堂,是由前方抱軒與後方本體組成的建築。前方抱軒為四根柱子支撐木構架,上承歇山屋頂,簷廊設有拱門。
文昌閣位在明倫堂後方、孔廟的東北角,樓高三層,一樓為方形,二樓圓形,供奉文昌帝君。


參觀完台南孔廟後,如果時間允許,大家有可以去附近的台南美術一館、對街的孔廟老街、國華街等知名地標逛逛,一定會收穫無窮的!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南門路2號
開放時間:每週一到日 08:30-17:30
門票:收費區票價一律每人25元,30人以上團體票20元/人。
遊客憑門票入內參觀,市民憑身分證或駕照參觀。 目前整修中免費參觀。
電話: 06 221 4647